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做空机制与风险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开展和股指期货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引入做空机制.做空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避险工具,在促进金融创新、避免单边市、优化股票市场结构,促使股市长期、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投资者在运用做空机制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空机制使用者应恰当使用做空机制,正确识别和科学管理做空机制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是配置资本要素的主要机制.为了消除市场机制失灵可能造成的资本配置效率下降,确保证券市场高效、平稳、有序地运行,实施证券监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选择.长期以来,证券界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监管证券市场已经达成了很多共识,如加大查处力度,对已揭"黑幕"要予以重罚乃至勒令退市;建立投资者补偿机制以加大违规者预期成本等等.然而,这些以"重罚"为主要特征的措施真的能够达到证券监管的目标吗?对此,笔者利用证券监管博弈模型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特许经营制度是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主要实现形式,政府监管是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治化的重要内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的基础是实现监管权的统一与独立。应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完善特许权授予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模型及周期性审查和调整是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价格监管的核心。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质量监管的主要内容是督促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可量化的标准及建立质量检验体系。政府监管应推动公用事业的网络化普及、排除歧视性及完善补偿机制,以确保特许经营项目履行普遍服务。此外,必须加强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的监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进行国际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完善各国经济法律制度,已成为时代的趋势。各国不仅采取签订双边协定的方式进行直接合作,在共同认识较多的基础上还签订了一些多边协定,成立了国际性的监管组织。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是现今区域合作多边监管的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对其制度和安排的分析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银行、证券、保险三行业因其业务特性不同,从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表现的特征也不同。各行业的风险管理既表现出针对主要风险、服从业务特征的共性,也表现出在具体管理技术、方法上的差异性。因此,三行业的监管导向及监管实践都存在着差异和侧重:银行业突出系统性、监管协调和对资产的监管;证券业强调监管对象的多层次性、监管的透明性和对业务的监管;保险业以承保风险为核心,突出母国鉴定和对负债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证券经营机构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 ,促使证券市场各行为主体合法运作 ,必须构建一个由社会、国家职能部门、行业公会、各类证券机构组成的一体化的证券机构监管体系 ,确保对证券经营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实现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9年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调整了原来相关证券服务机构事前准入审批的监管体制,加强证券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创新监管方式."十四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此后,刑法修正案(十一)也大幅提高证券服务机构犯罪的刑罚力度.于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压实证券服务机构责任,保障其功能发挥,促使其勤勉尽责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虽是常态化的,但是不同的监管措施采取的标准却不尽相同,具体则要根据证券服务机构的义务履行情况,即"勤勉尽责"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把握,证券服务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的第三方执行机构,是交易双方的中介,其所承担的责任与交易双方各自所承担的义务具有一定重叠性,并且在各证券服务机构间亦有重叠,那么证券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侵入的程度需要严格考量,需要在公司内部监督失效的前提下发挥其监督职责.同时从证券服务机构最大效用发挥的角度考虑,职责分担的目标应当是震慑与引导作用兼顾,以此为前提设定不同的监管要求.这就决定证券服务机构的职责性质,从执业角度分析,具有明显的服务性,但是从其策略选择角度来讲,则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实践中证券服务机构的义务内容主要是勤勉尽责,进行类型化分析,则包括忠实义务、注意义务及谨慎义务.  相似文献   

8.
WTO体系促使中国证券业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 ,也必然引起证券法律监管的变革。从WTO对有关证券业的条款入手 ,对中国证券法律监管的现状分析 ,并通过吸收和借鉴自 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证券法律监管的新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面对WTO我国证券法律监管的变革应依据的原则及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世界网上证券经纪公司的发展、监管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世界网上证券经纪公司的发展,然后介绍世界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和网上证券交易的监管,最后就此谈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被誉为西方文明起源地的希腊,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为此,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保护文物并防止其非法流转的有效监管机制。其中的文物申报制度、文物交易限制制度及文物出口管制制度共同作用,构成较为完善的文物非法流转法律监管机制。这对我国建立和完善文物非法流转的法制监管机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应宁 《理论界》2013,(2):15-18
完善我国私募基金的监管体系是大势所趋。我们应确立证监会的行政监管主体地位,并指导行业协会具体执行对私募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在监管内容上,主要是针对基金的市场准入机制、募集方式、发起人和管理人的资格认定、托管人监管制度以及投资者的资质条件和数量限制等方面制定法规并实地执行。在监管模式上,我们应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以信息披露为主要监管方式,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以保障私募基金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随着2002年证券交易佣金首次放开,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客户对证券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各证券公司,为了经纪业务的发展,主动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变"坐商"为"行商"。一些创新类的证券公司,在参考国外的先进经纪人制度的前提下,纷纷试水中国证券经纪人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券商采用证券经纪人制度,如何杜绝代客理财、代客操盘等风险,是发展经纪人队伍必须首先跨过的一道关。虽然《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已经明确了券商  相似文献   

14.
刘颖岩 《理论界》2005,(10):189-190
发达国家的会计监管机制对维护市场经济次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企业管理、维护投资者利益等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但各国的会计监管机制也存在一些差别。本文从会计监管机构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会计监管人员的地位、会计监管的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应该包括场内和场外市场,我国现行证券法以规范证券场内交易市场为主,对容量巨大的场外市场的立法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不符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精神,且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证券场外市场立法的理论探索,使我国证券场外市场不至于长期游离于我国证券法制之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管机构置于中央银行之外的混业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一种国际趋势。WTO下的金融自由化不会削弱金融监管,WTO下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将由分业监管逐步向混业监管演进,着力于提高效率的内控式监管和自律式监管方式也将加强,并逐步实现从直接监管方式向间接监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梁家全 《晋阳学刊》2014,(5):127-134
银行的跨境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将各国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但是,一直以来银行的审慎监管主要是基于国别的本地化监管。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监管制度、监管架构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能带来监管冲突、"逐底式"监管竞争以及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播等问题,而这一切将危及金融的稳定及发展。为此,欧盟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建立国际银行监管协调法律机制,这一机制经历了成员国之间监管标准的最低限度协调、泛欧监管框架下的综合协调和单一监管机制下的全面协调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演进。虽然欧盟银行监管协调法律机制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有着坚实的基础,预期发展前景值得乐观。  相似文献   

18.
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银行包括合资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及外国银行的分行等 ,各国都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其加以管制。在宏观监管方面 ,主要涉及国家对外资银行采取的政策原则和市场准入的法律管制问题 ;微观监管主要涉及外资银行的活动范围和风险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与大量论述美国银行业改革和监管情况的文献不同,本文从国际银行监管的实践着手,从监管作用的争论,混业经营,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利用国际上现有的动态的实证研究资料和理论进行分析,对世界上主要国家银行业规管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刘长青 《江汉论坛》2006,8(7):46-49
参照新巴塞尔协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然而对市场约束机制过程的分析表明,由于银行公司治理以及相关市场的内在缺陷,中国银行业缺乏让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渠道,单单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并不能有效地遏制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当局如果期望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必须切实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并赋予其它市场参与者足够的激励和力量,否则无论信息披露机制多么的完备,银行监管中市场约束机制也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