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问题一直处于西方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以及伦理哲学研究的显要地位。赫勒认为,以往的正义观主张的是静态的正义,造成了正义的伦理维度和社会政治维度的分裂。在赫勒看来,正义的最终目的是要超越正义,回归多元的善良生活。  相似文献   

2.
高云鹏 《社科纵横》2014,(3):114-118
在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中,一方面他用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概念代替其前期哲学中所强调的逻辑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他通过对科学与宗教的考查,也表明了对其前期哲学中所推崇的科学主义的反思。这两个方面都是其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表现,也都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尝试对上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评析和回顾。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思 ,但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旧哲学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使哲学走入了寻求终极“本体”并用外在力量说明世界的误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就在于 :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 ,使哲学由天国返回到人的生活世界 ,变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理论 ,从而使哲学成为革命的和批判的意识 ,服务于人类解放的事业。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体现的是工业文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 ,它要求我们确立主体的价值坐标 ,从人的发展和解放的角度去认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黄映芳 《浙江学刊》2006,(1):204-206
在新形势下,对道德教育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分析,准确定位,找准方向,进行德育创新,提高道德教育实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教育只有定位于“发展”、定位于“主体”、定位于“实践”,才能取得实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蒋洁霞 《探求》2002,(3):71-74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全社会道德建设的进行以及以德治国的可能和持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在新形势下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并试图探索在当前形势下,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发展哲学、交往理论、新儒学、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人学、经济哲学、公共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具体哲学研究领域的兴起,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理性正在重新为自己定位世俗化和向生活世界回归。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应用哲学所代表的对生活世界的外在审视或外在规范的方式,一是文化哲学所代表的对生活世界的内在启蒙或内在教化的方式。相比之下,后者更为深刻。中国文化哲学的建构途径是促使对人的形而上的思考同实证的文化批判的统一、人本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实现消费领域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受到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消费领域中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现状。它反映了我国消费主体在消费道德上的缺失和不足,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公民消费道德教育仍存在很大的缺位。在和谐视域下,不和谐的消费现状进一步凸显出消费道德教育的价值,消费道德教育不仅能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圈打造良好的认知基础,为维系和谐的人际、代际消费关系提供合理的道德规范,还能为人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营造适度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合理建构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儿童道德教育的逻辑和实践起点,儿童的道德教育决不仅是一个知识教育问题,甚至也不只是一个能力培养问题,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培植有德性意义的生活世界,因为生活的过程就是德性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验情感、理解语言、感悟童话、学会游戏就成为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生活路径.体验情感首先要丰富儿童的情感,其次要引导儿童体验情感,最后要鼓励儿童正确多形式地表达情感.理解语言就要正确把握儿童语言的特点,加强与儿童的对话和交流.感悟童话就要用童话来引导儿童健康成长,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品质的适合现代儿童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童话,切实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入手,不断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学会游戏就是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游戏的本质.尊重儿童的游戏习性.积极加强游戏伦理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8,(12):132-136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回归生活世界是针对当前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视其育人的本体性价值而提出的,旨在通过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的思想理论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体现了全面性的特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与实践旨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主体性、层次性等原则,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体验教育、在坚持普遍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统一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促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主体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世界与审美对象意义世界的本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既不是与人无涉的客观世界,也不是与客观世界相脱离的主观世界,而是主客相亲相融的意义世界;生活世界具有非课题性、奠基性、主观性和直观性的特征;生活世界是人的原初经验世界,它构成了审美对象意义世界的本源;审美对象的意义世界是对生活世界这一原初世界的具象呈现,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一种感性体验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王智 《生存》2020,(5):0128-0129
随着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道德教育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格,发挥德育的重要引导功能有利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本次研究针对高中文言文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凌鹏  孟奇 《社会》2023,43(1):173-202
《茧》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后完成的一部英文小说,具有丰富的纪实与理论意涵。对《茧》的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与家庭结构的分析,较少探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情感与心态变化的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生活世界”的概念与视角,对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与心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费孝通通过塑造宝珠的形象,展现了他理想的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过程,即,现代个体在家(即“茧”)与工厂的意义重叠与张力中得以真正成长,随之确立的是基于现代个体而成立的新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家既是个体的养育之所,也是个体的动力之源与安居之所。王婉秋的形象则展示缺少真实的家的个体可能呈现的纠结状态。这两个形象的对照,真正揭示了费孝通所理解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复杂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马俊峰 《阅江学刊》2014,(5):101-106
生活世界开启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同样它以自身的整体性纠正着人类前行道路的偏差,它使得人们在社会之中建构的各种权利获得了合法性和合理性支撑,同样,它促使人们认识到,对共同体的忠诚是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人类必须对生活世界或者栖息之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对自己生活的共同体应该负有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促使人们产生一种生态公民身份,以便人们更好地处理人对自然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生活世界观与"生活世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亮 《社科纵横》2007,22(3):28-30
哲学进入现代,实现了从实体性思维向功能性思维脉象的转变,整体进入了"生活世界"理论域境.这是对以往僵化思维的突破,更是在欧洲社会发展危机中,对人性的回返以及技术与理性等现代性大背景的反思.马克思站在实践的基点上,以改变世界为生活世界观的目的,阐明了一条与西方"生活世界"理论异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创新》2018,(4):75-83
在现代性因素,尤其是资本现代性与大学生逐步成形的个体性交互的作用下,高校作为承载教书育人重任与青年步入社会的过渡场所,其道德教育功效呈现减弱态势,甚至成为一个道德迷失的地方.为此,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建设,提升大学生现代国民品质与素养,要在把握资本现代性双重作用下,通过建构顺应"德才兼备"发展要求的教育实践路径,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四种困境,回归以"育人为本"为核心的本体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殷旭辉  王华 《社科纵横》2014,(1):99-102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晚年给予现象学的第一主题。生活世界的突出特征是"前给予性",它在历史上、普遍性上和创造次序上都优先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的理论思考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是经验世界又是先验世界。  相似文献   

17.
鲍晓霞 《社会工作》2010,(13):40-42
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小北,男,某高校数学系大三学生。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对自己的要求颇为严格,事必躬亲,力求做到最好,有完美主义人格倾向。性格内向,不喜与他人交流,易封闭自己。课余生活简单,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曾患过神经衰弱,有失眠、易紧张、敏感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批判和拒斥"抽象"的人,它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拨开观念和意识的层层迷雾,揭示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受"抽象"统治的世界。马克思怀着对资本逻辑主宰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深刻洞悉到人类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不是一个自然的生活现象,而是一个现实的辩证的能动的生活过程,人在改变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整个世界,包括改变着人自身。马克思的这种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薛亚利 《社会》2012,32(4):214-231
……生活世界始终是先于科学而存在着的……——胡塞尔(2005:265)被知觉的世界上所有理性、所有价值及所有存在总是预先设定的前提。这样的构想并非是对理性与绝对的破坏,而是使它们降至地面的尝试。(梅洛—庞蒂,2002:5)对现代科学理性的批判议题永无休止,批判的深刻性往往体现在特殊经验的实践反思中。与纯粹理论演绎方式的批判不同,一些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人类学和医学等则通过对丰富经验的反思来提出批评。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批评大多聚焦于自然科  相似文献   

20.
张中 《阅江学刊》2012,4(2):113-118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着自己的逻辑。文学就是我们自我表现和自我书写的关键路径;而在其间,文学也同我们一道走向新的空间、自由的场域。因而,生活世界能够塑造健康积极的文学精神,也能够不断生成新的视野、脉络和思想,它最终与我们、与文学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的交织、反馈,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各自而多样化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