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事业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党的机关报改进新闻报道,增强新闻可读性,办好党报所必须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报纸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以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坚持“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报道方针,向市场化的转轨中,新闻向突出“有用性”的方向发展中,如何既要突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服务基层,贴近群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性,又要强调它的有用性,产品性。新闻报道的“三贴近”问题在新形势下,又凸显出它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石晓姝 《理论界》2006,(5):99-100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实现新时期新闻工作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新时期新闻工作实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本原则。新时期新阶段,新闻工作要实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必须坚持实践“三贴近”。  相似文献   

3.
李勇 《湖南社会科学》2005,(3):190-190,192
新闻舆论监督既包括开展新闻揭露、批评,又包括评价、建议,还包括新闻公开活动体现的民意,表达的民声.舆论监督要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党的意志与群众心声统一起来.特别是党委机关报,绝不能满足于理论上坚持"三贴近",新闻记者只有"三深入"才能做到"三贴近".  相似文献   

4.
娱乐节目必须贯彻"三贴近"的要求,而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加大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力度,自觉地以引导和培养受众的高尚品位为己任,才能真正把"三贴近"的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三贴近”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党和政府对媒体的要求,也是当今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所在。要阐述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何谓“三贴近”。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5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专门对坚持“三贴近”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李长春同志指出,贴近实际,就是“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  相似文献   

6.
李佳庆 《理论界》2006,(7):189-190
电视新闻宣传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就要创新宣传工作理念,创新宣传工作方法,创新宣传工作内容以及创新宣传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版面设计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厚爱势在必然.然而大多数高校校报没有对版面设计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思考,高校校报版面整体水平与其它报纸相比较仍存在相当一段差距.本文试图以阐释"三贴近"所包含的现代传媒理论为基点,在深入分析高校校报的媒介生态环境和版面设计有悖于"三贴近"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高校校报版面设计符合"三贴近"的理念要求,并就实现"三贴近"的版面设计谈了具体可供操作的方法,旨在对高校校报的具体办报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贴近”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新闻工作“三贴近”,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运用群众语言,多反映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内容实在和有新闻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部署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成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思政教育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等弊端,提出了"3+2"两种方案即"三大贴近""两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针;"三深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工作提出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也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具体要求。正确看待"三贴近"与"三深入",不是以"三贴近"取代"三深入",而是以"三深入"推动"三贴近",在"三贴近"的基础上做到"三深入"。文艺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三深入"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灵魂,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来说,今天和明天仍然要强调"三深入"。  相似文献   

11.
朱华棣 《南方论刊》2006,(2):42-42,3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为我们国有企业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在国有企业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知职工所思所想,解职工所疑所惑,不断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坚持“三贴近”,把握新形势下职工的思想脉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深化人事、分配、用工三项制度改…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校报在发展中存在着定位偏差、报道平面化和信息容量小等诸多问题.要解决如上问题,只有切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要求,深入生活实际,设置有关专栏,在报道策划、版面编排等多方面改进高校校报的办报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熊玲 《学术探索》2003,(12):66-67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坚持做到"三贴近",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思想工作,使党报的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文章就社会文化新闻题材的提炼、紧跟时代扩大文化领域报道面、关注流行、时尚文化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娱乐节目必须贯彻“三贴近”的要求,而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加大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力度,自觉地以引导和培养受众的高尚品位为己任,才能真正把“三贴近”的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尝试通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课中实行“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不仅是指导思想战线、新闻战线、文艺战线开展工作、加强建设的重要原则,而且对于理论战线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部署和安排,以建一流基地为目标,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以"三贴近"为立足点,提高地方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力求节目的灵活性、公正性、准确性.作为地市电视台节目要想长期发展和生存下去,就要不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挖掘和创新节目新亮点,这样才能打造更好的精品栏目和优质节目.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14,(7)
新闻宣传工作是展示民政部门形象的窗口,是营造社会舆论氛围的工具,也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新闻宣传工作在民政事业的发展中因其特殊性,越来越起到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民政新闻宣传工作要做大做强,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应改革和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把民政宣传工作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必须忠实地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新闻机构借助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传媒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新闻工作通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闻工作只有贴近群众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