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伦理社会,它如同一个巨型加工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按照已定的模式生产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产品——封建皇权的忠臣顺民。无庸讳言,这种方式曾使农业帝国走向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如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乾盛世等,都是可圈可点的。但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它产品——中国人自我意识的不断弱化,他们虽面貌各异,但思想是高度程序化、统一化的——以公众舆论否定自我感受,以社会伦理代替自我思考,以尊长意志取代自我选择,以大众趋势消解自我行动。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全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轴心,囊括政治、经济、官场、世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人们纷纷从各个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时至今日热度仍然不减。《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至今仍让人称颂,除了其本身的魅力外,还与作者独特的人物刻画手法是分不开的。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析《红楼梦》的人物刻画手法。  相似文献   

3.
陈展  赵炎秋 《船山学刊》2014,(1):143-147
《红楼梦》写了几百个人物,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纵横交错、千丝万缕。这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既体现在社会、血缘关系上,也表现为一种修辞关系。人物之间的修辞关系,是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融合与叠加,建立起来的一种人物之间的超因果、超时间、超情节的纯粹美学意义上的关联。它架构起了人物之间关系的立体系统,构成了小说的深层结构。同时,它也饱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和美学的内涵,构成了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艺术神经,成为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极富民族特点的艺术手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的虚幻人物 ,其作用在于表现作品的警梦、警世主旨。设置虚幻人物的写法 ,是《红楼梦》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上,戏曲和小说的创作,对人物、典型问题的提出具有特殊的贡献。然而,就人物之刻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及“小女微才”的金陵十二钗等以降人物,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他的创作构成划时代的唯美标志,对后人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腊金萍 《兰州学刊》2010,(Z1):83-84
《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具有多种功能。《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在用自己性格说话,每个人的语言都涂上了自己的性格色彩,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红楼梦》中贾府男性人物命名的研究,探讨曹雪芹的人物命名艺术。观点有三:一暗含了中国民俗,二暗示了贾府命运,三暗喻了作者的身世,从中可以窥见曹雪芹为《红楼梦》人物命名的高超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一部诗化小说,在其众多意象中,"桃花"意象有着丰富的涵义,它与全书着力塑造的重要人物林黛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索桃花意象与林黛玉人物塑造的关系,利于深入揭示林黛玉人物塑造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杨雪梅 《理论界》2006,(4):178-179
服饰与着装者的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就是一个服饰审美和设计大师,他笔下人物的服饰具有展示人物个性魅力的神奇功效,书中人物的服饰与其性格是非常契合的。本文试以其中几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服饰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性格的。  相似文献   

10.
以“梦”命名的《红楼梦》充满着对人物梦境的描写.这些梦境描写除了现实主义外,绝大多数是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可以说,这是曹雪芹独创性地再现人物心理的出色成果.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言情小说。“言情”就是高扬人类的自然情欲和自然需要,从而否定由社会和文化规定形成的理性桎梏。“情”指人的情感生活。而情感生活被否定之后,人的存在事实上就被否定了。所谓“悲剧”就是以对人类的情感的否定而产生的悲观主义性质的作品。《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作者用一种“色空”的悲观主义哲学描述了一群青年的情感和心灵被毁灭的过程。情感的崩溃引发了他们心智的错乱,心智的错乱引发了他们生存能力的瓦解,从而由个人的崩溃引发家庭的崩溃,由家庭的崩溃引发社会的崩溃。这种恶性扩散性崩溃就是《红楼梦》彻底的悲观主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功能曹金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驾驭语言的圣手,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更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曹雪芹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主要是通过《红楼梦》这部千古名著表现出来的,而且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人物对...  相似文献   

13.
<正> 现在,几乎所有的评论者都把《红楼梦》看作现实主义的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文学上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直观的感性形象真实地反映现实。但是,在文学的发展中,现实主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现实的认识和用文学的手段再现现实的能力的提高,现实主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甚至同时代的作家,在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创作上,也往往有着各自的特点,不会是完全一致的。那么,《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具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红楼梦》研究者是应当作出明确的回答的。因为,搞清了这个问题,便有助于从创作方面说明《红楼梦》何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红楼梦>语料库为基础,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哭态"作了全面、系统地分析统计,探讨了影响作者选择不同"哭态"的因素及"哭态"描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这种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悲凉之雾”,便是《红楼梦》的整体氛围.黛玉葬花、凸碧堂品笛、凹晶馆联诗,都是美景哀情,“悲凉之雾”早已弥漫其中了.连宝黛爱情的欢乐,也总带着一种秋天的萧瑟,如连绵不断的秋雨,缺少一些明朗的颜色.甚至于在元妃省亲这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非常喜事中,作者念念不忘的仍是“盛筵必散”的俗语.笼罩在旧日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上的,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  相似文献   

16.
晋本《红楼梦》八十回,有梦觉主人序,每二回一册,共四十册.双边,朱丝栏,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工楷精抄,存批语.纸张陈旧,以致地脚部份破损,词句残缺.藏北京图书馆。此书之出现迄今三十五年,而很少同津者。俞平伯先生曾用它做参校本,又采取了它的批语,编成《红楼梦脂砚斋辑评》一书。他虽然没能写出文章来论证这部抄本,然而在他的校本序言中,已经提出很精辟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选择<红楼梦>人物对话及其英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扬宪益、戴乃迭译文和霍克斯译文作为分析文本,抓住<红楼梦>中具有典型性的对话实例作深入分析,分析了译者如何翻译人物对话中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人物谱系模式的神话原型追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入《红楼》世界 ,如入迷宫。最直觉的困惑就是其中的人物设计 :有一个贾宝玉 ,为什么又会有一个如出一辙的甄宝玉 ?宁国府的孙媳妇秦可卿怎么会和警幻仙子的妹子重名 ?林黛玉与薛宝钗如此不同 ,为什么会“钗黛合一” ?为什么黛玉有一个影子晴雯 ,宝钗也有一个影子袭人 ?为什么贾府中竟有一个又一个“眉眼”、“模样”像林妹妹的女孩子 ?曹雪芹从何处获得灵感 ,设计出关系如此复杂而奇妙的人物谱系 ?《红楼梦》最基础的故事情节是大荒山下的顽石凡心偶炽 ,入世为人 ,又回归于大荒山青埂峰下。由石头变幻而成的贾宝玉 ,是书中的一号人物 …  相似文献   

19.
论《红楼梦》的梦幻艺术李广华《红楼梦》以梦幻始,以梦幻终,用奇特的梦幻手法表现出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因此,研究《红楼梦》的梦幻艺术,对于揭示《红楼梦》作者的创作思想及审美意蕴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来源。在古代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古代小说是“史”的分支,因此,封建正统文人评论小说,基本上以历史著作的真实性程度为标准,他们把优秀小说誉为“补正史之不足”或“某朝之实录”。直至清代,仍有这种以史评文的余风,《聊斋志异》是部谈狐说鬼的小说,却也有人评为“淋漓载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