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人信仰在两汉时期风靡于朝野,并对本时期历史散文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人信仰的流行造成了汉代历史散文的一种特殊的写人方式,即通过相术判语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又使其中一般的人物形貌描写体现出或隐或显的相术寓意,也就是说,汉代历史散文往往借助对人物外貌的祥正、凶邪或奇异之处的刻画来暗示人物的品性或命运。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表彰女性的一些内容和方式,对汉代有所影响.秦始皇为巴寡妇清修筑怀清台,当为中国古代社会旌表女性之始.汉代受旌表的女性,大致可分为孝义、贞节、贤淑三类.汉代旌表女性的方式,有树碑、图画、表门闾等.受旌表女性身份,表现出向社会较低层倾斜之势.汉代对女性的旌表,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大体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汉代政府通过对女性的旌表,推动了汉代儒学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汉赋与汉代奏议属于不同的文体,前者属于纯文学范畴,后者为应用性文体,它们都是汉代高度发达的文体。这两种文体看似毫不相关,但在汉代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汉代文人基本上都能兼擅奏议与赋;从这两种文体对汉代政治强烈关注的角度来看,二者内容上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汉赋与汉代奏议在写法上也互相渗透。汉赋与汉代奏议齐头并进、互相渗透,形成汉代一种繁荣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生活在社会转型的清末时期,一生职业多变,可概括分为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职业又分为四个阶段,分布在布尔迪厄提出的社会空间的四个区域,说明郑观应的资本逐步提升。郑观应主要从事商业的职业,其职业变化从商业角度反映出社会转型。首先,商业在社会观念方面得到提升;其次,社会结构略发生变化,商人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但尚未能突破传统模式;最后,在社会制度层面商业制度仍付之阙如。因此,郑观应职业变化所折射的时代,只是转型社会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1-18
《庄子》一书中有不少与相术相法有关的内容,它们体现了作者对世上流传的相术以及观人相物方法的一些精深而独到的认识。《庄子》对世间相术有肯定、吸纳和借鉴的一面,也有否定、超越和提升的一面,其相术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援"道"入"相":以"道"观照世间相术,并主张以"道"观人,以"道"相物。《庄子》的相术思想不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全书的学说核心,其表现形式也对全书有增光添色之功。  相似文献   

6.
汉代禁省宿卫制度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彦明 《人文杂志》2007,(5):140-146
汉代皇宫可分为省外与省中两部分,有学者提出汉代后宫即是省中,且省中宿卫由宦官负责。此观点虽为众多史学家所赞同,但通过对旧有文献资料与出土简牍资料的分析,汉代省中范围并不完全等同于后宫。此外,两汉省中宿卫制度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言只有宦官宿卫省中。  相似文献   

7.
山东汉画像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汉画像石是雕刻在墓室、祠堂、石阙或山崖上的一种石刻装饰,其图像多以花纹、人物、车马、奇禽异兽为主,它是汉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汉画像石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种意义上讲,它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化的内容,可给人以感性印象,进而可补历史文献之不足,对了解和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以及对研究汉代的绘画雕刻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汉代哲学的宇宙生成论,按其本原的属性可分为物质性的本原生成论和精神性的本原生成论两种类型。它在天道观方面融合了儒、道的宇宙本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向宇宙本体论转化的倾向,其宇宙生成过程论也趋于繁琐化、神秘化。汉代宇宙生成论的这些特点是当时社会的学术、思想文化的反映,并为魏晋玄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9.
禁止罪犯从事一定职业或技能的职业 (技能 )资格刑具有发挥双重预防、实现刑罚公正并体现轻刑化趋势的诸多功能。这一刑罚在我国也具有建立的必要性 ,因此 ,可在我国现有的对特定职业、技能资格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起我国的职业 (技能 )资格刑 ,该刑种可设计为职业资格刑和技能资格刑两种 ,前者又分为专业型职业资格刑和防范型职业资格刑。  相似文献   

10.
相术起源与中国古代命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原始的相术 ,虽然不无神秘色彩 ,但从根柢上说 ,是一种与人的实际生活有关的 ,以考察人的体质才干为主要目的实用技能 ;到春秋战国时期 ,它才逐渐演变为以预测命运吉凶为目的的方术迷信。而其转变的关键 ,则在其与古代天命论结合所形成的那一套特殊的命运观。认识这一过程 ,对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古代相术 ,以及认识古代命运观的形成 ,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