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象英语这样具有曲折变化的语言中,时和态或者时间关系是由动词形式的变化体现的。但在汉语中,动词没有时和态的变化,各种时间关系或由语境推断,或由类似于“了”,“着”等助词与动词相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了”在汉语句式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揭示了它在汉语句法中实现语法关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有这样几种特殊的句式,它们由“所”字加动词或“有”字加动词等构成,其共同特点是,此句式中虽然有动词,但所组成的短语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却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质的词,即都有名物化的特点。本文拟就这类句式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汉语“差一点 (没)DJ”句式的再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差一点+DJ(动词结构)”句式是由朱德熙先生提出并在汉语界讨论得较多的一个语法现象。笔者采用扩展方式和语音对比方式分析句式中“差一点”的语法功能,得出该句式中的不平行性与“差一点”的不同语法功能有关。进而结合英汉“怀疑”词义与用法的对比,以及汉语“怀疑”词义的多义性与搭配的两重性认识,类推汉语“差一点”也具有类似性质,并认为这与句式的不平行性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存在许多共性。对比这两种句式,人们会发现动词是构成这两种句式的核心。英语SVOC句式动词类别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尽管不能一一对应,但都是在使役化构词和语法隐喻两种主要的语法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上古汉语中这类“有+VP”句式和闽方言“有+VP”句式在动词的陈述性、结构类型、“有”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都具有类似的特征,应是闽方言“有+VP”句式的起源。除语法学上的论据外.闽方言“有+VP”句式的起源还可以寻找到社会历史学角度的依据。西晋末年汉人大规模迁徙入闽,为闽方言输入了相当数量的上古汉语的语言成分。而闽地相对闭塞的地理、社会环境使得这些上古语言成分得以保存至今。方言学相关分支学科的研究也可作为辅证。  相似文献   

6.
台湾地区使用的普通话与现代汉语①不完全相同,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有 动词”的特殊用法。现代汉语中“有”的宾语一般应为名词,只有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做“有”的宾语,而且有诸多限制。可在台湾普通话中,却几乎所有的动词结构都可以用在“有”后面。此时的“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是“完成体”的标记。我们将这种句式的结构和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尝试分析这种句式产生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动宾结构——“动词 +复杂宾语”。在这种动宾结构中 ,动词所带的宾语必须是一个名词性偏正词组 ,也就是说 ,宾语中的定语是必现的。这种“动词 +复杂宾语”现象主要是动词和宾语互相制约的结果 ,这种制约不但体现在语法上 ,而且还体现在语义、语音和语用上 ,其中 ,语义在大多数场合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1 按照传统语法框架,主谓句是汉语句子的典型句式。谓语除了用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以及主渭短语构成外,是不是可以用复句形式来构成呢?有的语法学者说不能,有的说暂时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但是,我认为复句形式可以作谓语,而且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我们曾在《汉语语法新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作过简单的分析。现在看来,那里还谈得很不够,需要进一步补充论证。  相似文献   

9.
“使”的词性是深入研究现代汉语“使字句”的关键,长期以来语法学界对此看法不一,主要有动词说、连词说、虚词说和介词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对“使”的语法特征见仁见智,其次是对“使”的词义虚化认识有别。质言之,从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分析上来看,“使”应为介词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把/将O+S+V”句式有如下特点:(1)“把/将”后面的受事宾语均为定指,句中谓语动词部分成分复杂。(2)句子主语多由人称代词“我”、“你”、“他”充当,在句中位置紧靠动词。“把/将O+S+V”句式与“O+S+V”句式、“S+把/将O+V”句式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1.
“以”宇在上古汉语里是动词,本义是“提携”、“带领”.在中古汉语里,“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且这一用法非常普遍,并更虚此为连词,这也是中古汉语常用的语法特性.今读《左传》中的部分篇目,针对所涉及的“以”字的句式,从语法方面进行分析辩识。  相似文献   

12.
试论汉语双音动词AABB重叠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汉语里,词的重叠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能够重叠的几类词中,动词的重叠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双音动词可以按照ABAB形式重叠,早已为大家公认。这种重叠“表示尝试态”,并且“尝试态有时引申出时间短暂的意味”。 很多语法著作把ABAB重叠形式作为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之一。如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写的《汉语语法常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指出:双音动词是逐词  相似文献   

13.
沿用肖奚强等(2009)的分类,把汉语趋向补语的各句式分为14类,在对70多万字中介语语料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泰国、越南和老挝三国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顺序大致相似,“动词+简单趋向补语+处所宾语”“动词+处所宾语+来/去”和“动词+简单趋向补语(引申义)”的习得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通过语言类型对比发现,这些句式是汉语中标记性较强的趋向补语句式,“主+动+简单趋向补语(引申义)+宾语”是典型的无标记的趋向补语句式,标记性强的句式习得常常呈现非线性,无标记句式的习得情况较为稳定,且呈现出过度使用的情况。母语对趋向补语习得的影响表现在其影响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认知凸显,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和语言类型对比的研究更能反映出汉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把汉语动词重叠与俄语方式限制动词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除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之外,还在构成的语义特征限制、时体、体词化、语体等方面相同,验证了汉语Vv是一种形态,属于完成态(体),解释了汉语Vv表示习惯性、可能性意义的原因,并指出了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语法、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从不同角度对“动词词组”的不连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重新界定了“动词词组”这一概念,并区分了传统语法和悉尼语法对此概念的描述和解释。本文认为“动词词组”由主要动词和主要动词延长成分构成,后者又可以由副词、介词或副词+介词填充;“动词词组”不连续和其他词组中的不连续现象类似,可以在树形图中直接体现;而在系统功能语法范围内,这种不连续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语义重心的后置、信息单位的分布和语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把汉语动词重叠与俄语方式限制动词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除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之外,还在构成的语义特征限制、时体、体词化、语体等方面相同,验证了汉语Vv是一种形态,属于完成态(体),解释了汉语Vv表示习惯性、可能性意义的原因,并指出了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存在着“一+动量词+NP+也/都+没(有)+VP”句式,语言学界对这种句式的生成机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通过倒装生成的,有人认为是通过移位生成的,有人认为是通过倒装加移位生成的,还有人认为是由动量名结构中的谓核动词隐含而生成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得出了这种句式是通过焦点移位的机制生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在+N(L)”逐渐取代了“V+著(着)+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著(着)+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汉语句法结构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是起决定全句格局作用的成分,而动词谓语不仅数量多,所构成的句式也比较复杂,这一点同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关于先秦时期动词的句法功能,人们已经从及物和不及物、使动和非使动、所带修饰成分等方面作过很多有益的研究。本文想用动词“向”的概念作分析上古汉语句式的出发点,对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著作《左传》中单音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句式作一系统考察。复音动词的“向”,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构式义的角度分析了N1+V1得+N2+V2句式的两种类型:结果句和致使句,并认为构式义在给句子分类时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构式义和句中动词义相互作用,构式义与动词义一致时,生成合格的句子,当构式义与动词义不一致时,构式义通过压制使动词意义发生变化,从而使动词进入句式。同时分析了能进入N1+V1得+N2+V2句式中的动词类型,解释了此类动词进入句式的原因。本文还探讨了构式语法在汉语短语和词这两级单位中的应用,并认为构式语法在构式义突显时使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