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中国产生社会主义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就是对饱受封建文化荼毒的国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改变是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再次点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热情;增加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数量;并且让他们的革命能力得到提高。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下让中国的革命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无政府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明 《学术研究》2006,1(12):106-109
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几乎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阶段。难能可贵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很快摆脱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坚定地扛起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领导千百万民众,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不可遏制的革命洪流。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共同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的同时,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在传播形式、价值取向和内容选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吉 《学术界》2001,(6):7-21
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没有正确处理好知识分子问题.这正是苏联亡党亡国的基本教训之一.中国共产党正是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建立的.虽然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反左和反右之后,知识分子被当作异己的力量,党不再把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邓小平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的正确思想.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将邓小平理论推向新的高度,科学地指明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首先掌握先进文化的阶层.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这一最根本任务要求全社会都要向往做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选择,体现着人在历史行进中特有的主动性。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中国革命史上特别值得关注的年代。它跨越了三种交错点,在这短短的20年间记录年代、朝代和历史时代的变化过程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苦、认真的探索和选择,终于在各种外国思潮中找到并接纳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认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运用这架"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美妙的未来,从而树立了鼓舞人心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开始了中华民族兴旺、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6.
周泉 《天府新论》2019,(3):9-15
20世纪初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论战”根源于深刻的民族危机,它是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未来发展的不同政治见解在思想领域中的反映。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早期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这场思想论争同属于近代以来现代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二者没有本质分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论是无政府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下,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同探索之争。尽管二者在如何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和手段上存在很大差别,但其最终指向都是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7.
赵睿 《兰州学刊》2007,2(1):76-79
本文提出应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研究党的知识分子问题时的重要性,它是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在简要分析文论后,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特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文论与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初步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共建党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创办工人刊物,利用已有或自己掌握的刊物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在大众媒介上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深入持久的大论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传媒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经历了由潜在的化大众的启蒙者到现实中的被改造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这是当时农民为主体的政治力量崛起和文化期待旺盛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使然,也是知识分子借助革命诉求弥补自身文化人格缺失的艰难的心路历程.经过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延安知识分子最终具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资质,并在同工农相结合的改造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汇聚到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开始学习、研究、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实践上培养了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今天,无论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我们都面临着十分紧迫的形势,借鉴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用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来整合和引导观念上层建筑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质的、规律性认识的开放式的有机整体.其"科学性"充分表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观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的"科学认识"上,表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近九十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实践"中,表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的"科学结合"上.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第一位使华的苏俄代表,维经斯基成功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他借助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社、成立革命局、成立书报中心报道十月革命及苏俄建设情况,出版、译介、印刷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为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知识分子、学生、工人中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是因为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启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热情。他们通过创办报刊,组织社团,深入人民群众中去,积极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提供了宝贵财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带来了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4.
郭琼玉  王爱云 《南方论刊》2021,(1):58-60,63
谭天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世纪松".他在教书和革命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地升华,不论是在革命活动中还是在理论传播方面,他都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和推广,为共产党的发展和革...  相似文献   

15.
当"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兴起时,革命知识分子通过自身的思考探索,对国民革命进行了积极的响应,确信了共产主义的革命指导性,呈现了一个群体的革命自觉性。他们渐次接受了共产党的国民革命话语体系,主动萌发了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追求。其内心世界虽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切实际的革命浪漫思想等,但主要体现出共产党的政党化色彩和革命知识分子的革命主动性。共产党较好地激发了知识分子的革命性,从而为党组织力量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不自觉地促进了党的知识分子色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就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论战.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论战中既强调传统的生命力和文化的延续性,又确认民族文化之间的相通性.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合理思想资源进行了吸收和超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论断.因此,文化保守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定了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7.
李庆霞  顾博 《北方论丛》2012,(5):108-112
知识分子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就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霍克海默分析了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马尔库塞探索了新阶层知识分子的出现及其意义;哈贝马斯则指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担当.  相似文献   

18.
冯雪峰文艺理论的背景和内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冯雪峰文艺理论的背景 :上一世纪 30到 4 0年代 ,中国现代革命文艺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标志着革命文艺思潮从知识分子的思潮变为政治家的思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变成了一种建设政治性文艺的理论。但鲁迅文艺思想继续产生影响 ,表现着它特有的生命力。革命文学内部因此发生了一场持久的论战。下篇论述冯雪峰文艺理论的内在矛盾 :作为中国现代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冯雪峰的理论深刻地、独特地反映着这场论战。它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并因此认为文学应该把生活政治化 ,即在实际上主张一种政治化的现实主义 ,政治化的文学 ;但又认为在实践的政治面前 ,现实主义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品格 ,文学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品格。正是这构成了它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对知识分子问题多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完整的知识分子理论,标志着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的形成。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也是大量吸收、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的成功典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逐步传播到中国,推动了三部分知识分子: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准备,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自觉斗争的新时期。本文着即论述“五四”时期中国的三部分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