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度、技术与市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要解决发展的量、发展的质、发展的持续性这三个主要问题.制度、技术和市场这三个维度,其作用方式、作用方向和作用机制,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程度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可能性.中国粗放的发展方式之所以难以得到根本的、彻底的逆转,其本质原因,是因为发展的制度结构一直是粗放的,由此诱导、激励和支持了粗放的发展方式.技术创新为制度变革、市场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型提供物质基础,表现为技术创新支撑了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升级和市场层次的提高以及要素投入结构的改善.合理的要素价格体系和环境价格,必然会内生化地矫正长期被计划经济所扭曲的发展方式,必然使"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制能否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抓手,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将资源重置纳入环境规制与产业转型升级框架内,探讨环境规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是否对产业群体发挥了强制性精洗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激发行业内与跨行业的资源重置,对产业群体发挥了"强制性精洗"的作用,从而显著促进我国工业行业转型升级;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发展水平与污染程度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环境规制资源重置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在环境规制约束下,高污染、中低技术行业要素投入变化、行业组成结构变动的幅度较大.结合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与污染程度建立恰当的环境规制强度,激发要素流动以及企业退出、转产行为,从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选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的产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经济增长与R&D投入生产弹性、产业结构的关系,结论是:研发创新是影响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研发创新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中型工业企业正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阶段,而第三产业仍然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拉动,但第三产业的规模及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配合协同都对经济产出的生产弹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引导社会投资投入到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同时还应加快和引导第二产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继续增大R&D投入,以奠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来源和基础,实现不同产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2000-2011中国省级单位面板数据,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由环境规制引致的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及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提升了中国技术创新水平,"波特假说"在中国成立.较之"废气"、"固废",工业"废水"治理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推动最大;较之由环境规制直接引致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由非环境规制引致的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滞后两期的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小于滞后一期,"波特假说"在中国具有时间约束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现状和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分析,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3种形式创新出发,考察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创新驱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估算了不同形式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均得出,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升级,而且还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间接效应驱动了制造业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均能驱动制造业升级,而投资增长对制造业升级并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38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研发投入对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评估技术创新的动态滞后效应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首先,研发资本投资能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但是当模型考虑时间效应时,时间效应会显著减弱研发投入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其次,在动态模型中,技术创新的一阶滞后项存在较为显著的滞后效应,但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并不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第三,尽管出口交货值、外商直接投资和资本劳动比并不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可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的降低对技术创新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针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水平低下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对研发投入进行科技评价监督,改革现有科技体制障碍促进人才流动,以及引导社会资源进行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上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中国完成了战略布局,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是各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技术溢出理论出发,分析了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但制造业产业链不同端口的创新驱动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制造业升级效应.将制造业划分为上下游产业端,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和提升路径进行比较研究.选取制造业产业链中62家上游企业和70家下游企业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比较评价上下游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分别研究有效提升上下游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制造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不同;较高的财务绩效和政府补贴对上游企业会起到重要作用,企业规模大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企业规模小、财务绩效高以及政府干预少会对下游企业产业有益作用.因此,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正确认识政府补贴的作用和方式,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能合作是国际产业转移与开发合作新的发展趋势,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产能合作的规模与范围逐渐扩大,势必会对工业绿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从绿色技术创新、工业结构绿色升级与工业能源效率三方面,探索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三种国际产能合作形式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构建模型,采用新疆1994—20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是新疆国际产能合作整体上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而扩大对外贸易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二是整体上新疆国际产能合作能够促进工业绿色技术提升、工业结构绿色转型和工业能源效率提高,但不同形式的新疆国际产能合作在三种作用机制下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作用具有差异性,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在三种作用机制下均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由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向技术红利和服务红利的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理论机理表明:工业互联网赋能先进制造业企业转型会受到技术、组织、环境等要素驱动。实证研究表明:R&D投入、研发人员占比、专利数量等技术要素,政府补助、外部融资能力以及供应链集中度等环境要素对先进制造业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产金融化和经营财务风险等组织要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具有抑制作用。考虑到内生性问题,应用多期DID模型进一步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路径,结果表明: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效应显著提升了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了融资环境,降低了投融资风险,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储蓄、资金供给、利率等多个要素,进而成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释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作用,加快项目建设和更新改造,同时还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注意投资与消费和出口比例的协调,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2000—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科研资本投入和科研人力资本两种创新投入要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此进行分析测算,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科研经费投资的产出弹性大于科研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率逐年上升,两种创新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偏向于科研经费投资,随时间逐渐趋于中性;科研经费投资对科研人力资本的替代弹性逐年下降,需重视两种创新投入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科研经费投资以及科研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提高科研人力资本的数量及质量,促进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快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化石能源为辅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这一转型升级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方能实现,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研究其能否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以及传导作用机制如何,对实现能源领域碳减排至关重要。以我国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是否影响能源结构转型,并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同时考察了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发挥了一定的传导作用,且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数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并未对相邻地区能源结构转型的推动发挥正向外部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低碳试点地区更易从数字经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了2006—2019年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民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底层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数字化转型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引导和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加工贸易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又是驱动加工贸易升级的根本途径。在理论上,延承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逻辑,利用代数与几何方法模型化研究了技术动态演进影响产品内国际工序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在实证上,根据中国PCT国际专利和国内专利不同类型在技术突破性和知识原创力方面的差别,量化识别了技术创新的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不同层次,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三层次异质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差异影响。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一致表明:(1)低端创新不能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升级;(2)中端创新和高端创新均可驱动中国加工贸易升级;(3)高端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中端创新的。在实践上,从推进高端前沿创新以驱动国家创新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了使中国由全球价值链分工上的外围区段进入中心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房价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归结为"成本效应"及"投资效应"两种影响机制,并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房产性投资行为、房产性投资的深化以及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创新要素投入和创新管理水平作为中介变量,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房价和创新产出的关系。基于提出的理论观点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房价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机制至少是通过"成本效应"与"投资效应"两条渠道实现的;房价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成本效应"是通过技术创新投入作为中介对技术创新成果产生影响;房价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投资效应"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作为中介对技术创新成果产生影响;未能证实房产性投资会挤压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文章的研究结论具有以下重要政策启示意义:应当重视房地产价格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成本效应"。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创新人才的稀缺性提高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房屋价格上涨,会导致创新人才的劳动力价格随之上涨,这势必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负担,影响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长期发展质量;A股企业的房地产投资并未挤压技术创新投入,但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效率。在政策上,应当制定相关技术创新效率的考察指标,促进骨干型企业重视其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1986年至2016年"211"及省部共建高校创新投入、技术转让、产业结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高校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间结构升级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驱动作用乏力,但是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需求强劲。研究据此建议,探索成果转化多种渠道、精确对接市场需求、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以促进技术创新扩散、驱动经济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35个大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增量以及对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了发明专利当量的概念,研究发现:3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均为正向影响,且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出口是大型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术创新增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增量均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9.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需求变化形势。为研究如何在需求频繁转换时期顺利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强国建设,首先结合机器换人模型,分析需求冲击下投资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投资影响资本劳动比和生产率的双方程模型,检验不同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资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企业投资对制造业升级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当需求冲击逐渐加强时,投资的积极影响逐渐减弱,负向需求冲击更有益于刺激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区分所有制属性后,相同需求冲击下投资更易促使国有企业提升资本劳动比,而对非国有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提出需求下探时期和需求急剧扩张时期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从而在极端需求变化情况下实现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在北京投入运行,这标志着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将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发挥愈发关键的作用,并将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