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基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2000年(第二期)和最近一期2010年(第三期)的数据,以相对资源理论为框架,以夫妻房产归属为衡量指标,使用二元对数模型和两层混合效应多项对数模型,探讨2000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夫妻权力关系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0年间,房产归妻子所有或夫妻共同拥有的可能性有所上升,相对教育程度和收入对夫妻住房产权归属的影响在2010年比2000年有所减弱。总体上,城镇夫妻权力关系呈现平等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51-56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中国的中间品贸易对技术劳动和非技术劳动的劳动需求弹性的改变进而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选取中国加工贸易前九强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劳动者的需求弹性受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效应、替代效应和行业效应的影响。中间品贸易的扩大使得技术劳动工资的上涨大于非技术劳动工资的上涨。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带来的生产效应扩大了不同技能劳动的需求,但较低的价值链生产环节固化并压制了非技术劳动工资的增长,造成相对工资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5.
6.
徐苗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5):22-29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遭遇以人民理性与物质利益之间的真正关系为何、何以消除社会贫困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难题”后,便开启了关于“难题”的持续性求解之路。马克思持续性求解“难题”的历史进程以总体隐匿的方式依随其思想的发展不断推进,而“难题”求解进程的持续性推进也内蕴丰富的历史价值。马克思在持续性求解“难题”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思想的革新与发展,特别是世界观领域唯心主义理性国家观的消解、方法论向度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启与深化以及价值旨趣维度人类解放愿景的厘清与确证。此外,马克思在持续性探究“难题”的历史进程中所建构的关于社会贫困问题及其求解的重要思想,能够为后脱贫时代中国相对贫困的治理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2-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开启了"预备行为实行化"立法的先河。"预备行为实行化"将原本不予处罚的"预备行为"拟制为"实行行为"对待,从而实现了暴恐预备行为的独立可罚性。"预备行为实行化"立法是有正当性根据的。现实层面上,暴恐预备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现实可能性和敌视法规范的刑事不法;政策层面上,事前防范比事后打击更有利于反恐;法理层面上,回应型法、预防型法和安全型法都要求反恐视线必须前移,从而预防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回应公民严惩恐怖主义的诉求,实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张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3)
在和谐成为议题的世界形势下,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这两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的偏执,它们各自的片面追求和彼此对立,势必导致新的混乱和冲突.人类走向和谐应该具有一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分化与统一互动,在多元化基础上形成统一性的特征.和谐的民族化与普世化这一方式和思路,也许正是解决未来人类冲突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