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回升,农村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则是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就如何控制农村早育多育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是不是2000年就一定会突破我国政府制定的12亿左右的人口目标?我以为“鹿死谁手”,目前还难以确定。这是因为,12亿左右的人口目标能否完成,我们还有8年的时间。我国人口基数大,搞得不好,增长幅度会很大;但如果路子走对了,方法对头,控制人口增长的潜力也同样会很大。我国月前每年有900万左右的“计划外生育”,其中约90%在农村,这些计划外生育若以生育类型划分,其一为早婚早育,即在法定婚龄前结婚并生育者,每年100 相似文献
4.
《人口学刊》1988,(5)
<正> 目前,人口控制的任务十分艰巨,我省早婚早育现象近几年有所抬头,特别是农村地区较为严重。它直接影响着人口控制目标的完成和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女性早婚状况女性早婚,是指不到法定婚龄(20周岁)而结婚。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汇总结果,我省早婚现象具有如下特征:(一)早婚人数逐渐增多,早婚率有所回升。30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女性婚龄经历了20多年自发提高阶段。七十年代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平均婚龄升至历史最高点。但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平均婚龄开始下降,早婚现象有回升趋势。据1987年7月1日调查:每100名已婚妇女中早婚的25~29岁组为6.9人,而20~24岁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更加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民的婚育观念得到了明显的转变,少生孩子快致富已成为时代新风尚。但是,也有极少数受“早生儿子早得济”和“早生儿子早得福”等传统观念束缚较深的人,纵容子女早婚早育,给计生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1.“纵容子女”早婚早育现象。这种现象多数是指在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早婚早育、未婚先育及非法婚姻等现象,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这对计划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是个不容忽视的干拢。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和有关部门对此极感棘手。公主岭市十屋乡为控制早婚早育所采取的措施,虽非尽善尽美,但在制止乃至消除这一现象所作的努力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这篇调查报告,总结了十屋乡严格控制早婚早育的经验,现将它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农村早婚早育问题亟待解决──钟祥市47个村早婚早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婚早育是一个禁而不止的难题,它不仅影响着育龄人群规模、生育期的长短、生育的世代间隔,而且对计划生育质量、人口计划的实现等度量指标有很大影响,已制约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本文从钟祥市47个村的调查情况看,解决早婚早育日趋严重的问题已迫在眉睫。1现状分析此次抽样调查47个村,共74972人,占钟祥市总人口7.54%,1993年出生979人,人口出生率13.06‰,47个村,出生一孩654人,其中计划外生育148人,占一孩数的22.6%;出生二孩318人,其中计划外生育122人,占二孩数的38.4%;计划外多孩7人。计划内出生仅只占702人,…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农村违法婚姻迁延深远,早婚早育现象相当严重。有些男女青年不到法定年龄就结婚,或者虽到法定年龄而不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就以夫妻关系同居。最近,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汉寿县的34个乡、镇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调查统计,1987年,汉寿县农村共有8,400对男女青年结婚,其中未办结婚登记手续的有6,048对,占结婚总对数的72%,不到法定年龄结婚的有5,082对,占结婚总对数的60.6%。尤其是一些偏 相似文献
9.
中国80年代的早婚早育状况及其对人口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早婚早育问题的关心归根到底是出于对我国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的关心,但是,由于早婚早育问题从现象看并不是数量问题,而是个时间性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并不象计划外生育、多胎生育等问题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今天,许多人仍旧以“反正都是生一个,早生晚生都一样”为借口,对早婚早育问题漠不关心。其实,生育的时间性和生育的数量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人口控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人们之所以对这个问题产生模糊的认识,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因为学术界过去对早婚早育问题研究不够。近… 相似文献
10.
婚姻是男性和女性结合的一种社会关系。婚姻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又是人口生殖的重要前提。一定的社会制度是由一定的婚姻家庭关系所构成,而婚姻制度是受社会经济制度的支配和干预。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家庭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解放后,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除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国家及时制定和颁布了《婚姻法》。这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育龄妇女以每年400万的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妇女的生育低龄化。据统计,我国早婚妇女占同龄人口的比例已由1984年的3.04%,上升到1986年的3.45%;妇女初婚年龄逐年下降,1984年为22.87岁,1986年妇女平均初婚年龄降为22.29岁,接近1976年的水平(22.30岁)。据估计,20岁以内妇女生育的婴儿已占我国计划外生育婴儿的20%,约占当年出生婴儿的9%。 相似文献
13.
近年的人口发展形势表明,早育、多胎生育是我国高出生率人口回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加剧了当前人口生育高峰期的拥挤现象。1987年全国有610多万人未到法定年龄就结婚,在一些农村,早婚、早育、非法同居、非婚生育的情况十分严重。如河南省浚县城关乡1987年1月到1988年2月间共结婚808对,其中249对女方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早婚率为30.82%,晚婚率仅13.86%。山东省 相似文献
14.
<正> 婚育管理,包括婚姻管理和生育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从部门的职责分工来看,婚姻管理属民政部门,生育管理属计划生育部门。但是从婚姻与生育的内在联系来看,人们的生育行为,又是通过婚姻形式实现的。不管是合法的婚姻,还是事实婚姻,两性之间这种关系一旦缔结,就为生育造成了前提条件。要抓好人口的计划管理,只控制计划外二胎、多胎是不够的,还必须把一胎纳入计划管理的范畴。而要抓好一胎的计划管理,必须把管理的范围,由生育环节延伸到婚姻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打破部门分工的壁垒,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猎切配合,协同动作,把婚姻管理与生育管理结合起来抓。在当前人口出生高峰和早婚早育严重冲击人口计划的情况下,强调抓好婚育管理,解决早婚早育问题,对于平抑人口出生高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陕西省15—19岁人口共计342.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比重为10.40%,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绝对量较当时的346.7万人减少,2.7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当时的11.99%下降了1.59个百分点。然而,他们的婚育状况都比那时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人口的婚姻状况,仅从初婚年龄来划分可归为两大类:晚婚型和早婚型。一般来看,发达国家的婚姻属于晚婚型,发展中国家的婚姻属于早婚型。我国既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可创造财富,改造世界,作为消费者又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人口数量的多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口数量的过多或过少,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口数量给社会经济政治影响最为显著,因此也是人口学上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最近,联合国发起世界“50亿人口日”纪念活动.更引起人们对人口数量的极大关注。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十分重视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指出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同时,还肯定了人口数量是社会生活的必要前提,“因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山西省忻州地区农村早婚和非法同居情况的存在,甚至加重,直接干扰了《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早婚必然早育,早育缩短了人口出生的时间间隔,加快了人口的发展速度,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认真地加以研究,分析原因,制订对策,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带着这个问题,于1989年1月,我们地区组织县、乡人员,对1987年生一胎妇女的结婚情况进行了追踪抽样调查。调查以村民小组为样本点,在全区所属14个县(市)内采取等距、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303个样本点,合计14,763户,54,30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调查实施工作,由逐级培训的调查员携带调查表卡,登门询问户主和在户 相似文献
20.
国防人力资源是国家总人口中占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特殊人口,且在总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防人力资源的供给,除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制于宏观人口数量的影响,特别是取决于国家现有适龄人口及其参与国防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