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04年发起,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年会.2008年第五届年会由湖南科技大学主办,湖南省历史学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协办,于4月4日至6日在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举行,会议主题为湖南灾害史与社会经济发展,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史学工作者以及国家地震局、气象局、水利部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54篇.  相似文献   

2.
洪水灾害是昭通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全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灾发生,因暴雨而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全市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50%以上。近年来,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全市洪水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中分析其成因,探索其防治对策,以期达到有效地防御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以区、县为研究单元,文章对南充市1993-2007年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进行了考察.与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的结论不尽相同,文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南充市县域经济增长在总体上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但在不同的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人均GDP在地区中分布格局表现为收敛,发散和再收敛的交替演进以及人均GDP在地区间的分配上呈现"先慢后快"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4.
构建突发灾害应急协作网络,明确应急主体职能分工,是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郑州市“7·20”特大暴雨灾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整体网络二维分析框架,依据网络规模、网络凝聚力、网络密度、中心度及凝聚子群等指标进行测度,揭示突发暴雨灾害应急协作网络整体结构与主体角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郑州突发暴雨灾害应急协作网络类型为闭合 紧密型,组织间联系紧密,但领导组织较多,导致应急主体职能交叉,应急效率降低。因此,在突发暴雨灾害应对过程中,应明确领导机构权责划分,加强权力与资源的下放,进一步发挥协作网络在应急管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候变暖,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有效地开展灾害预防和灾害应急管理需要全面了解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将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CGE)引入灾害综合经济损失评估,以我国2008—2016年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为例,构建灾害情境下的DCGE模型,测量每年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轨迹。实证结果显示:从当期来看,每年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社会生产,2008—2016年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总产出的损失值区间为[3525652,40536761]亿元。从长期来看,灾害的累积效应更不容忽视,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当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对后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若某一时期的灾情较重,后期社会经济所受影响甚至会高于当期灾害会经济系统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区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很多掣肘因素,灾害问题是为其一.尤其是作为主要承灾体的广大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湘西7.15暴雨洪灾为个案,对其灾情灾况进行实录,进而考察武陵山区暴雨洪灾的历史变迁,发现这一灾种其实由来已久,并逐步呈现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尽管该地区具有长时段应对灾害的切身经历以及技术、经验的累积,但在防灾意识、减灾运作、灾害救助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分别从防、减、救三个环节为武陵山区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26-27日,由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和科研处承办的“第四届中亚-南亚地区安全论坛”在四川省南充市召开.来自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云南社科院、四川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以及西华师范大学约6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资讯ABC     
《老友》2013,(8):29
四川暴雨灾害为特别重大型灾害救援仍在持续中四川省气象局6月13日发布气象灾害评估报告称,该省自7日以来的连续暴雨洪涝灾害为特别重大型灾害。7月7日至11日,四川遭遇今年第四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多地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此次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脉"5·12"汶川、"4·20"芦山地震重灾区,具有移动性差、持续时间长、总量大且强度极强的特点。尽管大范围的持续强降雨已经结束,但各地仍有不同规模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出现。各地救援工作仍在持续中。强降雨已导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的概况,分析了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危害,科学的提出了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2004年5月我国华南地区一次前汛期暴雨的分析,以及我国大水年汛期多雨时段大型低空环流特征的分析,初步认定:我国暴雨及特大暴雨的发生,均与“半球间宏观系统”活动有关。这一发现,不仅对我国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的预测与监测有着指导意义,也为防灾、减灾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