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十五年不平凡的探索历程。时至今日,改革的目标已经清晰,这就是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我们已走过的改革历程,尤其是十五年农村改革的历程看,其市场取向作为一条主线,已越来越清楚。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微观组织基础——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2.
刘国光 《中华魂》2013,(11):16-18
今天,我想讲讲,中共十八大后,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应该讲,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为中国经济改革已经指明了方向,就是要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张洪关键词:保险体制改革,税制,国际保险市场自1988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的保险市场呈现出多元化格局。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外,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新型保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十四年不平凡的探索历程。时至今日,改革的目标已经清晰,这就是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我们已走过的改革历程,尤其是十四年农村改革的历程看,其市场取向作为一条主线,已越来越清楚。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微观组织基础——市场主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具备三个相辅相成的前提条件:(1)有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观经济主体;(2)  相似文献   

5.
保险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必将对中国保险市场产生冲击。面对世界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保险业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体制、改善经营、树立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化,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已是众望所归。而当前社会信用的恶化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最大桎梏之一。保险市场基于它固有的特性,对社会信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保险市场被称之为最大诚实信用市场。在保险市场竞争依然无序、保险市场所面临的新型保险产品误导的巨大风险、保险欺诈层出不穷、新的保险监管机关刚刚组建之时,对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全面论述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政府改革在下一步改革中将居于中心地位,它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战略意义。这表现在:亟待创新的政府体制是计划经济遗留下的“硬核”,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进行政府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政府体制是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交会点,因而政府改革具有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8.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改革蒋云尔高校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后勤又一次面临机遇和挑战。现行的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这一深刻变革,必然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实践已经表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那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总结出来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思维方式和经验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 ,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认和选择 ,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和曲折的过程 ,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回顾总结这一认识过程 ,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党的十四大取得的理论成果 ,更自觉地投身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我党自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来 ,在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大致经历了两个阶…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的改革目标。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是在过去1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过去14年市场取向的改革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不同经济成分市场化的次序不均衡;各类市场发展不均衡:宏观调控机制转换不均衡.由此产生了我国目前经济体制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体制产生了过大的交易成本。比较体制费用(成本)是选择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在配置资源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费用比计划经济体制低,所以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现行的不均衡体制造成了过高的交易成本.会阻碍我国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因此,现阶段需要根据降低交易成本的要求,针对现行不均衡体制中的“瓶颈”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建设,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大大推动了中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浪潮;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50条《决定》,使改革进入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内核的新阶段。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势必给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即使是最简单的市场关系,也是以一系列法律规则为基础的。换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受法律规范、保障,并严格按照法制运作的经济。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同步进行,使经济体制改革能在法律的引导、制约下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渐进式的改革,从对旧的经济体制修修补补转变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旧体制替换,即经济转型。这场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并已经引起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生转型。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对社会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配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的改革已经走在医疗保险的前面,在全国的企业中所覆盖的人数分别高达90%与95%。然而,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相对落后,并越来越明显地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消极因素。因此,当前对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疗保险新体制,正日益引起全国上下、各界人士关注。本文拟在微观与宏观两方面,针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然而,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改革以来,我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虽然大大减轻,但并没有根除,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无论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还是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地方封锁和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这表明,我国还没有实现统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角度谈图书馆的体制改革李健生目前,图书馆的困境依然存在,用什么方法从根本上解除困境呢?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图书馆的体制也必须作相应地改革,这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术。本文拟对此作研讨,并对图书馆怎样改革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同其它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比,我国的就业制度改革已经严重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劳动力的商品性和失业等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将直接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其社会影响和波动性很大。然而,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已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寻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开放性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这一改革目标模式的最终确立必须靠立法来完成.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立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本文就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应采取的完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公开发表,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中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在学习和贯彻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精神中,我们感到了一场将牵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已经和即将到来。在这紧迫的新形势下,高师体育教学必须作出一些大的改革,才能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並进一步使原计划经济体制所确立的高师体育教学模式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高师教育模式转换。这是时代赋与我们这一代高师体育教师的神圣历史使命。下面仅就高师的体育教学改革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突出师范特色,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入手,让高师的体育教学更接近和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