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气感是一种感觉体验,是以感觉显示受激元气的转化方式、运行通路及其产生的特异生物效应,也是得到气即能量流入的心理与躯体行为反应的模式。气功外气使受试者得气感,表明外气激活放大了元气的特异生物效应。同时依据得气感有混元气感和循经感传两种类型,提示存在元气受激转化的两种转换方式,即通经式转换与通三焦式转换。前者为特异式转化,经肾转化为经气,走经脉,后者是泛化式转化,经丹田转化为混元气,走三焦。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4,(6)
正大病久病,体弱多病,无所不足是祸根!元气是健康与寿命的源头活水,元气盛,则健康长寿;元气衰,则生命垂危。元气贯穿了人的一生;幼年培元、青年倡元、中年护元、老年补元、病后复元。在中医药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能补元气的只有紫河车。紫河车,胎盘中药名,入心、肺、肾三经,因"大补真元"而备受历代名医著推崇。  相似文献   

3.
汉代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宇宙观,它们在回答哲学的最高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也就是说,“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的时候,可以明显地看出,分为两大阵营。凡是认为物质性的天地或元气是宇宙的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凡是认为物质性的天地或元气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它们产生之前还有一个非物质性的本原的,就组成了唯心主义阵营。  相似文献   

4.
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进到汉代天文学、医学、音乐学之中,“元气”论被王允引入文学理论也就构成了他的禀气论,曹丕将“元气”论和禀气论融入文学批评,构建了他的“文气”说。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4,(1)
正大病、久病、多病、体弱之人……寒冬对大病、久病、多病、体弱的人是一道坎,特别是老年人,更应该警惕!中医认为,身体虚弱、易病多病、久病不愈——这些都是"元气亏耗"的表症。严冬时节,外邪风寒、尘霾侵袭人体,必须大补元气……人到中年后,元气必不够中医认为:"元气衰,百病生!"中年以后,人体元气由盛而衰,如不注意调补元气,各种老年病、慢性病、甚至恶性疾病就会提前到来。元气充足是保证人体少生病、不生病的基础,更是延缓衰老、增强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4,(2)
正大病、久病、多病、体弱之人……寒冬对大病、久病、多病、体弱的人是一道坎,特别是老年人,更应该警惕!中医认为,身体虚弱、易病多病、久病不愈——这些都是"元气亏耗"的表症。严冬时节,外邪风寒、尘霾侵袭人体,必须大补元气……人到中年后,元气必不够中医认为:"元气衰,百病生!"中年以后,人体元气由盛而衰,如不注意调补元气,各种老年病、慢性病、甚至恶性疾病就会提前到  相似文献   

7.
战国晚期,《道德经》的生成论被《鹖冠子》《吕氏春秋》所继承,两者又把“道”具化为元气,完成了老、易的对接。《淮南子》则试图在“元气”之上建构一个“绝对的无”,形成“宇宙生元气”的“无生有”的架构。这种生成次序在汉代学者那里延续了几百年,直到郑玄注《乾凿度》才发现从“绝对的无”生成“浑沌之有”的困难——太极元气不能由“不见气”的“太易”生成。为解决这一难题,郑玄另辟蹊径:用庄子的“自本自根”的本体观念来阐释,于是太极元气的生成变成了“自本自根”“忽然而自生”。这样,郑玄的宇宙论就有了两阶次的生成模式:(1)万物有生成次序;(2)元气本身没有生成次序。顺着元气的生成模式进一步发挥,把它运用到万物上,就自动形成一以贯之的独化论体系。郑玄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王弼完成了最后跳跃。由元气的忽然而自生,转变为万物的独化,只是一个推衍的自然过程,由一点发挥到整个面而已。元气之上没有造物主,推之,每个物之上也不会有造物主。物物之间没有了生成关联,也就没有了其他的关联,每个物都是“独”而“化”,因为物内在的“玄无”成了物自足的根本与源泉,万物就变成各自孤独而自足的存在。“忽然而自生”就自动转变成“独化”。王弼删汰太极元气说,消除万物生成之母,继承了郑玄第二套思路,把“忽然而自生”又推衍到万物上,取消了每一物之上的生成之母,汉学开始向玄学过渡了。  相似文献   

8.
王廷相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基本哲学范畴之中。王廷相哲学,以元气为最高范畴。元气之阴阳交感而产生作为动力的“气机”,以及作为信息的“气种”“元神”“道理”。这些基本范畴是构筑王廷相哲学体系的骨架。一、元气气化王廷相把天地万物的本原及其统一性、多样性的根据都归之于元气实体。他说:“气者,造化之本”(《慎言·道体》),“元气者,天地万物之宗统”(《慎言·五行》);“万有不齐,……统而言之,皆气之化,大德敦厚,本始一源也;分而言之,气有百昌,  相似文献   

9.
外来的佛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关于宇宙构成的四大说 ,曾影响过元气说、阴阳说、五行说等中医基本理论。四大说的构成论思想 ,对传统医学的元气—阴阳—五行的生成论思想不断渗透影响 ,在明末清初医学家喻嘉言理论中得到综合 ,产生四大归阴、有形俱坏的阴邪论 ,为传统医学思想史留下了文化交流的精彩一页。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唯物主义自然观,上承荀况、王充,下启张载、王夫之,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试图就柳宗元的自然观在中哲史上的地位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柳宗元的“太虚元气说”是联系王充元气本源论与张载元气本体论的中介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国内发表的几十篇有关柳宗元的论著,没有一篇专门论述柳宗元的辩证法思想。这已影响到人们对柳宗元哲学思想的正确评价。看来,柳学研究亟待深入,而对柳宗元辩证法思想的探讨,则是关键。柳宗元继承荀子和王充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但是,他的元气学说并不仅仅停留在荀子、王充的水平上。柳宗元成功地把唯物主义元气论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起来,把王充的元气自然沦提高到了元气本体论阶段。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论的“文气”说,源远流长,资料浩繁。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文气”说,先须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元气”论有个基本的了解。亳无疑义,“文气”说是哲学“元气”论的一个子系统,它积淀着“元气”论的系统质。撇开“元气”论谈“文气”,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柳宗元、刘禹锡的天论与他俩的前辈荀子、王充以及后世的张载、王夫之等人的自然观的简要比较,既肯定了柳、刘继承了前人的元气论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理论基础,又着重分析了他俩在三个方面所作出的创新和发展,即开始了向元气本体论的过渡,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以及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理论,从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本文还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论与西方古代哲学中的原子论在解释万物本原问题上的差异,肯定了柳、刘的天论在世界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元气尽失 三三在凌晨两点的医院走廊里来回翻着手机通讯录,已经是第五遍了,还是没有哪怕不那么心安理得却可以打电话过去的人。毕竟是第一次上手术台,要开膛破肚,只要一想到在术后麻醉未消散之前像死尸一样毫无知觉地被遗弃在病房里,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她就会对人生产生无限的悲凉,  相似文献   

15.
宇宙天道层面的“元气”看似玄远,但在黄宗羲这里却有着切近的现实语境和思想理论内涵,具有易代之际的时代文化特征。黄宗羲在诗学中论述的“元气”,意在强调主体性情。黄宗羲诗学中的“元气”以主体的政治立场、道德意识、学术理念为归旨,其中具有阳刚之气的风雷之文与黄宗羲的处世策略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与以往的天道观相比,王符《潜夫论》中的天道观肯定宇宙万物是由“元气”生成,否定了宇宙有始的论调;认为“元气”的衍生没有任何外在的作用,与官方正统神学目的论划清了界限;强调元气本源论有个发展、演化的表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 柳宗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和他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密切结合的。他继承和发展了王充气一元论唯物主义思想,以“元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明确地回答了屈原在《天问》中对宇宙本始问题的质难。他说:“庞昧革化,唯元气存,而何为焉?《(天对》)在这里,他肯定了在蒙昧状态中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只是元气。  相似文献   

18.
《正蒙》和《元气论》试论北宋儒道两家气论的特点常大群张载的《正蒙》和张君房的《元气论》,是北宋两部著名的气论著作。哲学界对《正蒙》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元气论》,但后者的理论贡献并不低于前者,它们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分析,可以明确地看到,宋初...  相似文献   

19.
黄存垣 《老友》2012,(2):60-60
气虚体质是人体九种体质之一。在我们身体内有多种“气”,如元气、宗气、卫气、营气及脏腑之气等。“气”是生命的能量和动力,也可说是生命之根本。本文就气虚体质有关问题及这种体质应怎样摄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从而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哲学智慧、认识水平与成就,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阶段性所决定的。本文对目前学术界把元气论作为先秦自然观的形态,或者把“气”与“元气”等同的这种含糊甚至错误的说法进行了辨析,指出先秦时期的自然观形态只能是气论而不可能是元气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