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在前人对传统保守主义两大代表人物柏克和梅斯特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两者论法国大革命的代表作的解读,从柏克与梅斯特的宗教信仰入手,比较两人由批判法国大革命而生发的政治思想,以对早期保守主义做一管窥。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对传统保守主义两大代表人物柏克和梅斯特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两者论法国大革命的代表作的解读,从柏克与梅斯特的宗教信仰入手,比较两人由批判法国大革命而生发的政治思想,以对早期保守主义做一管窥.  相似文献   

3.
保守主义政治思想是形成于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并逐渐影响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一种政治学流派。它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一起原本统归于18世纪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启蒙思想”麾下,后来,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逐渐分化出来,并随着对法国大革命的一些激进做法的批判而日渐成熟。其思想的集大成者,英国的政治思想家埃德蒙·伯克(1729~1797)的代表作《法国革命论》集中体现了保守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即对经验主义、传统、渐进变革方式及有限政府的推崇,对理性主义、激变和暴力革命的批判。从某种角度来讲,保守…  相似文献   

4.
"保守主义革命"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卫东 《河北学刊》2004,24(2):74-79
"保守主义革命"是德国20世纪初一场重要的理论思潮,对德国20世纪的政治结构、政治运动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保守主义革命"的主要人物、核心范畴及其社会关联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1750年代法国的“宪政危机”中,各派政治力量试图以历史来阐发各自的政治理念,这表现为它们对法国历史的不同阐述。勒佩奇、莫罗分别代表法国高等法院的传统宪政主义和绝对君主制的历史-宪法理念,而马布利笔下的法国历史则预示着民族革命对政治生活的重塑。但对于长期引领公共舆论的穿袍贵族而言,这一超时间的、非演化性的宪法不仅有抵制王权专制的政治性色彩,同时也有维护现有的不平等的等级-社会秩序的一面。这种保守性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的舆论战中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志在革新现有政治-社会体制的革命者强调法国过去没有宪法,应该创制一部宪法。他们不仅以自己理解的自然法重新定义了宪法概念,这个宪法的“零点时刻”也意味着民族集体生活的重启及与历史的决裂。  相似文献   

6.
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是近代中国两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分别代表了变革中国的两种政治取向。保守相对于激进而言,非“保守派”或“旧派”之意。清季民初,中国未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保守主义如同空中楼阁,难以在现实中找到立足点。反之,激进主义不断扩大政治舞台,以致保守者的命运不得不同革命联系在一起,革命有时竟成为保守主义者的安身立命之处。政治与文化思想保守的尹昌衡,从“忠清”到“反清”,最后被迫“归隐”的人生经历,恰是一位保守主义者在不断激进的革命潮流中难以立足的写照。  相似文献   

7.
埃德蒙·柏克(1729—1797)是英国18世纪一位卓越的国务活动家、议会演说家、政治哲学家,也是“政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是一位书斋里的学问家,既没有提出过一整套原则去设计政治理想,也没有对人性进行过明确的系统分析。然而,由于他雄辩的演说,尤其是那以非凡的才智写成的《法国革命感想录》,使他成为现代政治保守主义最初的,也许是最杰出的理论代表。80年代在西方颇为得势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理论领袖柯克、克里斯托尔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学衡派的政治观念与西方保守主义的关系。指出,西方保守主义思潮对学衡派影响较大,学衡派在宗教观、平等观、保护私有财产、反对革命等问题上与西方保守主义有较大的一致性。而西方保守主义最为珍视的自由,学衡派却由于民族危亡语境中对国家富强的渴望,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9.
解晓东 《北方论丛》2012,(1):117-120
保守主义是日本重要的政治传统之一。日本的保守主义与一般意义上的保守主义具有相同特征,但也具有日本自身特色。日本的保守主义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只是人们对日本政治发展史特征的描述性概括。日本保守主义政治传统的形成与天皇制具有密切的关系:天皇制导致日本形成了二元化权力体系,而二元化权力体系又促成了日本的保守主义。天皇制是日本形成保守主义政治传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保守主义的哲学源头是近代西方哲学对主体性认识路径的强调.在政治伦理上,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形成对比,稳定、和谐与统治效果是保守主义重视的政治价值.保守主义政治伦理的构成基础与条件是:基督教原罪观念对人类的约束;人类不变的本性;道德律令的客观存在;权威与精英的必要;对私有财产的捍卫.新保守主义是保守主义在当代的体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不同领域,新保守主义分别体现了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人的行为和经验为基础,归属于实践哲学。这一学说认为,建立城邦(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生活幸福,追求至善;真正的幸福以德性为基础,德性是灵魂的善、内在的善,德性是现实活动,是思想(思辨)与行为(实践)的统一。城邦政体就是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归属,各类政体应以正义和平等为建政原则,未能兑现这一原则是政体发生变革的一般原因,而政治力量的均衡或不均衡是城邦政体发生变革的关键。最好的城邦政体应是中间阶层执政,它合乎中道和适度原则,即合乎德性生活原则;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审判机构是政体的三大要素,各有不同的职能;中等阶层执政和政体三要素的理论,其实质就是以中道为准则的权力制衡论。  相似文献   

12.
任剑涛 《文史哲》2007,(2):95-102
在西潮的冲击下所形成的保守主义思潮中,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为己任的文化保守主义构成了“文化卫道”景观。当保守主义透入到现代性政治的抉择时,则形成拒斥现代性政治的政治保守主义,文化卫道就此与政治抉择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徐复观从文化保守主义出发,走向了政治上的现代性道路;钱穆的文化保守主义落到现实政治层面,衍生出政治保守主义。前者是局部意义的保守主义者,后者是彻底的保守主义者。仅就这个角度来看,钱穆确实不属于“现代新儒家”的阵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毛泽东领导的科学制宪过程和体现在宪法中的毛泽东宪政思想 ,并对这部宪法的历史命运进行了理论上的省思 ;认为毛泽东探索宪政的成功与失败对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进程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英籍匈牙利作家阿瑟·库斯勒的<中午的黑暗>是西方文学史上著名的政治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鲁巴肖夫与提审员的三次论辩和紧张思考,集中探讨了政治革命的崇高"目的"与所采取的"手段"之间的矛盾,写出了一场伟大政治革命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15.
“五五宪草”的历史回顾与宪政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五宪草”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在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较量、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五五宪草”虽然没有走出工具性完法的历史窠臼,但对当今中国的完政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从内容和制定过程来看,制订者努力寻求本土资源与西方宪政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出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和平衡;制定过程中,执政当局对于社会舆论给予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使政府与民间在制究过程中形成比较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完草制定者在充分考虑国家的政治生态的前提下,对宪法的实行给予极大重视。  相似文献   

16.
后冷战时期美国学术界在对政治伊斯兰的认识方面,分成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阵营。自由主义者认为,伊斯兰教与民主是兼容的,伊斯兰教并不内在地反对西方,政治伊斯兰也不是西方的威胁,西方政府应该与伊斯兰主义者妥协;保守主义者则认为,伊斯兰教与民主制充满了内在的矛盾,当代政治伊斯兰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建议美国政府对政治伊斯兰采取强硬的对抗政策。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幕府与清末立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满红  李慧 《晋阳学刊》2005,6(1):81-85
在清末立宪活动中,幕府人员帮助袁世凯完成了对立宪从漠不关心到积极参与的转变。同时,幕府人员积极参加清末的宪政改革,在中央编制了新官制方案、在东三省进行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天津试行了地方自治、在直隶进行了司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同时也有利于袁世凯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8.
宪法政治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属于前宪法现象的范畴,而政治宪法则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宪法,属于宪法现象的范畴;宪法政治表达了政治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政治,解决了一个重要的价值问题,而政治宪法则描述了宪法是什么样的宪法,属于一个地道的事实问题;政治宪法范畴侧重于制度的宪法,具有静态性,宪法政治范畴关注于运行的政治,具有动态性;政治宪法注重政治之于宪法的影响力,以权力为本位,而宪法政治立足于宪法之于政治的正当性,以权利为本位;宪法政治强调政治的运行以宪法为体,宪法之于政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政治宪法则表明宪法的设计以政治为用,宪法之于政治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19.
童庆平 《兰州学刊》2007,2(6):108-111
学术界对当代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看法不尽一致.从政治制度自身的内在逻辑来看,宪法属于政治制度;从历史生成逻辑来看,现代宪法(或现实宪法)早于现代国家而产生,也早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而产生;从与其他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权力授受逻辑关系来看,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依据;从自身内容来看,宪法是当代中国其他一切重要制度的法律依据.宪法是当代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