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信息技术对我国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中国经验。教育信息化的全方位布局改善了民族地区教育环境,推进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青海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农牧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新时期,以信息化加快推动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要把握正确发展方向,优化民族地区语言学习环境、赋能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质量。  相似文献   

2.
鱼耀 《世界民族》2022,(2):25-35
制度体系改造与思想理论创设是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策略。老挝在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为培育“老挝民族”共同体,不同程度地借鉴了社会主义主要国家“民族识别”的发展经验,并依据自身实际开创出老挝特色,实现了自我变通。独立运动中,老挝人民党着重族群的“划分”,提倡基于地形结构的“三分法”以缓和紧张的群体关系,团结不同力量。共和国建立后,老挝政府重点推进民族的“识别”,因地制宜地协调社会融合,树立“老挝人”这一共同意识,强调“老挝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如此,老挝不仅厘清了历史时期的族群成分,也从国家层面上明晰了共同体培育的有效路径,提供了民族国家重构国族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发展基础、自身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民族地区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与沿  相似文献   

4.
泰北泰庸人与老挝泰佬人虽然是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但却是同源民族,而且分化时间较晚.加上泰庸人通过泰庸文化圈对老挝泰佬人进行过文化输出,使得两个民族之间进一步加深了文化方面的相似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个民族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兄弟之邦”的友谊,主体民族的统治阶层之间也保持着相互联姻、共御强敌的协作关系,极少发生冲突与争端.  相似文献   

5.
中东地区有许多不同的民族、宗教和语言,使得该地区的局势错综复杂。这里,我想着重谈谈中东几个国家的少数民族问题。中东的少数民族一般居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国家,都在探讨怎样才能接纳和教化少数民族并为他们谋求安定的生活,同时研究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国民的统一问题。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少数民族政策。东南亚各国至今存在着对少数民族关心不够或不肯腾出手来对其进行管理的国家。老挝就是这样的国家之一。凡是在老挝出生的人都成为老挝的国民,不存在因民族集团而造成的法律上的差别。因此,在法律上当然也就不存在少数民族问题。然而,实际上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的差别形成了以老挝族为顶端,而其他泰系诸民族、瑶族、苗族、摩伊族等而下之的序列。从原始民族摩伊族来看,他们深受土地掠夺者老挝族的压迫,在日常生活中与老  相似文献   

7.
(一)拉祜族语言属藏缅语族。他们的许多小村子散布在云南——印度支那山路崎岖的边境地带,约占总人口的60%住在云南西南部。拉祜族人来自很远的北方,近若干世纪以来已经南迂到缅甸东部、泰国北部和老挝西北部。虽然同一的语言和若干共有的文化及社会特征可使我们能够把拉祜族同其他诸如阿佧、傈僳、苗、瑶等民族区别开来,但他们决不是纯一的民族。在他们中间有许多不同名称的分群或者支系,诸如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尼(红拉祜)、拉祜普(白拉祜)和拉祜散莱。这里提的仅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问题,我们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供研究采择.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要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改革开放十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但从总体上讲,一些部门的许多政策、规定还是从全国普遍情况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特别是“六五”计划以来,国家投资和经济政策双重向东部倾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西部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致使其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速度,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了.  相似文献   

9.
柬埔寨、老挝及泰国三个东南亚国家的少数民族对他们各自国家的官方语言缺乏足够的了解。文章讨论这三个国家在读写能力方面的语言规划;比较它们为少数民族提供读写能力及基础教育在方法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这三个国家中,读写能力普遍地被概念化为一种依赖于官方语的能力。不过,柬埔寨和泰国的一些地方机构已经改变这种概念化。  相似文献   

10.
论语言社会功能大小与教学语言使用层次高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言社会功能大小与教学语言使用层次高低周耀文一全世界现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例如,据有关文献讲,尼日利亚有语言250多种,坦桑尼亚有120多种,印度有150多种,中国有80多种,缅甸、越南、老挝各有数十种。从整个大...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国家的山地民族问题刘稚在东南亚半岛地区的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的广大山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一般统称之为山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南亚山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长期保持着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种植罂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政治上与所...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28~29日,广西民族大学与老挝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在老挝万象顺利召开。论坛以"民族整合与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老挝、越南、缅甸四国的50名学者出席论坛并积极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会议就各国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政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对各国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及泰国境内 ,居住着侬、岱、老、泰、掸等民族 ,与中国的壮族语言相近 ,习俗相类 ,彼此有着同源异流的亲密关系。考古资料表明 ,早在旧石器时代 ,岭南与东南亚已有了文化上的联系。到了新石器时代 ,岭南地区的有肩石器随着其居民的西迁而传入东南亚各地 ,形成了以有肩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圈 ;青铜时代又形成了铜鼓文化圈。说明东南亚地区的壮侗语民族先民是历史上从岭南的广西地区渐次西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学前普通话教育和学前儿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民族地区的887位学前教师为对象,考察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结果显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在整体上能够满足实施学前普通话教育的语言要求,但存在区域、教龄、学历和教师聘用类型的差异。基于此,优化对学前普通话教育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铸牢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积极的国家通用语言态度等是促进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全面提升的行动方向,以此为民族地区构建高质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壮族与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5国的20个民族有亲缘关系,其中与越南的岱族、侬族、拉基族、布标族、山斋族关系尤为密切,从历史记载、语言、家谱、传说以及现在的通婚状况都可说明他们的兄弟情义.由于中国和越南民族识别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族称不同,有些人不了解他们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流散一词最初指犹太人四处漂泊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起,更多喻指背井离乡、渴望故乡复兴的情怀,并成为当代人跨境生存方式的类型写照。老挝苗族源自中国,直至20世纪40年代在老挝才开始享有自治权,之后在秘密战争中登上国际舞台。美国苗族学者李麦娜的《苗族"家园"之梦:法属印度支那的合法性追求(1850-1960)》一书研究了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领袖争取权利与合法性的历史。文章认为该书呈现出崭新的视角,如对老挝苗族救世主型领袖的新认识、采用二分法进行谋篇布局、指出苗族未能在老挝建立民族"家园"的原因等。文章也指出了该书存在的不足,即未能对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的一些重要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从恩格斯的"国家"概念入手,文章梳理了老挝复杂的民族问题以及苗族与老挝其他民族的关系,指出无论是政治掮客,还是救世主型领袖,皆因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不可能带领流散中的苗族建立统一的"家园"。最后,文章指出,将建立"家园"的梦想寄希望于"苗王",实际上是老挝苗族一直以来作为流散族群的集体情感的体现。而封建政权、国外势力却将老挝苗族推向了更大范围的流散。因此,建立统一的"家园"俨然成为他们剥离时空的夙愿,抑或是作为"他者"身处跨界边缘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时无所适从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语言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受西方语言教育传统中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形式主义影响,强调语言是语言教育的中心,只言“中心”忽视“他者”,相信依靠语言便能完整地表现思想。随着二十一世纪数字化的推进,尽管教育表现形式日益多元,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语言中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且传统的基于印刷的读写教育已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深受新媒体影响的旨在打破“语言中心主义”的多重读写教育观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革新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所以文章基于多重读写教育观探究如何超越语言中心主义将新媒体技术深度整合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以便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老挝的苗族     
老挝的苗族罗有亮在老挝众多的民族中,苗族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山地民族。由于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老挝政府对本国的各民族没有进行过系统、详细的识别和分类。作为山地民族的苗族属三大族系中的老桑族系,意即山顶上的老挝人。苗族人口约30万,占老挝人口的72%...  相似文献   

20.
王晓惠 《民族学刊》2022,13(1):12-19, 132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推动具有共同性的国家通用语与具有差异性的民族语言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基于对河池、百色两地的民族地区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沿着“国家通用语和壮语均衡发展、倡导多语多文化共同繁荣”的语言文字发展思路,提出民族地区语言治理方案为:其一,精细化开展推普工作,彰显推普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其二,固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地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具体包括:用政策法规固化壮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地位,在母语地区和民族聚居区营造民族语言使用的环境;在广西少数民族群众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办实施双语教育的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加大少数民族语言宣传力度,开发人性化的多种语言文化服务,发展语言产业。研究结论旨在为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地区语言治理方案贡献广西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