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西方发展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视角,评述了张培刚早在40年代就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主题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思想,包括:(1)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2)独特而全面的工业化定义;(3)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工业化中的“先行官”作用;(4)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5)工业化的程序、阶段和速度;(6)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7)关于引进外资和开展对外贸易。文章最后还评析了张培刚关于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构想及其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新工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民青 《东岳论丛》2005,26(1):16-21
新工业化是比工业化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它具有七个突出特征:(1)劳动对象微观元素化;(2)主导能源物理化;(3)生产手段智能化;(4)生产和消费方式深层循环化;(5)环境生态化;(6)生产和活动空间太空化;(7)新工业化对工业化的替代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 21 世纪现代化发展战略总体上应是一套复合型的发展战略,其初级战略是适度工业化发展战略,其高级战略就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建设中国新工业化,需要实施七大发展战略:(1)新工业化科技发展战略;(2)新工业化产业发展战略;(3)新工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4)新工业化水资源发展战略;(5)新工业化能源发展战略;(6)新工业化材料发展战略;(7)新工业化太空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3.
何爱国 《河北学刊》2006,26(6):141-146
新世纪初出现的新工业化思潮,因中国目前的工业困境与国家新工业化政策而兴起,至今方兴未艾。出现的主要理论形态有:科学发展观、重化工业论、服务业—工业化论、工业文明论、新工业文明论、比较优势论等。科学发展观为其理论总纲,其他理论形态都在此主题下展开。新工业化思潮的本质是,在已经变动的新国际国内环境下探索新的工业化路向,即在“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巨大历史机遇面前,在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等种种限制条件下,如何在日趋剧烈的全球性竞争市场中找准定位,从而为国家对工业化的引导和监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去工业化”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对此,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对这种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而言,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相关因素变化均会对制造业比重的下降产生影响,前者是次要因素,后者是主要因素;(2)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占比之所以加速下降,与中间投入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化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加重有关,是两种因素叠加的结果;(3)在制造业内部,不同类型制造业占比在下降趋势和驱动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4)在导致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各大因素中,出口等外部因素是周期性的,而近年来加速“去工业化”现象则主要是由内因所引起的。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引导我国制造业向绿色化和低碳化发展转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加强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淡水资源严重匮乏 ,二是水环境污染严重 ,它们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从新工业化水资源观考虑水战略问题。新工业化的中国水资源战略 ,包括从新工业化视角所考虑的近、中、远期水资源战略。近期水资源战略是从目前就需要开始的 ,中远期战略也应从目前着手考虑 ,并逐步予以实施。总的讲 ,可分为四大水资源战略对策 :(1)高效节水战略 ;(2 )适度调水战略 ;(3)水循环利用战略 ;(4)海水淡化及其远程调用战略 ,最终要靠这个战略完全解决中国水资源匮乏问题。前两项本属工业化水资源战略 ,但本报告把它放在新工业化理念下予以审视 ,形成了有所调整充实的“适度工业化水资源战略” ,后两项则完全属新工业化水资源战略。  相似文献   

6.
“逆向工业化”:云南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和商业利润增值空间转移新趋势,加快云南现代服务业发展,走一条适合云南省情的“逆向工业化”之路,即不拘泥于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一般产业发展规律,而是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的“黏合剂”功能和动力作用,有效地推动云南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云南第一、二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发展,是实现云南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逆向工业化”应是云南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与其他省区不同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云南一旦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产业价值结构,真正成了服务经济强省,将极大地增强云南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区域分工和交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真正实现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正面临工业化的一个新浪潮 据统计,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中,大致有64个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不足20%。而中国有12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21%以上。也就是说,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将在几十年的时期内,使全世界工业社会的人口翻一番。这是一个意义极其巨大的世界历史事件。更确切地说,现阶段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一段让金球工业化的版图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历史变迁时期。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过程同世界其他大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在许多方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速度和广度是罕见的。特别是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出的开放承诺,连外国和国际组织(例如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都承认,在许多方面是“非常激进”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是所有国家中“最彻底”的。可以说,中国是有史以来,在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人均)低收入状态时,开放速度最快、开放领域最广、开放政策最彻底的一个大国。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与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长义 《江汉论坛》2004,21(3):70-74
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初萌于广东,成熟于湖广总督任上。张之洞督鄂期间,扬弃了“以商立国”的重商主义,确立“以工立国”思想,形成较为完整的近代产业结构观,并提出先重后轻、“自相挹注”的重轻型发展战略。推动了武汉早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武汉迅速成长为中国内地最大的工业城市。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奠定了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格局。促进了武汉近代商业的发展,为武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其工业化思想的局限,则成为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未来学界集中力量宣传介绍西方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等等。这种宣传介绍对中国未来学的形成发展是功不可灭的。不过,未来学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是西方工业化已经高度发达、其弊病也相对明显的时代的产物。而中国工业化不仅起步较晚,而且至今步履艰难。一百多年的历史说明,中国要想富裕繁荣,唯一的出路在于实现工业化。因此,简单否定中国的工业化是不妥当的。本文力图从未来学的角度来论证中国工业化的必要性及其在世界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民青 《东岳论丛》2005,26(1):12-16
中国不能建立发达的工业化,而应建设“适度工业化”和“新工业化”,所以,建设“适度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适度工业化”就是“比较发展而又不过度的工业化”:第一,适度的工业化开发;第二,适度的工业化生产;第三,适度的工业化消费。建设适度工业化的目的和作用是:1.持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2.防止陷入工业危机;3.积极为开拓新工业化准备条件。建设“适度工业化”,要坚持以发展为前提,以抑制化、生态化、信息化为核心,以与新工业化对接为导向。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严重的能源问题制定可靠的能源发展战略 ,要求我们必须在能源观上有所创新 ,能够更深刻地揭示和把握能源发展的根本趋势。工业化能源观的主要特点就是把视野始终局限于化学能源范围内 ,看不到主导能源的新转变 ,也不积极地变革主导能源。正确的选择是 ,树立新工业化的能源观 ,在新工业化能源观指导下考虑和制定我们的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新工业化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最终是要建立以物理能源为主导的新工业化能源体系 ,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 ,新工业化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是从解决当前中国能源问题开始而逐步向新工业化能源目标推移的 ,它包括五项战略对策 :(1)节能治污战略 ;(2 )能源多元化战略 ;(3)太阳能开发利用战略 ;(4 )核能开发利用战略 ;(5 )月球能源基地开发战略 ,这是最终解决中国乃至世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二元工业化及其主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二元工业化,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实现,这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矛盾的最佳途径。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二元工业化与发展农村工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与了解政府在发展农村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化依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可以建设资源型工业化模式、技术型工业化模式、加工型工业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张可 《理论界》2003,(1):53-54
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工业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工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大规模使用机器,大大提高其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劳动效率和收益,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传统社会转化为现代社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正在由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向工业经济过渡,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工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工业危机 ,归根到底是由工业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模式造成的 ,要克服工业危机 ,必须建立起“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完善的彻底的循环生产是新工业化的深层循环式生产 ,真正的循环经济属于新工业化的经济体系。新工业化循环经济的结构 ,包括循环生产技术体系、循环生产组织体系和社会循环经济体制。必须把建设循环经济纳入中国新工业化发展进程 ,确立中国新工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宏观调控 ,抓住关键环节 ,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竞争加剧的转型发展期,“郑洛三工业走廊”工业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从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角度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郑洛三工业走廊”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该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要点在于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协同创新、产城融合和利益协同。  相似文献   

16.
城乡网络非均衡:甘肃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和必经的历史阶段。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彻底改变甘肃以国有工业为主体、能源原材料工业占主导的典型重工业区域落后状态的根本举措。本文考察并总结了建国以来甘肃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点 ,在对建国以来甘肃工业化进行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 ,提出“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作为甘肃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为甘肃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本文同时还分析了加快甘肃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的政策涵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温州模式”是最近20多年来中国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最为独特、最具争议的区域工业化模式之一,作为转型经济的一个地区,这种模式既属于一种区域制度转型范式,也属于一种区域工业化范式。本文借助纵横向比较及实证研究方法,就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温州模式之内涵、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向,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提出如下看法:温州模式从其内涵上可以称为“中国式新古典区域工业化范式”;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至少有三,即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内源性资本形成格局及区际贸易为主的市场分布;温州模式下一步发展的趋向,最明显的莫过于二:(1)工业化重心由“二产化” 向“三产化”的移动;(2)市场分布由区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自19世纪40~60年代起,由于近代工业在中国的产生,使古老的农业大国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如果以“信息社会”作为工业社会的后续社会,那么这里所分析的经济发展阶段的时间跨度,应当是中国处于农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间的工业化时期。 国内外经济学家们依据不同标准将工业化划分为不同阶段,以便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区分。但他们的划分方法大多是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中概括出来的,体现了工业化的一般进程。对于后起的不发达国家来说,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国际分工格局不同,资源禀赋和制度不同,其工业化具体进程和实现方式就不能不存在着重大差别。 我认为,中国工业化进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六个时期。这三个大的阶段即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如果从经济生命成长周期来看,这三大阶段可相应地称之为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从速度增长方式来看,这三大阶段可相应地称之为被动增长阶段,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性与新型工业化中的再工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50年来,中国工业结构变动依次经历了重化工业化、合理调整和高加工度化等阶段。在当前工业结构水平下的中国工业化水平大约只处于中期阶段,产业的走向可以概括为再工业化进程。在目前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遇到世界信息化挑战的背景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既要发展信息产业以推动产业融合,又要促进农业的工业化,加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同时还要通过再工业化,改造传统工业,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增强工业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比重大,工业底子差,城市化水平低,所以西部工业化城市化不宜采用“苏南模式”,而应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集中力量促成现有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扩张与升级,走集中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而小城镇建设首先必须以县城(县政府所在镇)为重点,有选择地建设和发展特色小城镇和小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