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秀义 《决策探索》2009,(12):22-23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全球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严峻挑战,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深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语天下     
《经营管理者》2009,(7):14-15
争取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 据说,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上,中国经济模式的好处备受西方国家关注。因此,国家主席胡锦涛上月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领导人会晤上发表讲话时这样说.争取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大国气势已显。  相似文献   

3.
骆琼 《决策与信息》2009,(12):122-123
明年是新世纪一个新十年的起点,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但是,我国本已大幅下滑的出口贸易,仍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小企业应该对自身实力做出正确的估量,把握有利因素,采取秘极揣施,争取渡过难关,让化“危”为“机”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入阐述了此次危机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中,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地不可避免的严重影响。最后,将视野由国际转向国内,理性分析了我国“转危为机”,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中国经济已出现回暖迹象,海外舆论对此十分关注并称“令人鼓舞”。经济出现回暖迹象,这是从数据与事实中分析得出的结论,其背后则是中国人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6.
金碚  刘戒骄 《决策》2010,(2):78-79
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从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这个调整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江苏反走私形势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尽管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江苏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模式替代“北京共识”,成为国内外学者和媒体热衷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力抗危机的突出表现,更使得这个概念的热度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国际房地产市场至今“寒流滚滚”,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竟然“逆市而上”,“极度繁荣”,显示出与消费水平绝不相称的强力上涨势头。本文揭开“极度繁荣”背后隐藏着的“猫腻”,分析了需要高度警惕的风险,并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虽小,但作用不可替代。在中国,“小微”占企业总量的90%以上,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影响,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转折和大调整时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大变革是国际力量对比10多年来积累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喻杨 《科学咨询》2010,(16):23-2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产业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我国文化产业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国有资本占主体的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4.
消费不足、产能过剩、减排压力——尽管2009年我国经济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目标无已悬念,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发展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场“调结构”攻坚战中,要如何跨过转变发展方式的门槛?  相似文献   

15.
《决策探索》2010,(3):1-1
许多事只有回头再看,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其不同寻常的意义。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迎战危机的显著成效,使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发展”的伟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发生以来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噩梦,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国际金融环境趋于恶劣,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能否抵抗这次"金融海啸"的冲击;需要更深层次的慎思和积极应对。本文本文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和后果的基础上,探询我国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的的挑战。最后针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16):11-11
一张提示防范某恶意逃避债务的美国进口商的“紧急避险令”,张贴在第105届广交会交易团办公室的门口,提醒中国企业注意防范风险,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国际金融危机下出口信用风险加剧。新华网4月1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中国家电出口商海信国际经销有限公司黄晓剑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下,出口信用危机剧增,我们更加担心货款无法按时到付。”大企业的担心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8.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湖北的经济发展“冷”得似乎慢一些,表现了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越是形势严峻,越要着眼长远,毫不放松地推进结构调整、积蓄发展后劲,争取形势好转的时候“热”得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19.
罗光华 《经营管理者》2009,(24):166-167
当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遭受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薄弱、技术落后、应变能力较差、业务模式较单一等诸多原因,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侵扰时,往往表现出彷徨和不知所措。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对策作以浅谈。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广泛简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紧迫要求。为了应对种变化,强须调整经济结构、在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既是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举措,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