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0.1 陈望道先生所著的,标志着“中国化的科学的现代修辞学”诞生的《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甲子了。回顾60年来修辞学研究走过的道路,我们确确实实为陈望道的高瞻远瞩、博大精深所叹服。他的许多修辞观点,如“修辞的两大分野”、“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等,至今仍让众多的研究者反复咀嚼、磨研不已。可以这么说,《修辞学发凡》不愧为“现代  相似文献   

2.
从修辞学视角看,语言接触与语言创造、语言运用一样,也是一种修辞行为和结果,是一种以交际效果与极尽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为目的的语言对接,一种以适应题旨情境为基本原则的修辞运筹。因此,对语言接触的研究自然也应该借助动态的修辞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全面揭示语言接触的运行机制,也可以弥补其他视角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语境指一系列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言语方式及其效果的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构成的特定的交际环境.在很多学科中语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修辞学而言,修辞的表达固然重要,但修辞的接受也同样不可或缺.而修辞的接受如果脱离语境,修辞表达再优美,也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因此,修辞的接受离不开语境.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是一门研究言语交际的规律和技巧的科学.传统修辞学从开始重视演讲术、论辩术、诗论,锤词炼句到辞格为研究中心,主要以文学语言作品为研究对象,忽视了言语交际的动态研究,陷入到形式主义的窄胡同里.现代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和源泉的现代修辞学重视语境和言语,着重研究言语的表达作用和表达规律,重视言语的理解和接受,强调修辞的动态的建构作用.为了推动修辞学的发展,2004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国修辞学年会是中国修辞学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锦州渤海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80余篇,会议的主题是"修辞学的理论前沿与应用",涉及修辞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修辞学分支学科建构、实用修辞和修辞格、修辞史和修辞学史等方面,几乎涵盖了修辞领域的所有热点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完善修辞学理论,对修辞学分支学科的建立,对中国修辞学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修辞是人们准确表达生活的必要手段。修辞要适应题旨情境,要根据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的需要。修辞方法是题旨情境的表现形式,题旨情境决定修辞方法的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修辞思想和评论,最早见于甲骨金文。古代修辞学的建立始于宋代陈的《文则》,现代修辞学的第一座里程碑是30年代出版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而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则起于本世纪20年代,为时很晚。8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郑子瑜的《中国修辞学史稿》、易蒲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在为文辞饰辞者阐释一套着眼于修辞的社会文化功能、直斥修辞的根本宗旨的情境原则的同时,又以其语境通观的特有优势,为文辞修饰的接受者阐释了一套着眼于修辞的广泛的人文联系,置身于修辞的题旨情境,以大观小地领会修辞的阅读方略。修辞的阅读,在西方修辞学传统看来,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处于相待的地位,主体对客体进行读解,双方处于互相分立和对立的关系中。修辞学家用精密分析的外科手术刀,力图层层剖解阅读客体,使其生理构造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对阅读客体的生理解剖,能够精确地再现修辞现象的构造。然而也正因为它是解剖学层面的操作,从它的第一刀开始,它就割断了修辞现象的生命之源-修辞与主体、对象、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表明,术语修辞的话语符号建构有其认知和审美动因。在此基础上,往往形成种种适应与和谐的领域生态。领域生态的适应与和谐,常常诉诸规范和变异的运作。运作的结果符号化并成熟稳定后形成特定的言语风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术语修辞的风格要素主要为简括与平易。  相似文献   

9.
辞格与篇章     
辞格就是修辞格,也叫修辞方式。它和词语、句式一样,都是修辞的手段,也是组织篇章的手段。本文要探讨的是辞格同篇章的关系。一适应题旨和情境是一切修辞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辞格的运用同样必须适应题旨情境的需要,为表现题旨服务,受特定的情境制约,不能单纯地为运用辞格而运用辞格。一篇文章是一个上下联系、前后连贯的有机统一整体。篇有主题,段有段旨,段受制于篇。文章中的一个语言单位,大至一个意义段、段组,小至一个句子、一个词语,都是处在一个上下紧密联系的特定语境中,为表现主题或段旨服务,不能不顾及上下左右,不能不受篇或段的制  相似文献   

10.
与以往相比,我国90年代修辞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在重视静态研究的同时,也重视动态研究。动态修辞研究于90年代涌现了一批开拓性著作,例如在口语修辞学的探讨方面,有夏中华的《口语修辞学》等,在接受修辞研究方面,有谭学纯、唐跃、朱玲的《接受修辞学》等;...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语言因素 ,二是非语言因素 ,即语境。早在 3 0年代 ,我国现代修辞学鼻祖陈望道先生就指出“六何” ,即何故、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如乃“情境上的分题”。他所说的“情境”也即交际环境。现在一般把语境分为内隐性的和外显性的 ,相当于我们教材上内语境与外语境的分法。内语境指言谈的“前言后语” ,外语境又分为现实语境因素与社会背景因素。《教师口语》明确指出 :“衡量说话的好坏的主要标准除了正确与否外 ,就是看得体不得体 ,而要想使自己说的话得体 ,就必须掌握运用好言语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修辞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如陈望道先生所说"修辞研究要把内容决定形式作为研究的纲领."对此,陈先生在阐释修辞学的对象、修辞的定义及与题旨情境的关系时,从理论上对之作了深刻剖析.<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一书,紧紧扣住陈望道修辞思想的"纲",集中论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的重要性,见解独到,饶有新意,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见解.  相似文献   

13.
“悦怿”论     
本文从鲁迅《野草·立论》入手,从修辞的角度,论证了“修辞应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陈望道语)的正确性,以及避开社会禁忌,实现人际“悦怿”(刘勰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吴礼权所著《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在修辞学研究上有很多新突破,主要表现是:一是建构了一个相当完善而科学的汉语修辞学体系,二是提出了一套观察、分析汉语修辞现象的自主理论,三是首次将定量统计分析法与多媒体图示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相关内容的研究上,四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修辞文本建构与解构的分析模式,五是在学术术语规范、口语修辞材料的运用、修辞学著作写作新模式的建立等方面,都与此前所有的汉语修辞学著作拉开了距离,将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吴礼权的这部修订版《修辞汉语修辞学》堪称是中国当代修辞学继往开来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王希杰对霍四通的批评未击中要害,霍的要害是混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并未抛弃和忽视"修辞立其诚"原则,而是在引论中表明他处处都贯通着这一原则,如他把修辞定义为"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修辞要"以‘意与言会,言随意遣’为极致",并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这都是"修辞立其诚"的体现。但他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多处地方用西方的修辞理论遮蔽了自己的真正立场,导致了一些文化错位。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得体性是修辞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修辞学的最高原则。本文着重在比较中探讨、论述了这一观点与“题旨情境”说、“审美价值”论等的区别,与修辞表达效果的关系,认为牢固确立这一最高原则,并贯穿到底,完全有可能构建出一个崭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它是修辞现象发生的依存空间,是修辞评价的依据,是修辞学建立的基点,因此我们说语境是修辞的生长点.本文既从修辞行为一方论述了修辞现象与语境的关系,又从修辞接受一方论述了修辞评价.作者认为所有修辞现象都发生于特定语境,修辞评价以语境适切度为标准.  相似文献   

18.
宗廷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修辞学家,他对修辞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然而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他在修辞学史和修辞史方面的成就,忽视了他在修辞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修辞学理论建设上,宗廷虎明确了修辞学的学科属性,继承并发展了陈望道的"题旨情境观",适度扩大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而在修辞学研究方法上,宗廷虎大力提倡并纯熟运用的多维观照方法和辩证考察方法,也对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语修辞学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活动,叫做修辞。研究如何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科学,便叫做修辞学。汉语修辞学的许多论著,都提出了修辞学以“修辞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  相似文献   

20.
修辞原则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现代修辞观念 ,认为“适应题旨情境”只能作为一条重要的修辞分原则 ,而不能作为一条修辞的总原则。修辞除了要遵循该原则外 ,还必须遵循其他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