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关系意义上的“中国问题”是中国何以和平地融入国际社会,其实质是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关系。百年来中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显示,中国由世界秩序的主要受害者身份向基本受益者身份转化,中国崛起需要将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国际政治文化、世界潮流有力结合起来,东亚秩序与日本崛起是近代以来中国崛起的重要环境因素,中国崛起的方式逐渐由“革命与战争”为主变为“和平与发展”为主。理论的最新发展表明,崛起与秩序是权力、制度与认同的三位一体,但处在不平衡发展之中。目前世界秩序的特点是“全球霸权,地区均势”,世界秩序的形成快于中国崛起,中国崛起与地区崛起具有同步性。面对世界秩序,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首先维持并发展中美关系,同时也要调动欧洲因素,并注意以地区崛起重塑世界秩序,适当考虑文化崛起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王小红 《唐都学刊》2002,18(2):96-100
西方对东亚崛起在“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关注 ,最初起始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而且主要是从文化和种族的角度去加以关注的。继日本之后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迅速崛起 ,这就客观上促进了东亚文化解释理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现代儒家”文化理论 ,庸俗儒家主义理论 ,东亚现代化“情感模式”理论 ,亚洲价值论等。文化解释理论研究者认为 ,文化因素已成为东亚崛起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在萌宠、动漫、二次元等“萌文化”的支撑下, “萌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大量“萌文化”IP被开发, “萌经济”的生产力不断被解放, “萌经济”逐渐生成了发达的产业链.很多品牌主打与“萌文化”的融合品,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天然的亲近感,使消费者乐意买单.比如,风靡全球20年的动漫形象皮卡丘,其产权方通过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02,(6):8-11
今年3月,北京市海定区中关村街道将周边北大、清华、人大、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市社科院的近40位博士邀请进门,坐而论道“中关村社区建设与未来发展”。应该说,将社区建设的题目纳入众多博士的“视野”,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中关村街道对自身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具体行动。有人说,中关村的发展代表着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说明中关村社区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转发博士们的“高论”,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桑影影 《学习与探索》2022,(10):184-189
在国家形态构成的过程之中,文化精神传统始终是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因素而存在的。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理论阐释了文化精神传统在国家建构过程中所占据的核心地位。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因其独特的地域与文化特征,在国家形态的建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精神传统,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观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作为我国文化精神传统的核心,其哲学内核与文化内涵都有着极为深厚的思想意蕴。这一文化精神传统对树立我国在当代发展中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破除西方话语对当代中国所进行的单向度阐释,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立与崛起也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散论日本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论日本企业文化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崔新京在当今发达国家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文化。经济发展必需借助文化,这一点已由各国有识之士达成共识。而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迹”,便是其明例之一。本文就日本企业文化的某些有关问题说长道短,散阵拙...  相似文献   

7.
1985年前后,与文化寻根相呼应,地域文化小说迅速在当代文坛崛起,形成了一股颇为浩大的创作潮流。特别是其中的“吴越文化”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崭新的审美观照,给新时期文学增添了神奇而迷人的光彩。而且这股“吴越文化”之潮至今仍在奔流不息,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吴越文化”的内蕴,并融汇进弘扬民族文化的主潮之中,充分反映了“吴越文化”小说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关东近现代崛起的文化艺术新形态王启忠在《简论关东古代文化的艺术形态》①的小文中,笔者简要论述了关东古代文化艺术的形态,还有必要从发展流变的角度谈谈关东近现代崛起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如果说关东的“雄族”鲜卑、辽、金、满清“入主中原”是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9.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这是近年来随着开放的日益深入而崛起的一个新的学术“热点”。许多人用不同的方法在谈论着同一个主题:如何寻找东西方文化的最佳“融合点”。但是,当我们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人们的动机是在寻找“融合点”,但实际上他们找到的却往往正是那些“冲突点”。比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联、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改革与开放俱乐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知识出版社联合召开“五四——中国文化的转机”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于1989年4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参加会议者有近百人。会议认为,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激励了整整几代人。今天,“五四”先驱者们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命题,如“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同行、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流、人格的塑造、新人的发现与观念的选择、新学派的崛起与碰撞……仍见其深刻性。五四新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的民主意识、科学精神至今生生不息,它的理论性格、文化品格仍在陶冶今人,它对旧文化的抨击和对新文化的渴求至今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18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还为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园区的发展,涉及园区环境建设、土地使用、创新能力、组织机制、产业选择等诸多方面。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园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北京市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均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适宜的法律环境来支撑和保障。中关村科技园区法治环境的建设需要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完善知识产权和风险投资法制建设是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法治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 ,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积极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本文认为 ,行业协会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需要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利益群体发挥作用的机制存在。否则 ,行业协会难以发挥令企业满意的功能。为此 ,本文提出几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着力提升南宁城市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从城市的民族凝聚力、核心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表现力、可持续发展力、内在向心力和文化创造活力等层面,壮大和提升南宁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所欠缺的内涵和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状态,指出只有进行价值体系的范式变革,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李存秀 《学术交流》2002,1(6):107-110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然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 ,利用各种手段 ,自觉或不自觉地推销其文化制品和价值观念 ,推行文化殖民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抵制文化殖民主义 ,采取相应对策 ,建立必要的文化安全防范机制 ,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入口的管理 ,最根本的是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东北文学中出现了众多的俄罗斯人形象,东北作家们对俄罗斯人形象的描摹,一方面显示了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俄罗斯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的深刻影响,为现代东北文学增添了几许异国风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生活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的人们所演绎的独特的社会人生景观.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反映了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战乱频仍的历史现实和多元文化杂糅、儒家文化传统薄弱的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到唐朝,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高潮,佛教、道教及其他文化因素在两国之间均有良好的对话与互动。引发和促进这种传播与互动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给人们留下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启示也是弥足珍贵的,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后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结合部分学者的理论思考,可以将软实力的概念理解为某种形态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消解文化冲突,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可以从和谐世界理念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20.
‘Post-colonial criticism bears witness to the unequal and uneven forces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volved in the contest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authority within the modern world order’. (Homi Bhabha 1994, p. 171) Feminist discourses attend to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 in many social spheres, including that of the artworld. In this paper I, as a Maori woman, offer an outline of Postcolonial Maori Feminism that complies with the cultural theorist Homi Bhabha's notion of ‘Post-colonial criticis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eminist discourse and the accomplished Maori artist Robyn Kahukiwa has not been strongly emphasised in current published literature. The cultural context that Robyn Kahukiwa refers to in her art is, primarily, that of Maori women. I argue, by using one exemplary picture entitled Hine-Titama, that Robyn Kahukiwa and her artwork align with the work of some other Maori feminists. I also posit an association between Kahukiwa and some examples of ‘non-Maori’ feminist writing that furthers ou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identities based on gender and race. I refer to those cultural identities as they relate to Maori women in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