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是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他与中唐其他杰出诗人一样,坚持对诗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实践,但其诗歌的主导性审美追求具有奇险怪异的创新趋向。韩愈奇险怪异的审美追求既受到中唐"好奇尚怪"的时代氛围的影响,又与其好奇反俗的个性特征有关,同时韩愈仕途的备受压抑对其险怪诗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者在研究韩愈诗歌时,都认为其诗歌的审美理想是"雄奇怪异"。文章通过分析韩愈诗歌的题材、意象和语言等方面的特征,认为韩愈诗歌的审美理想应是"陵暴奇崛"式的自由境界,即"自如"地"驾驭"奇崛雄豪"。  相似文献   

3.
孟郊诗歌内容特色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与中唐时代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其诗歌中隐逸的情绪、清远的神韵、趋于冷峻的色调以及追求奇险怪的倾向和浪漫的审美追求,都得益于道家精神的浸染,而这一点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道家精神对孟郊诗歌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哲学、宗教作用于文学创作的深刻性、复杂性,同时认识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人们的审美思维逐渐深化和丰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贾岛早期的诗歌明显留有韩愈、孟郊奇险诗风影响的痕迹。他因建功立业的理想受挫,渐次变得心灰意冷,其诗风则由奇险倾向,转向清苦奇僻。贾岛诗风的变迁实证了韩愈所倡导的"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的诗歌理论,既反映了他生活遭际的变化,亦折射出其诗歌交游对象的变换。这与韩孟诗派的诗歌创新理论及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认为韩愈的诗歌有"狠重奇险"的特点,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一面。但韩诗的审美意蕴十分丰富,既有"合时"的平淡清新之美,又具"随时"的奇绝险怪之丽,更兼"高于时"的以己为美之势。  相似文献   

6.
中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个转折时代,诗歌开始从雄浑优美的盛唐诗向透辟理致的宋诗过渡,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突破与创新时期,在艺术上出现了众多的风格流派.中唐诗人力辟新路,呈现了以变革求发展的总体风貌.孟郊的独特诗风,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在盛唐的诗歌高峰之后,中唐诗人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发展诗歌.其中一部分作家在诗歌题材上避熟就新,在表现手法上追求惊警透辟,以至于“怪”,风格不再追求玲珑优美、圆润流畅,而是奇崛峭劲,生新拗折.其主要代表为韩愈、孟郊、贾岛、卢仝等.韩孟诗派是一支十分强大的革新力量,在中唐掀起了引人注目而又影响深远的变革波澜.赵翼说;“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推广,故一眼觑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诗歌呈现出淡美的风格,表现了诗人孤傲的品格.其诗风的形成,是其凄苦生涯的结果,也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柳诗受中唐审美趣向的影响,又有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卢仝以其独树一帜的奇险怪异、滑稽幽默的诗歌风格在唐诗史上自成一家。“卢全体”的艺术特征主要在其题材的怪异性,主旨的批判性,语言的趣味性,风格的怪异滑稽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卢仝是中唐"韩孟诗派"的重要代表,其诗歌之"怪"表现最为突出,以致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专门命其诗为"卢仝体".可见追异求怪虽然是"韩孟诗派"共同的审美追求,但卢仝诗歌之"怪"却自具面目,具体表现在意象怪、诗境怪、用语怪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韩愈的诗文创作有着独特而怪异的文学语境,其主要表现是语义片断场景的独异和修辞手法的个性化选择。韩愈诗文语境的文学实践远远脱离了传统中国文学情志观念的单纯表达,而有力地转向了对意志力量和生命感受的抒写,这是韩愈独异的个性人格和中唐这一特殊时代交相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