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界定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内涵的基础上,借鉴SWOT分析方法,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 ,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外商业银行的巨大冲击 ,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认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利用率低是主要问题 ,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在于中国商业银行产权体制约束形成不良资产、坏账准备金少 ,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 ,最后提出了从产权体制上、贷款业务的拓展上和对客户的管理上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而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必然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就是说伴随着一些经济波动.探讨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及现状,我国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风险评估、监管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在分析基础上,就在新的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自我完善等问题,提出重视监管立法,构建多向监管体系,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发挥银监会的监管主导作用,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同业自律,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管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焦点.笔者结合国内当前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和国外的先进经验,从预防不良资产产生、不良资产传统的处置手段和创新的处置方法几方面入手,对不良资产的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业银行CRM实施结构体系经验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战略。CRM结构体系的设计是中国商业银行CRM管理实践发展的基础性平台。经验性的解析揭示了中国商业银行CRM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中国商业银行CRM建设已进入提高阶段,并为中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CRM战略绩效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增强金融资产流动性和规模化处置资产的有效工具。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处置不良资产的可行性,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立足点,合理设计债权资产和股权资产证券化方案,能有效发挥资产证券化处置我国巨额不良资产的作用,有益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事业的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8.
“链式”传导方法是一种比较静态经济分析工具。运用这一方法,以银行不良资产为导因,分析其对我国近期宏现经济和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可称为“银行业不良资产对经济的传导链作用”,银行业庞大的不良资产是近几年金融机构信贷萎缩、非国有经济投资减缓、通货紧缩等现象的主要起因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宏观货币政策传导失灵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角度出发,立足于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实状况,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原理,采用混合战略模型,分析了内部欺诈与内外勾结两种中国商业银行爆发最为频繁的操作风险类型,得出了博弈主体之间最大化效用时的均衡状态解,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双方博弈过程中各种现实因素对均衡状态解的影响,得出作案人员的作案成本、职位高低以及对其的处罚力度;稽核人员的检查成本、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其的奖赏程度;案件被查出时间距案发时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都会对博弈的均衡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与经济的发展互为促进,一定的商业银行机构规模是金融发挥作用的前提。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急剧扩大,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聚了相当的规模风险。研究中国的商业银行规模是否饱和,有无系统性风险和对风险控制能力的客观评估,是中国商业银行规模发展的战略研究。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规模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保持中国商业银行适度规模是保持中国金融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给银行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它不仅降低银行的利润,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银行的生存。因此,如何处置好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对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这一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信号博弈的角度解释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行为,分析了转轨时期我为商业银行大量不良债权形成的微观机理;指出转轨时期的一些特殊因素使得信贷抵钾、担保等都难以成为企业对银行发出的有信息价值的信号,制度上的规定也使得信贷利率失去信号的作用。企业的信贷参与约束条件很容易得到满足,从而信贷博弈难以达成银行所期望的分离均衡。转轨时期银行的信贷参与约束条件也较容易达成,而后期较大的清算交易费用使得大量的不良债权滞留下来。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体制性成因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行不良资产是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重大隐患,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大和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大量积聚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长期的、大幅度的高于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体制性成因,从制度安排上防范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不良贷款证券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和金融界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资产证券化为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我国金融风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本文提出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多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多模式化解存量不良资产、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和强化金融监管等多种防范与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业银行追求收入多元化所引发的经营风险性问题已得到广泛重视。考虑银行规模与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安全性的交叉影响问题,建立交叉影响实证模型,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进程中的银行规模、收入结构、资本充足性等因素对银行安全性的影响。发现银行规模对银行非利息业务开展中经营风险的抑制效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应注重资产规模的稳定而非收入多元化程度,中小银行则应重视提高资产规模与收入多元化交叉影响对银行风险的控制效用。  相似文献   

17.
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全面开放背景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以部分商业银行为例,以盈利能力、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能力为指标对中资、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分析,找到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差距,并从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产质量和进行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6-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从中国商业银行特征出发考察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特征在银行贷款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模大、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影响较弱,资产流动性高、盈利能力高的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影响较强;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冲击时,规模、资本、流动性与盈利能力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在体制上,由于政府、企业和银行关系扭曲,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致使信贷风险不断堆积,潜伏的危机因素不容忽视。特别是不断增长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要解决的突出的问题。防范和化解这种信贷风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构筑风险防范屏障;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讲求信贷经营策略,有效处理信贷风险;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依法防范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20.
高杠杆是金融风险衍生的根源,维护金融安全已经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近年来基于调节资产流动性而进行的资产转让和贷款类信托理财业务的规模正逐渐扩大,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大小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出售资产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冲击承受能力,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另一方面,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激励商业银行风险资产增持行为,导致新的流动性风险聚集。将金融去杠杆引入分析框架,基于存款保险制度视角构建了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考察带有金融去杠杆强度的商业银行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对贷款出售折价率的偏导数,研究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