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农架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含有中国待有属51属,其中裸子植物3属,被子植物48属,从生活习型看,木本习型28属,草本习型23属.本文重点分析了神农架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地理分布及特点.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温带性质,众多的古特有属和丰富的珍稀物种的特点,在地理分布上与西南地区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1.分析辽宁省凤凰山(海拔950公尺)的种子植物名汇,并从种类学的、生态学的立场考察了山麓平原及山域部分的植物分布相。2.将全域依据高度,考虑地形,分成平原、崖堆台地、西部山腰、溪谷下部、溪谷上部及顶棱线六分区,以全域的种群为全种集团,各分区的种群为各分区种集团。如斯用数量的方法检讨了全种集团和各分区种集团间的关系以及各分区种集团间的关系。3.在进入用数量的方法检讨之前,首先记载各分区的植被,其中平原是受人为改造的植被群,崖堆台地介于山地和平原的中间,兼有双方的特征,但明确了基本上是属于山地性。4.以全域的种子植物523种为全种集团来看各分区的种集团时则为:平原110种(21%),崖堆台地265种(49.5%),西侧山腰184种(35.2%),顶棱线70种(13.4%),溪谷下部248种(47.5%),溪谷上部140种(26.8%)。5.以崖堆台地为基准与各分区的相同系数为:平原16.8,西侧山腰19.1,顶棱线3.4,溪谷下部17.8,溪谷上部9.0,自崖堆台地向上或下相同系数显示着低下。6.全种集团的各生活形向各分区种集团的分布关系,用百分率来表示其数值时,各个生活形是不一样的,是依人为影响力的大小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的,其变化每个可描出特有的曲线。7.试将 Raunkiaer 的生活形谱用以下两种方式表现之,其一用属于各生活型的种数的实数(谱型1),其二用换算成百分率的数值(谱型2),两种谱型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在谱型2的表现形式,能表示出构成种集团的质的方面,这点是有意义的。8.从数量上来表现谱型,是以全种集团为基准,援引用各分区种集团的 X(?)检定值,检讨了各分区种集团生活形谱型与全种集团生活形谱型的倾向程度。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特别是用谱型2X~2检定法,明确了质的特征,一般认为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北京汇平原、草原、水乡为一区,故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体系.外来文化进入北京地区后,均能有"曾似相识"之感.北京历史上实现过三次文化大融合,辽金元系平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大融合,明朝系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大融合,清朝系关东文化与京师文化的大融合.上述地域文化在北京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发现,江西省现有外来入侵植物85种,隶属27个科64个属,且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苋科,上述4科总计包括入侵植物50种,占全部种类的58.9%。入侵危害性最强的植物种有22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5.9%;入侵性较强的植物种有28种,占总数的32.9%,入侵性最弱的有35种,占总数的41.2%。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有25种,占总数的45.5%;多年生草本有27种,占总数的49.1%。在地理起源方面,江西省入侵植物多来自于美洲和欧洲。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入侵危害性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近几年调查闽北地区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并参考《福建植物志》,编写成《福建攀援植物名录》.以此作为原始资料,经初步统计,福建攀援植物共有564种,隶属于195属、60科.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而大科属较少.通过属地理成分分析可知,泛热带成分比例较大,占福建攀援植物总属数76.3%.通过与邻近地区比较分析,福建与广东的共有种数最多,有437种.  相似文献   

6.
禾本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科之一,根据最高的估计,含有550属6700种。这一科植物的分布很广,从热带到极区,在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有存在。在草原地带禾本科植物为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成分,占着绝对的优势;在山坡、林下、海滨、河岸、水沟、塘边,无论干燥或潮湿,也都有禾本科植物生长着;因此,这类植物是最普通的一些植物,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在应用方面禾本科植物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食用的主要粮  相似文献   

7.
红豆杉又名紫杉、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长绿针叶乔木,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药用价值巨大,素有“植物黄金”之称。从红豆杉树根、树皮、树叶中提取的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早在1992年12月就正式批准紫杉醇应用于临床。红豆杉备受我国专家青睐,把它纳入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排行榜”。我国北京、上海、辽  相似文献   

8.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介于北纬34°25'—38°23',东经114°36'—122°43'之间。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沼;东部半岛地区是海洋性气候,西部为内陆性气候,地形、气候条件复杂,适于多种植物生长,因而植物资源丰富。 本《名录》根据十几年的教学实习,在泰山、崂山、昆嵛山、沂蒙山等各山区、丘陵和“南四湖” 采集的植物标本和收集的有关资料汇集而成。共收集166科、2444种(包括栽培和部分花卉种类);栽培种前标有“△” 符号,庭园栽培种前标“○” 符号,花卉种前标有“□” 符号;各科每属按拉丁文顺序排列,便于有关植物工作者查阅。 主要参考文献有《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全国中草药汇编》、《经济植物手册》、《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山东经济植物》、《青岛种子植物名录》、《崂山木本植物名录》、《山东树木志》、《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等。 在教学实习和采集标本过程中,有周光裕教授,郑亦津付教授,刘文亮老师、王仁卿老师参加,借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本人业务水平有限,采集的标本和收集的资料尚欠全面,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恳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正> 为编写山西省植物志需要,山西省有关单位开展了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并出版了山西省植物志第一卷,该卷中包括全部蕨类植物,这有益于我们对山西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1.蕨类植物区系成分 山西蕨类植物有21科、35属、87种、2变种,与全国蕨类植物科、属、种各类相比(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63科、223属、2500种)分别占科数的33.3%、属数的15.7%、种数的3.5%,从种类上来说,山西蕨类植  相似文献   

10.
山东植物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之位置属于温带,植物分布为落葉闊葉林區,但在鲁中南及膠東區爲丘陵地带,落葉闊葉樹乃與針葉樹成混交林澑鶕∧谥匀粭l件,可将植物分布情况列為四區: 1.黃河冲積平原區:位於北部,為黄河三角州地帶,土壤含鹽分甚重,不宜於植物之生長。樹木只有檉柳、茶棵子等;草本以黄鬚菜、鹼蓬、茵陳蒿,獐毛、芒、蘆葦、黑三稜草等最為砇姟?2.魯西平原區:為西部之黄河冲積平原,多為農田,土壤含鈣甚多。區內無森林,常見之樹木有毛白楊、白楊、山楊、榆等?荼居泄费栏ⅠR唐、芒稷、白茅、藜、旋花、蒼耳、隱花草、荆三稜等。湖泊區域多蘆葦、荆三稜、蒲姜草、芡、菱等。3.魯中南區:為丘陵地區,平緩部分已闢為農田。山區有殘留森林,主要樹種為油松、侧柏、麻櫟、栓皮櫟、堅樺、椴等;土壤石灰質,側柏之繁盛為共特點。草本以禾本科為最多,常見的如野古草、白羊草、狗尾草、白草等,此外如細葉莎草、雞眼草、蚊子草等亦為砇姟?4.膠東區:在山東半島部份,主要樹種為赤松、洋槐、麻櫟、五角楓等,赤松自山麓至山上均有分佈,且為其鄉土,此乃本區之特徵;草本以蚊子草、狗尾草、金狗尾草為最多。在海灘地上少有高大樹木,常見樹種如洋槐、旱柳等均為栽培者,野生木本植物有酸棗、舖地胡枝子等;草本植物多蘆葦、狗尾草等。此區氣候由於受篞笳{節,雨量與溼度亦較高,故植物生長較其他三區繁盛,種類亦較多,亞熱带植物之分布亦多於他處,尤以海邊低地為甚。在自然地理上,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南北氣候和土壤的重要分界線,也是植物的重要分界線。但是從山東的植物分布上,可以知道這條線並不能絕然的将植物分為南北二部分,因為山東仍是一个過渡的地帶,許多南方植物在魯南及膠東沿海都有分佈,如黄檀、山胡椒、烏桖、厚朴、王蘭、木犀、黄楊、谜葉樹等多种。在另一方面,北方植物分佈至山東為其最南界限者如糠椴、遼珍珠梅、遼磯松、榛等;而赤松、蒙古機、蒙椴等則南达苏北之雲台山。由此可加,山東之植物分佈上,仍在秦嶺、淮河一線之範圍内,如以淮河來作為植物之南北分界線,则并不能完全符合實際情况,尤以膠東沿海低地,南方植物種類繁多,可與淮河流域相此。因此,此一分界线之東端似有北移之必要。山東植物之分佈乃由環境条件综合影響之結果,但在不同地区,各種因素之作用並不一致,由於地形、土壤、温度和水分等之区别而使植物分布不同。本文所举植物種类和分布地點都是從各項资料所得到,作者将其分為四區,並初步提出了這種分区的理由和形成不同分布的原因。但限於材料的不够完全和水平的淺薄,因此本文的內容很不充實, 只能作为令後进一步研究山东植物地理的基础,希望大家提出补充和指出不正确的地方,而使这一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对武陵山区女儿寨侵蚀小流域植被恢复群落科属组成及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维管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隶属于89科178属221种,群落优势科趋于明显,含5种以上的科虽只占总科数的16.85%(15科),却占总属、种数的44.57%、52.04%,属内种数的变化范围为1~4,以单种属最多(148属,82.29%);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成分(15属,占65.22%),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丰富的热带性质(65属,42.75%)和明显的温带成分(73属,48.04%),在区系分区上处于从亚热带至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及区域性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湛江棕榈科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法对湛江地区棕榈科5属12种植物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有效引物.共获得RAPD位点72个,其中多态性位点72条,占全部位点数的i00%.特有位点43个,占全部位点数的59.7%.利用PAUP4.0b10软件包选择UPGMA法对所得到RAPD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UPGMA聚类树与有关文献表型分类结果不尽一致.研究结果不支持夏威夷椰子(Chamaedoreasei,rizii Burr.)置于竹节椰属(Chamaedorea Willd.)的观点,对于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计38种,隶属于17科。从来源来看,主要来自美洲,占总数的79%。同时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和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调查结果将对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近年来陆续对松科(Pinaceae)植物进行的多学科研究资料,综合选取了松科67个性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数值计算,从数量分类角度探讨了松科各属间的亲缘关系,由此提出新的松科分类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油杉属(Keteleevia)、冷杉属(Abies)、铁杉属(Tsaga)、雪松属(Cedrus)、金钱松属(Pseudolarix)较近缘,此五属组成冷杉亚科(Abietoideae);(2)云杉属(Picea)和银杉属(Cathaya)较近缘,黄杉属(Pseudotsaga)和落叶松属(Laris)较近缘,且前二属与后二属又较近缘,此四属当可组成落叶松亚科(Laricoideae);(3)松属(Pinus)与其它各属均疏远,单独构成松亚科(Pinoideae)。  相似文献   

15.
冕宁县山体滑坡地段早期植物群落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四川省冕宁县城厢镇刹叶马村滑坡迹地自然恢复早期植被的野外调查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在研究区域内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8科137属176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7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168种,隶属于51科129属.(2)构成研究区域植被自然恢复早期的种子植物有52科,分属7种地理成分,以世界广布的科最多,热带性质的科与温带性质的科比例接近.同时130属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2种分布区类型,温带性质的属多于热带性质的属,世界分布属仍有较大比例.(3)群落分类的结果得到6种群落类型,代表了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小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先锋群落,各个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则代表了自然建群中的先锋物种.DCA排序的结果反映了多种环境因素对植被自然恢复的影响,提出加强对山体滑坡地段植被自然恢复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郝晓辉 《中华魂》2013,(10):37-37
辣木被西方科学家誉为上帝赐给人类的珍贵礼物。人们把这种礼物,叫做奇迹之树。辣木,常见英文名为Moringa、Drumstick或Horseradish tree,也有人直接翻译为"油辣木"、"辣根树"或"鼓槌树"。辣木为辣木科辣木属的多年生植物,原产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的速生树种,耐旱力强,喜生于砂壤土。辣木最早被人们关注,是源于Discovery的一则报道。  相似文献   

17.
蜡梅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采用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AB数据库、OCLC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www.ishs.org、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查询等网站(页),然后再辅以追踪检索,检索到1899—2003年间蜡梅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相关文献172篇(部),其中英文文献27篇,中文文献145篇。该文用文献统计学方法统计了蜡梅研究文献的数量、专题、刊载期刊类别,然后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蜡梅科植物研究在植物分类学、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生物化学、繁殖、切花保鲜以及植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和进展。但是,在研究工作的持续性以及育种、资源开发保护等方面还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18.
野外考察和文献调查分析表明,毛乌素沙区的高等植物约有1106种,分属于98科420属。毛乌素沙区的植被资源比较丰富,灌木是毛乌素沙区各种灌丛植被的主要生活型,并且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比较丰富。同时,探讨了该区系植物在毛乌素周边城市生态建设与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形式,对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毛乌素沙区园林观赏植物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样方法对绍兴镜湖湿地国家公园植物的群落进行调查显示,绍兴镜湖湿地国家公园的维管束植物共148种,分布于74个科或属于蕨类植物.其中被子植物139种,包括120种双子叶植物和19种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5种与蕨类植物4种.双子叶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的频度最高,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次之.单子叶植物早熟禾(Poa annua L.)频度最高,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次之.裸子植物主要物种为银杏(Ginkgo biloba L.).蕨类优势种为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和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结果表明:绍兴镜湖湿地国家公园植物资源较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并且不同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具有不同的优势物种.  相似文献   

20.
西南地区前胡属植物的孢粉学研究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6种前胡属Peucedanum L.植物的花粉形态,其中三种为国内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该属花粉为三棱长球形,三孔沟,边孔,外壁两层,层次分明.根据花粉形态主要可归为:矩形型和赤道收缩形型二个类型.光镜下表面为细网状,网状,清楚或模糊,扫描观察为条一网状,有少数疣状饰物.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总结出10种前胡属的花粉类型,萌发孔的特征,外壁纹饰等,支持了关于前胡属在伞形科中是一个较自然和较进化的类群的观点.通过比较认为前胡属多小苞片组为该属较为原始的类群;近亮舌床组在该属中较为进化,刺尖前胡组为过渡类群;同时认为前胡属是一个处于活跃分化期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