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私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私有制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思想理论是最严正、最科学的,至今仍是我们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经济的指南。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是他对私有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是从拘泥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论,转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存在私有制论。毛泽东曾过急地主张“让资本主义绝种”,但实践又使他清醒认识到,只要社会需要,搞一点资本主义也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构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制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2.
江洋 《理论界》2015,(2):1-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它的发表使唯物史观在史前社会的历史中摆脱了假说状态,成为真正的科学。列宁曾评价《起源》"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的,而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重量级的、根据大量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科学巨著,恩格斯却仅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撰写完成,因此,读者不免产生困惑——《起源》的写作何以可能?笔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基础,从历史的视角详细考证了《起源》写作当时的理论背景,以期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来理解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阶级"作为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核心观念,无论在观念形态还是在实践层次上都整整影响了中国大半个世纪.传统上对"阶级"概念的理解来自列宁的定义,而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概念并没有作出完整的定义.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本意上的"阶级"概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列宁的定义有无问题?本文对此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略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阶级社会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致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格等人》)列宁也明确指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唯一的实际动力。”(列宁:《再论杜马内阁》)毛泽东同志也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毛泽东:《丢掉幻  相似文献   

5.
<正> 科学地阐明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对于认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私有制、阶级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作过大量的考察、研究和论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科学遗产。现在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系统、全而、准确地理解和阐述经典作家的理论及其与历史实际的联系,以使其能在指导现在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任何课题的科学研究,都必须首先弄清研究的对象。探讨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也必须首先弄清私有制、阶级的概念和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论述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时概括地说:“共同劳动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个体劳动则要求私有制”(见该书修订第三版,中译本上第16页)。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实际资料与这两句话相对照,认为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则值得商榷。然而,自上述苏联《教科书》以权威著作的地位传到中国后(第一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最初出版于1884年,今年恰值出版一百周年。恩格斯的《起源》一书,正如列宁称赞的那样,是传播最广的一部著作。在中文书刊中,最早提到《起源》一书某些内容的是《新世纪》,它是由旅居法国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创办的刊物。1908年4月25日出版的《新世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下简称《起源》)。该书阐述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如何从原始氏族公社中萌芽生长起来,进而探讨了阶级社会中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客观地依次发展的过程,特别着重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地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从而精辟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的掌握,就成为历史唯物论的史学方法。下面就几个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而今天我国却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否相矛盾呢?要解决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科学的理解马恩在《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商品经济的消灭及其规律的探索之一》一文中,我曾经初步论证:列宁也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确认商品经济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私有制消灭以后,商品经济就会随着消灭。现在,我要阐明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未及亲自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除了巴黎公社的暂时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他们只向我们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得政权,才能着手消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商品生产是私有制的产物、私有制是商品生产的基础的观点,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认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他们对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的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一定的社会分工(指一定的奴隶般的社会分工)与一定的所有制(指与一定的奴隶般的社会分工相联系的所有制),不论是私有制,抑或是公有制,是一定的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在每一个存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生产之外,必然存在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生产;在公有制的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可能产生或保留私人商品生产;在私人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可能残存公有制的商品生产;还可能出现介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我们研究家庭、私有制、阶级社会和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也是研究民族起源理论的指南。关于它在研究民族理论问题中的重大指导意义,周恩来同志曾经言简意赅地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民族学著作。”由此可知,《起源》是每一个民族理论工作者的必读本。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起源》中对有关民族理论基本思想的一些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对马克思晚年原始社会问题研究的继续,其研究深刻地批判了机会主义错误的民族和国家理论。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阐释了民族同阶级和民族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有力地指导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部经典。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他从迷乱错综的历史现象中,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必将由资本主义发展、变革为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就是消灭私有制。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相似文献   

15.
划分阶级的普遍标准是什么?消灭阶级的根本途径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以列宁的下述论断作为分析问题的圭臬:"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4卷上,第10页)列宁所说的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系指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便成了划分一切阶级的普遍标准.果真如此,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了,岂不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也是民族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正如列宁在他的名著《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所指出,这部著作“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但是,由于当时所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某些依据的材料和提法不够充分、完善和准确,这是不奇怪的。恩格斯本人也是在材料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对该书  相似文献   

17.
私有制起源问题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一九七五年第九期《学习与批判》杂志登载了康立(即罗思鼎) 的《漫话私有制的起源》一文。这篇文章宣扬修正主义观点,公然篡改恩格斯的指示,散布一系列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谬论。对此,有必要予以批判。一、私有制究竟是什么? 要说明私有制的起源,必须弄清私有制是什么和最初出现的私有制形态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康立在这些问题上,极力制造混乱,他一会儿说牲畜是“最早的私有财产”,公然把恩格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人所共知,在原始公社社会里,是没有任何阶级的.后来,只是由于生产力有了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才出现了占有他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可能性,即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于是通过原始公社内部贫富分化等途径,使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可见,私有制是阶级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这部著作中,对社会经  相似文献   

19.
张春枝 《学术探索》2012,(12):14-16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出版,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他的伟大贡献为恩格斯完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奠定了基础。他们分别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殊途同归,成功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0.
廖盖隆同志在《理论信息报》(1988、3、14)著文认为,恩格斯在其1884年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同马克思及自己类似观点相违背的笼统认为‘国家的消失’(或消亡)的著名论断”,认为这是恩格斯在国家问题上的失误。对廖老的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作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