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汉语双音谓词的重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语义句法理论和“相似/相关”、“向心/离心”、“离散/连续”、“有定/无定”等概念以及“话题—说明”的句子框架,分析汉语中与双音谓词(包括形容词和动词)的AABB式和ABAB式重叠有关的语言现象,从中归纳出6种不同的重叠类型,分析各种类型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以及不同重叠类型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左传》中以连词“况”作为关联标志的复句,在对“况”字句的句法形式作全面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种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用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通过语义角色、语义指向的分析以及对句法成分“省略”问题的讨论,力求深化关于“况”字句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味觉感知”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及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本文共有三个表述块:“味觉感知”类句子的外部特征;该类句子内部各构件之间的语义联系及A状在特定语境中的焦点类;该类句子中的A状→A定 以及相关句式中的A定→A状 易位情况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中关于句子语义结构的大量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书语法体系的特点。文章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梳理,试图从语义成分、语义关系、语义结构类型,以及语义结构与句法形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文通》注重语义结构分析,一方面是该书实用性目的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汉语语法自身特点所使然。《文通》所反映出的“句法一语义”两个结构层面观以及该书对汉语“语义语法”的开创性研究,对后世的汉语语法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在人类智能领域还是人工智能领域,名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认知作用。名词与名词的组合(简称“名-名组合”)在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科学、逻辑学等领域备受关注。而如何选用恰当的工具刻画名-名组合,对揭示名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集合论为工具,以最直观的方式刻画不同类型的名-名组合的本质特征,进而明确不同语境下名词的形式语义,这有助于机器正确理解和分析不同文本中名词的准确涵义。  相似文献   

6.
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的理解有过阐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解释隐喻的意义,都离不开语境的作用,尤其是认知语境的作用。本文在阐明隐喻的本质和及其语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字词、句子、文化和语篇的层面探讨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所发挥的功能,阐述了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并列连词常常可以提示已经或即将出现的语境,对英语并非母语的人而言,这些语境提示连词对我们正确理解语言传达的信息有很大的帮助.英语中有三大类型常用的并列连词即表示语义引申,表示选择及表示语义转折、对比的连词.分析这三类有着语境提示作用连词的作用和如何通过这些提示词找到语境,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句子.  相似文献   

8.
白雪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1):127-128,133
语义离不开语境,对于一个词和句子准确的理解是依赖语境的帮助来实现的。本文试着从语言上下文、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来分析语境在语义翻译中的作用,并试图归纳一些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策略。  相似文献   

9.
"尤其"的基本语义是"在比较中突出",但其句法表现却有着许多复杂的情况。根据句子中比较对象是否出现以及比较对象在语义上的重要性,可以把"尤其"句从典型到不典型分成三类:全式句、隐式句和变式句。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句法形式,反映不同的语义侧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最简方案框架下,运用vP壳讨论现代汉语中几种典型“给予”义“给”字句的生成,探索这些句式的句法特征。现代汉语几种“给予”义“给”字句是典型与格句在不同句法层面上的派生。典型与格句能否转换为双宾语句式受动词语义特征的影响,只有带“移出”义动词的给字句才能转换成双宾语句式,并进入紧缩式。如果动词只有“移动”义,不带动作趋向,句子进入紧缩式就会产生歧义。句子歧义可以通过区分具体语境中动词的“移出”义和“移入”义来消除。  相似文献   

11.
“抓手”一词是最近几年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时常出现在官方文件、新闻发布会、领导人讲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人们对其语义和用法不甚明了,译界目前还没有出现对其荚译的具体研究。本文对“抓手”的语义和具体语境中的对应译法进行了探讨。语境是理解和解释语义的基础,“抓手”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义。英译时,不仅应考虑其概念自身的内涵特征,还应考虑其出现的场合、说话者身份、语用含意、文体特征和上下文语境等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对副词“还”语义考察通常放在“还”字句进行,借此推论出副词“还”在句子中的准确义项、语用功能和句法功能.副词“还”的义项分布广泛而复杂,各义项之间存在交叉现象.针对现代汉语的词汇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本文拟从视域图式角度,对副词“还”进行语义焦点分析,进而探讨相关“还”字句式中语用和句法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对隐喻真值条件的探讨中,吉纳比与斯坦哈特分别基于范畴归属和可类比性刻画了纯粹的语义真值条件。如果把讨论延伸至句法和语用,将能更深入地反映隐喻的生成和理解。真值条件语用学认为,语句的完整语义可以视为其组成部分经语境调适的内容(及其组合方式)的函数。在范畴类型理论框架下,该调适过程具体可以通过赋予表达式不同的范畴和相应的类型来体现。就隐喻语句而言,语境的调适体现为转变源域类型和限制隐喻函数对性质的选择,首先将源域的类型由个体集转化为性质集,然后通过一个从性质集到个体集的隐喻函数,在源域性质集中提取符合语境的特征性质,如果目标域中的对象满足这一提取出的性质,则隐喻语句为真。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论语境在不同语言层面上对语义的解释和制约作用 ,揭示了在言语交际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以及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这一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Chomsky生成语法中的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的正确与全面理解涉及宠大而复杂的认知系统,为了坚持句法独立,Chomsky对语义的研究仅局限于句子语法范围,涉及的内容只有能够作类似句法学那样精确处理的部分语义问题,生成语法的这一研究取向是由其形式化的解释性科学理论追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从语义的层次性探析歧义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层次理论入手,分别从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对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阐明其形成过程,探析其形成原因.认为词汇歧义的形成是由于交际双方对同一词汇的意义作了不同层次的理解,句法歧义的形成则是由于对一个句子的结构作了不同层次的划分,或者是由于句子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有别.因此,在交际中如果能联系具体的语境,对发话者使用的词义或句义的层次作出正确判断,就能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避免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引言数量名主语句是由“数量词+名词”构成的短语充当句子主语的一种句式,多数人称之为“无定主语”句或“无定NP主语句”①。这种句式在汉语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普遍性句法格式,它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很值得研究。我们已经撰...  相似文献   

18.
3篇文章分别从语言的“篇章”和“句法”两个层面对网络语言构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元话语和网络语言中“XX体”的篇章构式研究》提出,元话语具有篇章构建功能,并具有构式语义的示义功能。因此,将元话语所构建的篇章与构式结合起来研究,既有利于元话语研究的深入,又有利于构式语法研究改变忽略篇章构式的研究现状。《虚拟与写实:网络群言体及其社会语用价值》也指出,网络群言体是罗列诸虚拟说话人对某一对象不同看法的话语形式。其话语要素包括话题、话语角色和话语项;群言体语篇特点是成分复现和形式自由,其语用价值在于用虚拟娱乐的形式达到写实讽喻的目的。《正反同义构式“V/A不死P”的多维研究》则认为,正反同义构式“V/A不死P”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即否定语义和肯定语义,并强调语境是构式“V/A不死P”肯定语义解读的关键,动态语义特征是研究新的句法格式形成所要注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把字句和主动宾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两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句法方面,两句式结构成分的位序不同、介词“把”的有无不同、结构功能不同;在语义方面,两句式突显的关系不同、语义重心不同、动补结构表示的因果关系不同;在语用方面,两句式的焦点不同、视点不同、对NP2的指称性要求不同、出现的语境不同。  相似文献   

20.
补助惯用型一直是日语学习中的难点 ,研究其语法作用范围有助于准确把握句子结构和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文章主要对补助惯用型“のではない”在不同类型句子中的语法作用范围进行了分析考察 ,以及在汉译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