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当前毛泽东研究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关键原因在于毛泽东影响的持续性“在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经验事实到思想基础两个维度对毛泽东进行了否定处理,其中基于感性经验与具体史料层面所展开的情感宣泄、道德谩骂是最为直接的方式,而从所谓理论基础上贬低、矮化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理论地位又形成一条隐性路径。科学有力地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毛泽东研究学术化路径的冲击,需要实现从理论原则到思想方法的双重推进,既需要真正切实有效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而从理论基础维度解构毛泽东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需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与科学的态度直面历史虚无主义的攻击,以重建毛泽东(晚年)研究的科学理论规范。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研究是历史虚无主义较为集中的领域,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之一。三个历史决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凝结了一系列与毛泽东研究相关的基本结论,澄清了若干关键理论问题,构建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方法逻辑、话语逻辑和理论逻辑。立足三个历史决议文本,回归其基本立场和重要结论,是毛泽东研究走向科学和规范的前提,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完善创新毛泽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拓宽理论视角,转变研究方向是破解目前学界毛泽东认知性研究困境的重要路径。将毛泽东研究置于社会史鲜活丰富的沃土之中予以深化,既是消解毛泽东研究“同质化”弊端的一种方法自觉,也体现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基于思想史的视角细化毛泽东研究需要重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段史研究,毛泽东思想及相关概念范畴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嬗变研究,毛泽东与古今中外大思想家的思想比较研究。同时,应在彻底批判虚无化、妖魔化毛泽东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础上,逐渐建构实化毛泽东评价和研究的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时泛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成为其虚无的一个重点指向,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及其当代价值,对全党的思想统一、社会共识的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产生严重消极影响。面对“非毛化”错误思潮不断变换的形式和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思想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坚守历史底线,与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回击这股错误思潮的历史经验表明,清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空间,需要进一步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历史虚无主义用“虚无主义”的方法,模糊歪曲既定的历史事实,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抹杀和消除历史的现实意义。用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历史虚无主义放到社会意识系统中进行考察,通过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和差异分析,可以更好地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在社会思潮体系中,历史虚无主义与当前我国主要的社会思潮是互生互变的;在社会历史观系统中,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反相斥的;在价值观念系统中,历史虚无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相离的。从本质上看,历史虚无主义严重危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这种具有特殊政治目的的社会思潮,必须坚决反对,抵制和消除其政治危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非毛化”错误思潮时有泛起和发展,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人们思想认同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为进一步澄清认识迷惑,学术界对其展开的研究和批判也呈逐渐升温之势。由于对这股思潮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不长,现有研究在表现形式、研究内容、批驳方式等方面还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今后还需要加强对这股思潮发展过程、阶段特点、影响因素、抵制之策的整体审视和具体研究,以进一步肃清不良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7.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在国内四处蔓延,成为当前对我国高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之一。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情况,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和影响,分析了高校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抬头的原因,探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革命、扭曲历史、蛊惑人心的错误思潮,其重新泛起显示出一系列全新的表征。十八大以来,广大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深刻根源及危害、本质与特点、主要表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对策以及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作了多维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仍存在有待深入挖掘的空间。要树立整体思维,注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整体性研究; 要透析事物本质,加强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嬗变路径研究; 要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证测评研究。  相似文献   

9.
将卢卡奇与施特劳斯之间的“对话”梳理出来,对于回应施特劳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卢卡奇将历史方法视为哲学的根本方法,这就势必导致对永恒事物的消解,对特殊处境的强调、对进步观念的信仰的历史主义.而历史主义在施特劳斯看来是一种相对主义,一种对文明拒斥的虚无主义;但卢卡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是一种相对主义,但并不具有虚无主义性质.施特劳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结果,即只关注物质的生产和需求,忽视道德价值的末人社会;这实际上混淆了卢卡奇对阶级意识与阶级实际心理的区分,无产阶级意识必然包含道德.所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注定是虚无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历史虚无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种种虚无言论的真实目的是否认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歪曲、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功绩和地位。历史虚无主义虽以学术的面孔出场,但实质性地涉及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因此,为了揭示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荒谬,我们有必要回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情境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回应和批判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暴力革命理论、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和整体性历史辩证法的研究,霍布斯鲍姆接受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将其作为批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霍布斯鲍姆站在民族发展和政治意识发展的高度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倡将民族和国家、事实和价值、历史和现实统一起来考虑。面对全球性、世界性问题的产生,霍布斯鲍姆构建了整体性的历史辩证法,强调在线性历史的基础上研究历史中人的连续性的意识,从个体的、群体的连续性的意识特别是政治意识出发来分析整个世界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并在动摇主流价值观养成的政治坚定性、弱化主流价值观养成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干扰主流价值观养成的现实影响力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危害。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错误影响已经迫在眉睫。高校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到态度要明确、表达要准确、行动要正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伟大精神,能够为强化人民群众历史认同感提供生动教材,为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提供内核保障,为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歪曲党的历史、诋毁英雄人物、冲击文化市场、炮制负面话题等隐匿手段对红色文化造成了较大冲击。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以有力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需要夯实理论根基、筑牢文化阵地、善用红色资源、拓宽传播平台、健全法律保障,促使红色文化重焕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在国内蔓延、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身的迷惑性和隐蔽性、思想政治理论主流意识教育偏颇、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缺陷和社会变革期存在负面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逐渐背离唯物史观,进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应从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努力,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  相似文献   

15.
虚无的背后——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思潮影响下,适应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继续蔓延,必须从意识形态、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和全民历史意识的增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正确的历史观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杜绝和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绝没有忽视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性,而是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批判范式。这主要体现为3种模式:一是早期的异化批判模式;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范式;三是后期的日常意识批判理论。后两种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文化批判是与经济批判和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脱离经济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批判,都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左派经济学都没有真正地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而是滑向了纯粹的文化批判和历史经验主义之中。  相似文献   

17.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契机,以“批判”和“反思”为名,把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视为一系列“左”倾错误的叠加及延续,并影响和吸引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在思想上认同虚无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些结论,甚至对之产生共鸣。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已经遭到过批驳,但近年来重新抬头,其实质是对共产党领导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合理性提出质疑和挑战。所以,必须对这种思潮的本质加以揭露和批判,而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切实地坚持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破性在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为后来的哲学思想继续突破形而上学的桎梏提供了空间、场域和契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存在的差异性意义和唯物辩证法中包含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精神"(即解构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重要遗产,我们需要用它打开和保持资本逻辑世界的裂缝,敞开面向一切可能性(包含一切存在、差异和对立)的新空间,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真正继承.  相似文献   

19.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表率,形成了许多丰富深刻的重要思想。我们可以从理论向度、历史向度、应对向度三个方面,深入理解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从理论向度上,习近平点明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要害;从历史向度上,习近平阐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从应对向度上,习近平指明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完整策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全党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抵御意识形态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否定和歪曲中国近现代史、贬损历史人物形象,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致使部分大学生失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与危害,分析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原因,进而通过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占领微传播渠道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等措施,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