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基本国策曾先后经历了“产业立国”、“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三大历史阶段。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加之国际市场上贸易摩擦日益尖锐,日本政府率先实施“技术立国”的战略方针,成功地推动了日本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瞩目。  相似文献   

2.
夏宁 《金陵瞭望》2006,(5):17-17
众所周知,日本自二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创造了所谓“日本奇迹”。而到了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则以前所未有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所谓的“新经济奇迹”。究其发展原因,从科技层面看,关键是美、日两国各具特色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劳工,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只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女劳工的地位尤其低下,被社会所瞧不起。因此,在女性人才开发的园地中,人们常易忽视这一方土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女劳工再也不是被人瞧不起的“打工妹”了。尤其是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女劳工已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这些年来,广东有近200万外地劳工,其中60%以上是女性(在以“三来一补”为主的乡镇企业中,很多厂的比例高达80%以上),大多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年轻的女性们,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创造自己,创造自己新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和信息社会信息社会这一概念,出现于80年代中期,现已成为常用语固定下来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汇是日本发明的和式英语。它的语源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60年代末未来学盛行时,作为知识社会论的一个内容被使用;另一个是进入80年代后,作为现实的社会目标被提出的。何谓信息社会?在许多场合下,它的语义模糊不清。狹义地说,罗杰斯(E.M.Rogers)的定义很确切,他说信息社会“是这个国家大多数劳动者从事信息生产,而且信息是最重要的要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广阔前景。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在劳工保护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东道国劳工政策法规的了解,忽视对劳工保护责任的重视,造成在社会责任相关问题的负面评价,甚至引发当地劳工冲突,使得劳工问题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文章通过对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政府和企业自身在海外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监管机制提出相关建议,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社会责任承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工对日民间索赔,自1989年“花冈惨案”幸存者致函日本鹿岛公司,到1995年6月28日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正式起诉,中国劳工为了和平,已经斗争了13年,这期间,很多劳工幸存者未能等到正义得到伸张之时就含恨去世,至今,劳工诉讼有结果的仅3件:所谓的“花冈和解”、刘连仁一审胜诉和三井矿山劳工在福冈地方法院一审胜诉。 2002年5月11日笔者利用现代传媒采访了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对日民间索偿的法律研究和实践”课题学者管建强副教授。管建强副教授是既了解日本,又精通国际法的学者,就在笔者采访的当日,《人民网》日本版刊发了管建强的《三井矿山劳工索赔案与花冈和解之比较》一文,该文充满了理性的思考,涉及的有关日本法律问题深入浅出,能让人对整个对日民间索赔有一个不左不右比较清醒的认识,让人既看到了和平的进步,又看到了和平的曲折和阻力。  相似文献   

7.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泡沫经济在日本达到鼎盛以后顷刻间崩溃 ,日本进入“后泡沫”时代 ,自此以后 ,日本经济始终在走下坡路 ,日呈不况 ,国家财政走到“失控”的边缘 ,国家濒临破产。究其原因 ,本文提出了日本的现行政治必须改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国际经济竞争关乎国家兴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亚的“四小龙”、东盟和中国,通过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相继实现了经济起飞。到90年代,日本在外贸、投资和金融等领域面临中韩等国的激烈竞争。随着中韩等国产业竞争力的凸显,日本在东亚精心构筑的“雁行模式”开始解体,在东亚和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急剧下降。在对外投资和国际金融领域,日本也面临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严峻挑战。因而,东亚经济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  相似文献   

9.
一、国际化的进展近年来,国际化的激烈程度令人瞠目。也许1985年后半年开始的日元升值是一个直接原因,它的进展速度是日本历史上也从未有过的,下面分三点谈一下国际化问题。第一点,企业方面的国际化,即日本企业向海外发展的正式化。日本企业向海外发展正式始于1972年,因此这年被称为“投资元年”。以后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被解除了武装。从1947年5月起实施的日本宪法明文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军队,永远放弃战争手段。在冷战时期,“和平宪法”是日本借以埋头发展经济的“盾牌”。当时日本实行的政策是“通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确保国防,全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国际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一律推给美国”的单纯路线。〔1〕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为日本提供的保护伞已不如从前那么至关重要。同时,日本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逐渐抬头,开始对“和平宪法”中限制军备的第9款不满,要求对其修改,“要…  相似文献   

11.
当代日本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认为,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特色主要是“注重对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注重对道德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山东,被人们称为我国的又一个“悄悄崛起的经济大省”,震动了国人,甚至有中国经济“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下世纪初看山东”的说法。山东崛起的因素可能是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存有共性因素最多的一个省份。因此,“山东模式”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作用。本文认为:“山东模式”留给中国经济发展的无价之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劳工史”在这里作为一个普通的研究领域来解释,它包括:第一,劳动条件和生产的组织;第二,工人在厂内外的社会生活;第三,思想意识、结构、以及工会和政治组织为改善或更本改变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所进行的斗争。只是在最近,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劳工社会史学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50年代,为数不多的中国移民从加利福尼亚北上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汇入当地的淘金热潮。19世纪80年代初期,大批中国劳工作为契约劳工,被运到加拿大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从此,中国移民加入了加拿大西部经济开发的劳动大军,为加拿大政治经济统一最重要的纽带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移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公正的待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加拿大各地频繁地发生歧视中国移民事件,一些省市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歧视和排斥中国移民的立法。 1923年3月2日,“加拿大移民与殖民部”代理部长查尔斯·斯图亚特向下议院提交了《中国人移民法》,并获通过。这一法案完全禁止中国移民进入加拿大,标志着加拿大社会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新保守主义萌芽于 2 0世纪 70年代 ,在 80年代正式登场。冷战结束后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新保守主义在日本再次兴起 ,并迅速崛起为日本政坛的主流思潮。新保守主义主张“普通国家论”和“国际贡献论” ,在历史观、修改宪法等方面持强硬态度 ,并加快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对日本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增加了日本政治发展的不可预料性。  相似文献   

16.
自70年代以来,随着海湾石油生产国石油收入的急剧增长,海湾国家的工业、农业、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重要经济部门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经济诸部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海湾国家却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劳动力问题:近十多年来,几百万外籍劳工蜂拥劳动力匮乏的海湾诸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大量的外籍劳工是海湾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借用力量,是南南合作在劳务领域的一种具体实施。然而,大量外籍劳工的存在同时也给海湾国家及其社会带来无法避免的影响,并成为海湾地区劳务合作的一种不利因素。今天,海湾地区的劳工与劳务合作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 70年代以来,海湾地区劳工与劳务合作为什么能够发展如此之快,它有哪些特点,今后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四十多年来,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很低起点开始,逐步推进并形成了多层次的你追我赶的局面,日本首先从战争的废墟中复苏,此后迅速增长,至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60年代以后,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迅速崛起,至今仍为世界经济中的高增长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东盟各国在80年代中亦不甘其后,特别是泰国和马来西亚增长速度与“四小龙”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中东地区的石油与国际劳务市场对石油输出国和劳务输出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中东国家在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以及教育体制方面的巨大转型。通过对二战以来中东地区国际劳工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工在来源上分为国际流动和内部流动两种,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影响中东国际劳务输出和输入的因素主要有中东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速的城市化、中东社会的局势和中东国家的移民政策等。石油与国际劳工对中东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石油经济的兴起,大资产阶级、城市中产阶级、产业工人等新兴阶层得以迅速成长,促成了多元社会结构的形成。总之,石油和国际劳工在现代中东社会结构的变迁中是一个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确立了武家制度,明治以后的家制度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家长权利至高无上和长子继承家业.直到1947年以前,“长子”一直是农村社会中“家”的法定继承人,长子继承虽不分男女,但传统上还是以长男继承为主.本人在日本宫城县仙台秋保町的田野调查发现村落中的“家”仍然多由“长子”继承,但是女性长子-长女继承格外引人注目.长女继承是长子继承在现代语境下的体现.本文重点探讨了长女继承在农村城市化,社会生活国际化背景下为维系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力图为人们了解日本农村变迁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中美彩电反倾销案”凸显中国在WTO框架内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性,但美国劳工组织的诉讼参与及其对劳工权益保护的态度,更值得思考和重视。为保护进口国的贸易利益,以劳工权益保护为由,从“产品倾销”衍生出“劳动力倾销”的论调,不符合DSU依照国际公法的习惯规则澄清WTO协议现有条款的规定;而在国际贸易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劳工权益是一个十分迫切而现实的法律问题。为维护中国对外贸易利益,保障中国社会生态链的健康循环,中国应采取适当措施,关注和保护本国劳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