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性状表显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二汕 A、八仙 A、京朝 A 是用秈型品种或光稻的细胞培育而成的新质源不育系,不具有普通野生稻的不育胞质,与野败型不育系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杂交优势强,产量高,抗性较好,适应性广。丰富了杂交水稻的质源宝库,有利于调系改组,延长优良恢复系的使用寿命,也可配制新的杂交组合,以缓和当前杂交水稻质源和组合单一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对绵单一号选育过程进行了总结。自选的81565自交系,其亲本组合为引进的墨白94S1×自选中间材料(金03×获白)S2,采用“偏才杂交-自交-姊妹交”的方法,经多环境胁迫下育成。它具有热带种质优良特性和温带地方种质的适应性。自交系81565与南21-3组配的绵单一号表现出高特殊配合力,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上乘。配套的改良绵单一号制种单产比对应单交种提高60%以上,一代种产量水平与对应单交种相当,但品质优,籽粒赖氨酸含量达0.36%,更接近高赖氨酸品种标准。经测定:81565及其衍生系同温带亚温带种质有广泛的配合力。81565系的育成,成功地利用了原产热带优良偏才种质资源,同时为西南暖湿山区玉米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质硬胚乳新质源。  相似文献   

3.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7年4月29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1964年率先在国内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最先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并提出通过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他也由此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4.
自七十年代中期籼型杂交水稻在我省大面积推广以来,种植面积不断地扩大,增产效果显著。为了保证和发挥杂交水稻的增产作用,国内各育种研究机构和种子生产部门都十分重视杂交水稻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提纯复壮工作,以保持和提高三系的纯度和种性,为更好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服务,通过各种提纯复壮方法繁殖的三系以及配制的杂  相似文献   

5.
良种介绍     
新两优6号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其母本新安s是外观具有明显的浅褐稃色标记、育性稳定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父本安选6号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常规中籼。2005年被安徽省农委选定为安徽省杂交水稻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6.
应用5×6格子方设计组配的30个水稻杂交组合的子一代(F_1)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测定了杂交水稻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的优势,并估算了它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粒重、粒形等四个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2、不育系,恢复系对杂交水稻子一代(F_1)的粒重,粒形等性状表现有极显著的影响。3、不育系,恢复系粒重、粒形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明显大于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4、一般配合力与其亲本性状的表现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选配亲本时可参照“三系”自身表型值的大小,直接作为选择亲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丰早1号该品种是湖南农业大学伏军研究员等人应用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方法,经多代精心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系。在由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任组长的“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现场评议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是世界育种的攻关课题,超丰早1号克  相似文献   

8.
目的:弄清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选育优良水稻品种。方法:3个杂交组合的亲本、杂种F1代和杂种F2代研究了待测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G2410亲籼并与籼稻的亲缘关系较远,是粳型亲籼系。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受多基因控制,在一个具体组合中,常受1-2个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多基因控制,各主基因之间的遗传力大小常有不同,控制小穗育性的基因数比控制花粉育性的基因数更多。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卡型新质源不育系的育成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利用价值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10.
用明恢63泰引→号/IR26选育的杂交水稻新恢复系绵恢501及其系列组合二汕优501,Ⅱ优501、D优501、冈优501等,具有丰产性好,抗猪瘟病力较强,米质较优,再生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二汕优501、Ⅱ优501两组合1993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省科技成果鉴定。D优501、冈优501在省级生产试验和省区试中也增产显著,名列前茅。以上系列组合1993年在省内外示范推广28万公顷,预计推广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1绵恢501绵恢501是绵阳农业专科学校1984年3月在海南陵水用明恢63与泰引一号×IR26的选系(975)杂交选育而成,原…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农作物新品种选育”5年来选育的水稻、油菜、棉花新品种创造经济效益34.2亿元。该项目由湖北省农科院组织实施,由18家科研单位、高校和种子企业的255名科技人员共同完成。项目选育优质水稻、油菜、杂交棉花新品种共82个,远远超过合同计划的13个。5年来,项目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鄂早14、鄂早18、金优38已成为该省水稻的主推产品,鄂中5号成为该省加工企业优质大米产业化开发的首选品种,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选育的中油杂2号、中双9号等油菜新品种成为该省主要种植品种,并辐射到全国各油菜产区,累计…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明恢63//泰引一号/IR26杂交选育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具有恢复度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D型、印泥水田谷型等不育系配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其中Ⅱ优501、二汕优501、D优501和冈优501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南方稻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一般母本不育系开花期较长,而父本恢复系开花期较短而集中。因此,以母本比父本早抽穗2—3天内为花期相遇。根据杂交组合亲本在当地该亲本从播种至抽穗所需的天数,错开父、母本的播种期。然  相似文献   

14.
红矮A为一新育成的籼型新质源不育系 ,具有西非栽培稻Dirrid 52 -3 7的胞质 ,花粉不育度 99.95% ,不育株率 1 0 0 % ,农艺性状优良 ,遗传性状稳定 ,开花习性好 ,配合力强 ,杂种一代优势强、米质好 ,抗病性强。所配组合红优 53 55、红优 2 2于 1 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我县自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以来,逐步推广和普及了以培育多美壮秧和本田规范化栽培为中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得以迅速提高。但由于近年来小春作物迟熟高产品种的种植和水稻大穗型杂交组合的推广,现有的水稻多株多穴栽培在大部分地区已难以适应水稻进一步高产和增加种植经济收益的要求。因此,我们于1994年引进了绵阳经专近年研究出来的“杂交中稻超多美壮秧少穴栽培技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1示范应用规模及技术实施要点1994年,我们在本县白水镇小面积示范这一技术,初步表现出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受到群众的欢迎。1995年,在…  相似文献   

16.
以19个两系籼梗杂交水稻组合为试验材料,应用通径分析法从形态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籼梗杂交水稻籽粒增重的因素。结果表明稻穗上、中、下部籽粒表现强、中、弱势粒灌浆生长特点。单株颖花数目与总干物重的相对比例、收获指数对稻穗不同粒位的籽粒增重产生较大的直接效应。单株总干物重对不同粒位千粒重的影响产生较大的间接效应。单株枝梗总干重对中、上部籽粒增重产生较大的直接效应,但对下部籽粒增重产生较大的直接负效应。此外,中、上部一次枝梗干重与其着生的颖花数目的相对比例,下部一次枝梗干重相应对其籽粒增重产生较大的直接效应。对提高两系籼梗杂交水稻籽粒增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生产和遗传育种等方面分析了四川小麦多小穗育种的理论依据,并就多小穗品种绵农2号的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这些方法有:(1)多组合小群体确定目标组合;(2)在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目标组合;(3)在重点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株系;(4)进行阶梯式杂交。  相似文献   

18.
1978年,万安县为把粮食生产搞上去,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决定在下半年全县晚稻普遍种上杂交水稻。为了解决杂交水稻种子紧缺的问题,确保杂交晚稻种植计划的顺利完成,县里专门成立了县杂交水稻制种指挥部,各公社相应地成立了杂交水稻制种队,举全县之力,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参加杂交水稻制种。我是农技干部,有幸被推选为公社制种队领队。  相似文献   

19.
“868”高淀粉红薯系河南省种苗中心尚春生用“徐薯18”作母本,当地变异品种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已在1997年3月27日中央电视台《星火科技》节目中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不同活力水稻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陆两优63、金优402、株两优02等三个杂交组合为材料,以它们各自的亲本为对照,在不同浸种时间、老化处理下,对其发芽率、发芽势、脱氢酶活性和种子生活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种子萌发所需最佳浸种时间比常规水稻种子短、种子活力及脱氢酶活性高于常规水稻,但耐老化能力低于常规水稻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