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刘淑华  王立波 《学术论坛》2007,30(7):201-204
教育机会不平等起源于对教育平等的研究,如今已经成为解释教育不平等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就学术界对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的研究状况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整理,从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演变、发展、类型、成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求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研究做个深入的述评.  相似文献   

2.
教育平等新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所讨论的是被学者视为"迷宫"的教育平等问题.作者以辨析教育权利为基点,试图为教育平等原则找到公正的依据.文章提出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社会性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不平等现象,人类就有了对平等的诉求.社会的平等问题首先是一个公平问题.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不是基于劳动分配基础的平等分配.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按劳分配是一种平等的权利分配思想.马克思的劳动平等诉求不是单纯地为了无产阶级,而是为了整个人类,因为它不但要求形式上的平等,还要求实质上的平等;不但要求政治生活的平等,还要求经济生活的平等;不但要求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还要求生活资料占有的平等.  相似文献   

4.
孟繁伊南 《兰州学刊》2008,(Z1):138-139
文章试图通过对卢梭的两本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评论,对卢梭的政治思想以及他的教育思想中对政治思想的体现进行一系列总结,以求达到对卢梭个人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比较,探讨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平等理念,进而指出只有符合社会公正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而要实现这样的平等则需通过立法的平等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6.
性别平等是两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多部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更是包含丰富的性别平等思想,详细论述了导致女性地位发生变化的家庭形式的演变,指出女性受压迫的经济根源和思想原因,对我国目前还在为之努力的性别平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平等观念进行了一番粗疏的比较,以证明从平等观这一角度审视,王艮的思想已然具备启蒙性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劳动平等是人类平等理性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平等思想是人类平等诉求的科学阐述,马克思所追求的平等是劳动的平等.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批判了资本主义所谓永恒正义的国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的虚伪性.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平等不是单纯地为了无产阶级,而是为了整个人类,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只是马克思的劳动平等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不但要求形式上的平等,还要求实质上的平等;不但要求政治生活的平等,还要求经济上的平等;不但要求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还要求生活资料占有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高一飞 《学术探索》2005,42(4):137-142
人性解放的目标是自由、平等、幸福,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一种有悖自由、平等的体制,我们应当通过废除高等教育的计划统招制度,使高等教育产业化、学生管理多样化、学术行为民间化,从而使高等教育形成自由、平等的教育机制,同时也使它成为整个社会产生自由、平等思想和观念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平等原则是民法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男女平等是平等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等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之分,现行《婚姻法》没有就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予以区别性的对待,没有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因此,应进一步规范体现性别差异的法律,实现男女两性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社会,平均观念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思想领域,是各种政治思想、社会思想、伦理思想乃至经济思想的重要文化支点。均平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政治平均、社会平均、经济平均、均平之德等几个最基本的方面。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着天经地义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周爱军 《河北学刊》2012,32(2):221-223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作为民生性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民生之本和强国之策的要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性难题。本文以河北为研究视角,从现状评估、问题分析和制度安排三个方面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促进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延华 《阴山学刊》2011,(2):90-93,113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文化"向度引来了40年来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其理论中的"文化"蕴涵着权力与政治色彩,发挥着建构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职能。从其本质来看,葛兰西语境下的文化霸权就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中文化与意识形态场域加以分析,阐述其把"文化与意识形态等置"的特定语境及生成酵素,对于在深层学理...  相似文献   

14.
Twin studies are a major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genetic effects on behavior, but they depend on a controversial assumption known as the equal environments assumption (EEA): that similarity in co-twins’ environments is not predictive of similarity in co-twin outcomes. Although evidence has largely supported the EEA, critics have claimed that environmental similarity has not been measured well, and most studies of the EEA have focused on outcomes related to health and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se limitations through (1) a re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most cited study of the EEA, Loehlin and Nichols (1976), using better measures, and through (2) an analysis of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twin data from MIDUS using more comprehensive controls on a wider variety of outcomes than previous studies. Results support a middle ground position; it is likely that the EEA is not strictly valid for most outcomes, but the resulting bias is likely modest.  相似文献   

15.
为维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间的信赖利益 ,我国公司法赋予了股东优先购买权。该规定表面上看似具体 ,但实务中出现的新情况却使其出现了适用上的疑义———其他股东能否对欲转让的股权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行使优先购买权 ?作者从立法本意和法理角度进行分析得出 ,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条件———同等条件 ,应既包括同等价格又包括同等数量 ,股东不能对欲让股权中的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只有在立法上坚持这一价值取向才能最大限度地平衡老股东、出让股东和第三人之间的利益 ,从而实现立法意图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论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忠民 《文史哲》2004,1(2):122-129
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最为直接地、直观地体现了公正原则的兑现程度。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强调"付出"同"获得"之间的对称;二、凸显个体人依靠自身的成就所获得的回报;三、社会成员在收入等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大;四、其地位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有所相对降低。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能否有效地得以实施,取决于:一、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是否公正;二、社会成员平等的基本权利是否具备;三、当事群体之间是否有一个有效的、公平的谈判与协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Subjects in the loss domain tend to split payoffs equally when bargaining. The ultimatum game offers an ideal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social scientists can investigate whether equal splits are the consequence of the proposers’ generosity or due to their anticipation that the responders will reject lower offers.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compares ultimatum bargaining that takes place in a loss domain with that under a gains domain.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lthough responders do not expect more in the loss domain, proposers do make higher offers. As such, proposers reach agreements more often in the loss domain than they do in the gains domain, and responders receive higher payoffs.  相似文献   

18.
牛秋业 《北方论丛》2010,(2):117-120
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是以对不可通约的运思而展开的。不可通约引起的最大问题是传统之间的比较问题,费耶阿本德通过阐释不可通约与不可比的关系,澄清了不可通约并不等于不可比,不可通约的传统之间存在着比较。不可通约的思想既反对绝对主义,也反对极端相对主义,费耶阿本德要消除的正是要么客观主义,要么相对主义的绝对对立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李长健  李伟 《北方论丛》2006,(5):136-140
社会保障权是一种基本的和谐人权,一种选择性社会权利,一种接受权亦即积极人权。应然逻辑从平等生存权、人的尊严、平等发展权三个维度要求国家必须保护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然逻辑要求国家建构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为基础,以司法为手段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法律保护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中国农民的现实特征,从共同体道德原则与人权哲学角度,构建对农民权利保护的全新理念以及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安排,以期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思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宋代法律思想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贯穿有宋一代始终的生命线。随着宋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变迁,宋代法律思想也与时俱进:从宋初的体恤民情、重视吏治,中经王安石变法开始利义均重、积极以法律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南宋时期既注重保护商人的合法利益又注意适应社会发展。宋代法律思想的演变对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进行法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