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广西汉代的厚葬墓葬材料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不同的发展时 期,西汉时期又产生大型棺椁墓葬和中型墓葬两种厚葬方式。概括了厚葬习俗的特点,并阐述精神信仰、 儒家思想、经济发展三个因素对厚葬习俗产生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广西出土的汉代灯具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分类分析,进而阐述其源流以及当时的使用 情况,许多资料为首次发表,对于研究本地区的灯具发展史及其与周边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都有较强的 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左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伏波庙是百姓对东汉马援南征交趾的缅怀,当地流传着班夫人献粮助军的故事,民众为她立庙祭拜.左江流域伏波庙与班夫人庙的分布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伏波庙的兴建及重建,表明了人们对马援南征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以及推动汉文化南传的历史功绩之肯定.班夫人捐粮助军的行为应该是当地百越先民自发助军行为的折射,反映出百越先民对马援南征的拥护与支持.班夫人与马援同祀现象是百越先民支持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的反映.伏波庙和班夫人庙并存现象背后是地方社会对国家认同的一种隐喻.  相似文献   

4.
红水河流域是广西乃至我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该区域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低,生态承载力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造成这一地区贫困的资源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侬智高在两个王朝之间,尤其是在面临交趾朝的强势扩张之时,曾经想自立建国,但是没有成功.他原来控制的地域势必为两个王朝所瓜分.对于宋、交双方来说,一场战争终究没有解决问题,最终通过“计议”的方式达到目的.于是,一条界线也就因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红水河文化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调查认为,红水河流域在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赋存与生态环境上是 独具特色的地理单元,在文化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区域,是我国大西南一条重要的民族走廊。从民族学经济 文化类型看,红水河文化是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文化;从民族文化特征看,红水河文化是以壮族文化为主体 的多元文化;从区域文化特征看,红水河流域是云贵高原文化与华南丘陵低地文化的结合部,既有高原文 化特征,又具有华南丘陵低地文化特征。本文还论述了红水河文化的开放性、宽容性、坚韧性和滞后性特 征,并对红水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特别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右江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发现了较为丰富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等遗物 ,其文化特点较为鲜明 ,文化序列较为清晰 ,在广西乃至中国和东南亚史前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驳正“莫氏线”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右江流域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史前文化起源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8.
疫情发生以来,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八桂大地各族儿女携手湖北人民并肩作战,合力抗击疫情,充分展现了责任担当。心连心一家人"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193名医护人员身着红衣,手牵着手,摆出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花造型,高声呐喊。汉族、壮族、侗族、瑶族、水族、仫佬族……2月21日,由多个民族医护人员组成的广西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开展医疗救治工作。"17年前的‘非典’时期,我是被照顾的人,如今我很欣慰能帮助别人。"医疗队队员、"90后"壮族青年韦耀腾说,他所在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此次派出的25名医护人员中有18名是壮族。  相似文献   

9.
“虎”形象是我国古代寄寓人们美好愿望的重要艺术载体。汉代是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一大高峰时期,虎形象较前代更为多样,应用更加广泛,独具时代特色。文章根据艺术表现手法与组合关系将汉代虎艺术形象分为三种类型,并从造型、构图两方面分析汉代虎形象的艺术特征,进而理解汉代艺术设计朴拙大气、雄浑沉厚的审美构思与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统治者强烈的长生不老愿望促使升仙、神仙思想大肆流行,并衍生出一系列以升天成仙等神话题材为内容的美术作品。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汉代墓葬中,只要有壁画,必定有神话题材。如西王母、东王公、女娲、伏羲、青龙、白虎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尽管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可笑荒诞,但对于我们洞悉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文化意识及艺术发展水平却有着弥足珍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两广战国汉代墓的腰坑习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两广地区战国汉代墓葬中腰坑习俗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探讨了两广腰坑习俗的来源、性质和盛衰原因 ,认为两广地区的腰坑习俗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腰坑习俗南传两湖地区后传入的 ,其性质是用于挖造墓坑时奠基祭祀地神 ,驱鬼除邪 ,保护墓主在阴间不受侵扰。两广地区腰坑习俗兴盛原因是由于战国中晚朝岭南越人部落社会的兴盛 ,衰落原因是由于秦汉以后中原地区政治和文化的传播推广 ,使腰坑习俗逐渐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部与湘楚毗连 ,是岭南与中原内地交通的重要枢纽和中原文化南传的必经之区 ,亦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 ,自秦始皇发兵统一岭南后 ,便致力于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和城市建设 ,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率先发展 ,进而带动岭南的开发和越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之后三百余年间,或因中央王朝为加强在南部边疆的封建统治而通过的行政手段,或由于统一而自然发展的中原内地与南部边疆的往来联系,大量中原内地人口通过实边戍守、行军打仗、政治流放、仕宦任职、避乱流寓、经商贩运等途径进入南部边疆的交趾地区.两汉中央王朝之所以能够始终维持对这一地区稳固的郡县统治,不仅因为她于此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合理经营,也与通过各种途径徙居交趾的内地移民有着重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两汉政府开发两域的政策,通西域的人物、西域的经济开发等方面发表了大量论著.  相似文献   

15.
清代广西三界庙地理分布与三界神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界庙在清代广西各府中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宁、浔州、郁林、平乐、梧州等五府(州),呈现出一种沿着西江流域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在郁江两岸分布最为密集。清代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界神祭祀圈,而这种祭祀圈的出现与三界神的现实功利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明代是广西商品经济史上的重要时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食盐、农产商品、手工业商品、土特产品几个方面考察了明代广西商品流通态势。由于明代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作为边疆地域的广西,农业、手工业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平台。由于交通网络的成熟,促进了广西商品的发育,而商品的流动多是依托以珠江水系,广东是商品流向的主要区域,形成了人们所说的“无市不趋东”的商品流通格局。  相似文献   

17.
清末广西的民族关系超越了国内的范围,不仅突出了政治领域内各民族的互相协作,共同反抗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也在心理上使各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得到升华,实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汉代西瓯历史地理与定周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广西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探讨广西境内古西瓯历史地理的变迁。同时提出汉代定周县的设置,与西瓯在历史上的消失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清代广西蝗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广西 65种方志资料 ,研究了该地区清代蝗灾的发生情况 ,纠正了正史中记载的不足 ,考察了清代广西两次蝗灾多发期、蝗灾区域分布和成因以及广西的治蝗措施等问题。并在文末对一些问题提出作者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民族之间交互式的融合是中外民族关系中永久的主体。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的产生、发展、壮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同周围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关系。正是因为汉族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成份存在,汉族的风俗、方言才如此复杂多变,汉文化才如此绚丽多彩。也正因为汉族同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在血缘上相互吸纳,地缘上交错杂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才如此坚不可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