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仁斌 《新少年》2011,(5):8-9
桓仁县二棚甸子镇学校,是位于大山深处的九年制寄宿学校。这天,我从校领导和同学口中,听到了这样几个故事。很显然,这些故事给师生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他们讲述时滔滔不绝,而我也听得紧张无比,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各位,你们也打起精神听一听吧——  相似文献   

2.
记者:请问什么是教育叙事?什么是一个好的教育叙事?教育叙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如果人们知道什么叫做故事,那么,就基本上不需要界定什么叫做教育故事。教育故事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理解什么叫做教育故事。这里面没什么神秘的含义。在听故事的时候,人们知道什么是出色的故事,什么是比较差劲的故事。这里面还是有差别的。讲故事可以有多种方式,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一个故事是否能够打动人,总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技巧。这些技巧也可以理解为讲故事的基本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或几个日常生活中的意…  相似文献   

3.
正经常听人说,一个没有故事的人是没有魅力的人,一个不会讲故事的人,也是一个没有趣味的人。最近,有几件事让我思考起了关于故事的故事。有一个地方招聘新教师,面试的时候叫我命题,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请围绕"教育即生长"讲一个微型故事。事后,我专门找到评委,了解考生讲故事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几乎没有一个会讲故事的,都在讲道理,连夹叙夹议的也很少见。  相似文献   

4.
故事话语活动可被理解为“讲”、“听”双方共同参与 ,以故事为中介的交流活动 ,它时刻发生在当下 ,而故事由讲至听的过程决定了在时间向度上“讲”者在先、是已知者 ,听者在后、是未知者。因此故事话语是已知者与未知者发生在当下的对话。这一对话关系与故事活动的动机密切关联 ,也制约着故事的意义和特点。“讲”、“听”双方共通的内在需求决定着故事活动的持久生命。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听大人讲过一个叫《乌龟改名》的故事,说的是乌龟不满意自己的名字,请龙王为它改名字的事,龙王见它劳苦功高,赐它一个叫“海中王”的名字。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讲故事的人说:“你们把‘海中王’倒念一下会更有意思。”这时,听故事的人才恍然大悟:“海中王”倒念不是“王中海”吗?原来,听故事的人中有个叫“王中海”的。小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有趣,于是,就“海中王”——“王中海”式地模拟起来,殊不知,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模仿,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地学习一种尚未被名家认可的辞格——倒文。  相似文献   

6.
"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利用孩子爱听故事这一天性,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随着故事的发展,由少到多、由短到长、由易到难巧妙地夹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根据"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原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适当使用母语,巧用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在节省教学时间的同时,能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温州匠人糕点师人物名片邱龙鹏桂新园手工烘焙馆技术总监兼经理全国高级技师温州市首届裱花比赛顾问温州市第三轮名师名家2000年全国创意蛋糕比赛冠军"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幸福的!"听邱龙鹏讲他做西式糕点经历,感觉就是听故事,情节生动,一波三折。他是个挺会讲故事的人,早在2000年的一场全国烘焙赛上,邱龙鹏就用蛋糕讲的故事一举成名,捧回大奖。  相似文献   

8.
亚新:你好!这些天我都认真看了你在《许愿草》上的文字,下定决心把我现在的困惑说给你听,你通过下面的一封信,是可以完整地了解我的同居故事和经历,也想听一听你的建议!亲爱的安: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这样叫你,半年多了,我是在那几个瞬间,知道我在你心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事先预约采访老红军黄彬时。他总推辞说自己当初只是个“红小鬼”,没有故事可讲。可一坐下听他描述长征时,70年前的  相似文献   

10.
听来的童话     
这个故事是听朋友转述的. 一位年轻的单身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成了一年级小学生.学校老师为了对新入校的学生"摸底",让每个孩子在班上当众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他们借此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家庭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新鲜鸡蛋     
《德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为我们的阅读带来了一种新意:有短篇和长篇故事,有动物和魔法故事,还有逗人发笑和引人思考的故事;既适合喜欢自己读故事的大孩子,又适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的小孩子。《新鲜鸡蛋》就是本书中的一篇故事。作者奥斯弗里德·普罗伊斯勒,是德国当代很有成就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我们现在就来读这篇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我的语文书     
同学们,你是喜欢活跃思维的数学书,还是趣味无穷的英语书,还是奥妙无限的科学书,而我却喜欢知识如海洋般的语文书。我的语文书可美丽了。它的封面上有四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坐在绿地毯般的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听故事。三只漂亮的蝴蝶也被吸引过来了,好像入了迷,旁边的大树像撑(chēng)着绿伞的巨人。远处有个凉亭,仿佛告诉人们无穷无尽有趣的故事。我的语文书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在寻找答案中,它告诉我们时间像什么。在成长故事中,告诉我最重要的品质是敢于坚持真理。在开心一刻中,我听了许多笑话;在动物王国里,我认识一只幸运的小海豹;在植物天…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11,(5):13-13
学生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我力求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4.
邵火焰 《今日南国》2014,(11):37-37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陕西农村有个一字不识的农夫,在清理自家的祖传宅基地时,挖到了200多个“破旧碗盘”.他听人说这些破旧碗盘很值钱,但到底值多少钱,他心中一点底也没有.怎么办呢?农夫自有他的办法. 农夫到市场上放出消息说,家里有刚刚挖到的一些碗盘,故意让那些专门到乡下去搜旧货的商人听见.  相似文献   

15.
张伟  李燕 《宿州学院学报》2003,18(1):114-116
听力教学中,有效的听首先需要听话人的主动参与,而这种参与又取决于听者听的兴趣,它表现为听的学习动机并直接支配着外语学习行为。故事作为易于自然吸收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听力教学中)自然能够激起外语初学者乃至中、高级学习者对其学习的兴趣。本文从故事在教育中的作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教学人员的故事听力教法等方面入手力求探讨故事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期开辟听力教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忆--哪个小伙伴“我“最喜欢呢?   1、创设情境,谈一谈.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木船>的故事,好吗?……   师:谁来说说,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或感受?   生:……(自由地谈谈感想或感受)   师:是呀,在童年生活中,不仅是小作者,你也可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同学,有的是邻居,有的是亲友的孩子……那么,你是不是也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事是不是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也来讲讲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7.
梅关探幽     
梅关,这个充满诗意而美丽的名字,蕴含着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引入沉思、遐想,我多次梦想着能有一天登上这座历史名山,一睹她那峻秀雄奇的容貌;听一听那些壮烈感人的故事。然而,好事多磨,我一直未能完这个梦。  相似文献   

18.
温州,可以说无人不识“君”——几乎谁都知道有个名记者郑雪君。如果说,一个人只要听了郑雪君的事迹报告,就不能不为之震撼。那么,一个人只要知道了郑晓雷鼎力内助的故事,恐怕也不能不为之动容。郑雪君,我市首个全国劳模记者,新  相似文献   

19.
《江海纵横》2008,(4):33-33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因为小儿麻痹症,只能卧病在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拒绝所有的人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宋雨晴  宋玉坤 《新少年》2012,(10):22-23
我童年时的故事都是爷爷您讲给我听的,至今我记忆犹新。小故事迷我三岁的时候,吃饭是个老大难,一口饭在我嘴里能嚼上五分钟也不往下咽。奶奶是个急性子,喂我两口饭就把筷子一放,叹了口气:"不喂啦,烦死人!"爷爷您说:"我是饲养员,我来喂小马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