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日本《中国研究月报》1985年3月号报道,中国研究所编纂的《新中国年鉴(1984年版)》已由大修馆书店出版。《新中国年鉴》报道和提供中国政治、外交、经济、对外经济关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动向、有关知识和信息。这期《新中国年鉴》主要为特集《香港的前途——临近  相似文献   

2.
战后 ,日本最先开始研究中国问题的民间研究所是“中国研究所”。该研究所成立于 1 946年 1月 ,主要成员是战争期间研究满铁问题的研究人员、新闻记者和参加过左翼运动的人士。中国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向日本国民介绍并宣传中国革命与“新中国”的“真相”。到 1 95 5年以前 ,在加强日本人对新中国的了解、提高对中国的认识方面 ,中国研究所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 ,中国研究所的不足之处是其研究有“亲中国”倾向 ,在没有外交关系 ,没有人员交流 ,资料很匮乏的条件下 ,他们的工作几乎只能靠《人民日报》等官方消息 ,其研究主要表现为全面肯定…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经济评论》1984年4月号报道,日本新时代社最近出版了日本全国高龄化社会研究协会编纂的《1984年高龄化社会年鉴》。该年鉴收录了日本专家、学者对迅速高龄化的日本社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后获得的最新资料。序论的题目是《对1983年高龄化社会的几点看法》。正文分10章,分别以人口、家庭、就业、养老金、医疗保健和社会活动等问题为中心,对日本高龄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长期以来,陶行知的生平事迹及其宝贵遗产,不仅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而且也吸引了一些国外学者的注目。其中,日本学者、中国学家斋藤秋男先生的陶行知研究获有丰硕成果。斋藤秋男先生是日本专修大学教授,曾任日本中国研究所理事长,专攻教育学,发表过《中国教育史》、《中国的近代教育》、《中国革命的思想》、《儿童与民族的发现》等著作。早在1945年“八一五”日本侵华战争结束时,斋藤和另外几个日本军人一起,在湖南洞庭  相似文献   

5.
中国研究所是战后日本成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的机构,在战后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斯福博士(英文原名Stephan Feuchtwang)出生于1937年,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在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致力于中国问題研究。现为英国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高级讲师、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并在伦敦的“中国研讨会”担任主持人达十余年之久。近年来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变迁》、《日常生活与贫困的生产》、《关于大陆中国的“迷信”问题》、《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7.
1980年1月24日,莫斯科大学附属的亚非国家大学德米特里·勃斯科林斯基(毕克生)副教授访日时在日本中国研究所介绍了莫斯科大学有中文系,专门研究中国语、中国文学、古代中国史、哲学等.此外,还有亚非人民研究所,研究中国、日本、朝鲜、越  相似文献   

8.
张义素 《日本学刊》2003,(5):154-159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2 5周年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华日本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于 2 0 0 3年 8月 12日举行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王洛林 ,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施用海 ,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顾问、藤野中国研究所代表藤野文晤及中日双方的专家学者共约 80人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开幕式上 ,王洛林副院长、刘德有会长和阿南大使分别致辞。王洛林副院长在致辞中阐述了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意义 ,回顾了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仅就日本去年出版的有关近代日中关系史的四册新书作一介绍。佐藤三郎著:《近代日中关系史研究》(吉川弘文馆,1984年3月版,448页) 本书收集了佐藤于1950年至1982年间撰写的11篇论文:1.关于明治时代前期中国人研究日本的书籍;2.关于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的考察;3.关于文久二年派往上海的幕府贸易船千岁丸;4.琉球藩处分问题的考察;5.关于日清战争前日中两国国情的相互调查;6.日清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当时中国人的时局论为中心;7.近代日本鸦片问题;8.关于日本佛教在  相似文献   

10.
林昶 《日本学刊》2001,(3):150-157
一由中华日本学会组织的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 ,于 2 0 0 0年 1 1月 2 8日至 1 2月 1 1日出访日本。代表团以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蒋立峰为团长 ,团员由中国目前最活跃的 7家日本研究杂志——《日本学刊》、《日本研究》、《日本问题研究》、《现代日本经济》、《现代日本》、《日本研究集林》、《日本学研究》以及《东北亚学刊》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士一行 1 5人组成。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此次访问提供了部分资助。自首次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访日至今 ,已经过去 9年时间。在此期间 ,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百科年鉴》,是一部理想的工具书,此书从1980年起逐年出版,每年反映和记录上一年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各个学科的新成果、新动态、新资料。1981年本《中国  相似文献   

12.
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的《自力更生与新国际经济秩序》这篇文章,是为联合国"非洲经济发展和计划化研究所"写的,1976年11月由该所发表.1977年美国《每月评论》杂志7.8月合刊刊登了这篇文章.同年日本《展望》杂志12月号加以转载,并在文章前面加了日本一位评论家的《解说》.为了介绍阿明对若干问题正面阐述的论点,我们特从《每月评论》中摘译,同时将日本评论家的《解说》一并摘译发表,供分析研究阿明和苏联学者论战的参考.文内插题是我们参考日译文加的.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美英学者研究当前我国阶级变化情况据《现代中国研究国际公报》1979年第13期报道,英国伦敦大学非洲与东方学院下属现代中国研究所同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合作,定于今年7月在英国伯克郡举行"中国社会中的阶级和社会阶层"讨论会.讨论会的目的是"把中国的阶级和社会阶层的问题置于更广泛的社会学范围内进行研究".另据今年初访问过我国的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对华事务负责人安·瑟斯顿谈,自1973年以来,西方学者曾到中国进行过若干城乡社会调查,这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读卖新闻(晚报)》1981年1月5日报道,日本太平洋学会于1980年春季制定一项宏大计划,准备用三年时间,动员各学科专家学者,以遣唐使船为中心,综合研究日本古船的问题.通过这项研究,一方面将缺乏史料记载的遣唐使船的真相探讨清楚,一方面追溯日本文化源流,解开日本古代史之谜,探讨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符号学正在日本崛起,并有流行之势,以致日本一些有影响的年鉴和杂志特别介绍了符号学的新动向。如《现代之眼》杂志(1982年2月号)把文化符号学列入正在兴起的新学派之一,并登载了评论家宇波彰介绍符号学的文章。符号学流行的主要标志是有关著作的出版物犹如雨后春筍。例如,新近出版的译著就有:乌姆贝尔托·埃柯的《符号论》(岩波书店)、斯捷潘诺夫的《符号论》(劲草书房)、罗兰·巴尔特的《文学符号学》(三铃书房);由日本学者编著的论著有:山口昌男主编的《符号论解  相似文献   

16.
正任钦功,字骏臣,祖籍山东。199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后留学于日本神户大学。2006年获硕士学位。美术学博士在读。2004—2006年,任教于日本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2008年,担任美术杂志《中外画刊》主编;2011年,担任《新中国美术家大典》主编;2012年,担任《图说中国当代美术》主编。2004年开始至今担任《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专栏作者。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以来,各国研究日本人和日本民族的专著很多,以《日本人》为题的书约有四十多种。已译成中文的有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本文所评介的这本《日本人》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学者G·克拉克。克拉克生于1936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他除通晓英语外,还通晓汉语、日语、俄语。他曾研究过中国问题,著有《国际政治与中国》一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型杂志《世界》1985年10月号刊载了日本20多所大学36名宪法学者的文章,题为《宪法学者对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见解》,指出日本阁僚在处理参拜靖国神社方面存在一些重大的宪法上的问题,具体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政治与法律日本“行政救济”法制问题浅谈邱生《日本研究》87.1.2合刊(37)日本的少年立法满达人《日本研究》87.5(62)浅析福泽谕吉的《脱亚论》邹晓翔《日本问题》87.5(50)论日本哲学思想史的特点李威周、史学善、李彩华《日本问题》87.6(1)有关军国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的几个问题万峰《日本问题》87.6(16)税制改革问题与日本政局浅析蒋立峰《日本问题》87.6(16)简析池田勇人的中国观何泽贵《日本问题》87.6(20) “七七事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陈本善《现代日本经济》87.5(1) “七七事变”前后满铁在华北的经济扩张民奋《现代日本经济》87.5(5…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史学杂志》1979年5月号发表题为《1978年的历史学界》一文,介绍日本史学界有关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情况.战后,日本史学界分为两大流派,即资产阶级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日本史学界受西方影响较深,特别是资产阶级学派受西方实证主义、分析伦理学的影响更为深刻.近年来,他们根据卢戈夫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法国"年鉴学派"的"深层(精神)历史学"理论,提出了新的历史学方法论.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资产阶级学者山口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