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济南青年的文化生活状况成为青少年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得出对济南青年文化生活状况的基本评价.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近代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大事,也是青年大学生走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青年大学生在五四运动中遵循着一定的文化逻辑,其中,文化危机是青年大学生主体的文化境遇,文化转型是青年大学生觉醒的文化机遇,文化整合是青年大学生行为的文化动力。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把握住文化发展的时代机遇,诠释与时代同向的五四精神,宣传与时代同行的五四精神,践行与时代同心的五四精神,在对五四精神真的探索、善的坚守和美的创造中肩负起文化复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当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分不开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思想的结晶。从一个时代和一个地区的文化可以反映出当代的发展背景、思想观念、做事方法和原则。湖湘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特定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性。湖湘文化中包含着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比如爱国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精神、创新精神、吃苦耐劳、敢做敢当、脚踏实地精神等。湖湘文化的优良品格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有极大的影响,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生活和思想也产生极大影响。在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并没有很成熟,对于治国理念也并不是很了解,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虚幻的事物发展理论在湖湘文化中属于唯心论,探讨宇宙的规律和理论应该从实际出发,仔细摸索其方向,了解事物的定律,这样才具有合理性。本文首先对湖湘文化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理论资源和青年价值观养成的精神渊薮。在实践层面,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关系却存在诸如单向度强势传播效果不彰、从受众角度思考不足、全球意识不深、双向合力不强等症侯,无法有力回应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断裂和紊乱问题。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应采取融合发展的立场,通过传统文化的日常生活化、传统文化传播的网络化、引导和塑造青年消费文化等路径,提升对青年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塑造力,进而实现对青年价值观的重塑,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我们一代一代人奋力拼搏得来的。本论文对狼牙山红色革命基地为背景,就当代青年红色精神文化传承进行调研,意在鼓励青年一代秉承先辈们的精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除了上课,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课后参加实践活动,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光是在寝室度过的,因此寝室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敏感而又重要的地带,是青年思想教育不可缺失的环节。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从寝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维度探究良好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把优良寝室文化的构建作为塑造青年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帮助青年树立科学崇高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7.
青年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很大的影响。青年文化中的消费文化、网络文化、浅阅读文化潜伏着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青年文化建设,形成建设青年文化的合力,遵循青年文化建设中的客观规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8.
青年“博客文化”是指当代青年广泛利用“博客”为手段记录生活、发掘自我、展示自我、不断实践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本文从兴起、特征、影响对青年“博客文化”进行解析,提出了重塑青年“博客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符号是地域、民族或国家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文化符号对象化的结构性机制可以反观人类整体结构、总体精神的发展,也可以使人反观自我个性的状态和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传承传统文化符号是青年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维度。当前消费主义文化下的符号消费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异化表达,后现代虚无主义文化下对文化符号的碎片化解读,全球化下文化冲突对本土文化符号的挑战等情况不同程度地造成文化符号记忆断裂,影响高校青年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为此,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传统文化符号的现当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增进高校青年文化身份认同感;运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培养青年群体传承文化符号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要在21世纪建设成为农业强国,农业教育是基础,农业科技人才是关键。因此,我们要从一亿五千万的农村青年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以充实我国农业生产第一线。文化环境从精神层面作用于人才素质,其影响力更为直接和持久,对此,优化农村青年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阐述了如何优化农村青年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促进农村青年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超级女声:青年文化新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级女声这一成功的娱乐节目,不仅在这个夏天狠狠抓住众人的眼球,而且当前仍继续演绎着“后超女时代”的传奇。她在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生活中持续掀起阵阵文化浪潮,成为折射当前青年文化最为典型的模板。本文将以“超级女声”这一典型现象为模板,对当前青年文化呈现出来的新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青年文化高层次的提升和对青年的引导进行反思,以使青年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消费是一种对精神文化产品以及精神文化服务的使用与占有,通过交易最终双方获得所想要拥有的物品和服务。易班作为高校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互动网络社区,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及文化氛围营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采用SWOT分析法客观分析易班文化建设工作,为大学生文化消费提供正向引导,并产生良好、稳定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浙江地域文化的渊源和文化传承表现为:经世致用、崇尚事功的文化观念: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精神;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的文化性格。浙江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这一文化的积淀、培育、浸润和重建。  相似文献   

14.
转义是词语由固有的意义而转换借代出来的另外的意义.词汇转义属于语言文化研究的范畴.词汇的转义是通过一定的上下文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来表现的.词汇转义能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实景,文化特征和文化氛围.昆虫自古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生活占有重要的地位,构成了昆虫的精神文化.因此,研究昆虫名词的转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青年知识分子是青年群体中掌握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优秀分子,也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有生力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它代表着科技的未来,将在祖国四化建设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好青年知识分子工作,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在市城调队等部门的协助下,利用调查问卷和组织座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于今年八、九月份在全市范围内抽样调查了2500余名青年知识分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政治上要求进步,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事业进取心和时代责任感较强,对现任工作表示满意,工作能量发挥较好。但少数青年知识分子中的政治冷漠心理有蔓延扩大的势头,政治信仰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在26—30岁这个年龄段的知识分子中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大多数青年知  相似文献   

16.
流行文化对青年农民工城市化历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某高校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群体的经验研究,探讨流行文化对青年农民工城市化历程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近年来中国农村流行文化新的发展特点以及青年农民工务工性质的变化,城市流行文化对青年农民工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流行文化作为城市生活的表征,可以部分地弥合和消解城乡间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巨大落差,而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时间、经济收入的限制,流行文化又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青年农民工的城市化历程.而就本文的经验研究而言,目前以城市人口为主要受众的高速发展的流行文化使得后者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丰富我国文艺创作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精神文化生活概念入手,概括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三个特点,指出我国文艺创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文艺创作的四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青年引领文化,文化成就青年,青年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年员工是企业员工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的认同感、积极度、参与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担负起带领青年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青年短信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表征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了"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青年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地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屌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集体喷射的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