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一直是有关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文献中的热点问题。然而,这些研究未能对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出口导向的获得一致性的结论。而且这些经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出口是GDP的一部分,因此在回归分析中直接用包含出口的GDP作为因变量是不恰当的,模型的结果有可能受到联立性偏误的影响;二是没有明确地考虑投资增长、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注意到与中国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出口和投资占GDP的高比例和高增长,因此有必要考虑投资在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在考虑到上述两点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拟运用多变量协整分析框架进一步实证检验中国出口导向性增长假说。  相似文献   

2.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雁  田飞 《统计与决策》2016,(1):124-127
为了探究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选取1978~2012年出口额、进口额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中国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长期,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978-2002年辽宁省的进口、出口和GDP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进口和出口与GDP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出口与GDP,进口与GDP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进、出口增长的原因,而进、出口的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198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消费、投资、出口和GDP与我国就业人口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了奥肯定律中国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消费并不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出口和投资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可以刺激就业,但中长期却会抑制就业人员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乐山紧紧围绕"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发展目标,筑牢发展根基,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建设四川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007至2011五年间,乐山经济增速达到1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至2012年,乐山GDP总量达到1037.75亿元,成功迈入"千亿俱乐部". 工业"挑大梁" 2012年,乐山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高于GDP增速2.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5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3%,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成为乐山经济增长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6.
章辉 《统计与决策》2016,(12):123-126
如何处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对三者彼此间因果关系的不同理解,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文章选取中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以碳排放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出口额为研究对象,借助STATA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经济决定环境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和出口增加碳排放水平,而能源强度则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从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出口在长期发展的趋势下都会对碳排放水平的减少具有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温州模式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联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冰  陈娟 《浙江统计》2004,(11):10-12
近年来,浙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GDP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3.7个百分点;人均GDP从331元增加到19730元,按同期汇率已达2383美元.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源可以通过价格和规模两种方式进行配置,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构造变参数模型,选取GDP、银行同业利率和对非金融部门债权三个变量,利用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或者通过频率转化的数据),研究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动态性;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均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教育类似出口的思想,借鉴Feder两部门模型的思路,运用1999-2005年全国各省区面板数据(Panel Date)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以及高等教育对其他生产部门的外溢效应,两者均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不同程度地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以研究三者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试从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角度出发,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研究各自发展速度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一、宁波经济总体现状及增长特征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宁波市经济增长在话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外贸出口迅速攀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这一切都使宁波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城市的综合实力看,截止2000年,全市GDP达到1175.75亿元,人均GDP22078元,财政收入143亿元.GDP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居第13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6位.表1是宁波市1992-2000年总消费、投资、净出口及GDP表.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的“买方”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消费需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影响GDP增长因素来看。主要有三个: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缓慢,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出口将面临着由于贸易摩擦和汇率变化带来的成本上升,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出口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经济增长应以内需拉动为主。  相似文献   

13.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2011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文化产业增长迅猛 2011年,陕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0.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4%,比2010年增加0.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拉动GDP增长0.7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对陕西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一、十一五时期内需为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主导地位1、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石2009年逊克县最终消费率实现5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8%,拉动GDP增长9.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消费率均在60%左右。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作  相似文献   

15.
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达62.7%,平均每年递增17.1%,而同一时期GDP年均增长7.7%,二者相比,相差9.4%.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据央行统计,2003年4月末,居民储蓄余额为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幅比3月末低0.7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GDP增长9.9%;2004年5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4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2004年一季度GDP增长9.8%.由此可见,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在近两年虽有所下降,但储蓄存款余额仍然处于高增长态势,仍然远远高于同一时期GDP的增长幅度.储蓄存款攀升是喜还是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作者根据1981年至200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与GDP的统计资料,计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7287,“六五”和“八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分别为19.4%和36. 9%,带来经济的较高速增长,GDP平均每年增长分别为10.8%和11.6%。“七五”和“九五”时期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分别降低为16.5%和11.1%,致使GDP平均每年增长分别下降为7.9%和8.3%。因此说,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区可望实现生产总值(GDP)588亿元,比2000年增长158.0%,年均增长20.9%,超过计划下限8.9个百分点;人均GDP预计达到51300元,增长156.7%,年均增长20.7%,超过计划下限8.7个百分点.2001年全国县(市)综合发展指数测评,萧山列第7位,比2000年上升两位,2002-2004年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全省第1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1992~2006年我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过去15年间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贸易总额与GDP之间、进口与GDP之间以及出口与GDP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唯一协整关系及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过快 作为"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2005年GDP能够延续近几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增长9.9%,可谓是一个比较完美的"收官".经济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内需自不必说,外需的大幅增长也同样功不可没.但是,细细看来,在出口28.4%的大幅增长中,仍含有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过快的不良因素. 据海关统计,2005年,原油出口807万吨,数量增长46.9%,金额增长103.5%;成品油出口1401万吨,数量增长22.2%,金额增长61.9%;氧化铝出口2万吨,数量增长6.1%,金额增长25.9%;钢材出口2052万吨,数量增长44.2%,金额增长56.9%;生铁及镜铁出口223万吨,数量增长72.4%,金额增长84.4%;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出口8.5万吨,数量增长17.8%,金额增长42.5%;未锻造的铝材出口7.4万吨,数量增长65.1%,金额增长74.2%,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GDP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已经有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第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这些研究虽然在分析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分析的对象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量(主要是以出口总量为主)与中国之间的分析.然而遗憾的是对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产出(农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