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念 《南方论刊》2010,(11):74-75,80
孔德的道德一政治理论把道德理论作为政治理论的基础,考察了道德的发展阶段,论述了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他的道德一政治理论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在客观上阻碍了无产阶级运动。  相似文献   

2.
喻包庆 《江汉论坛》2014,(5):120-12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幸福的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幸福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生态环境等方面,幸福的实现则要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以破除资本主义束缚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种种枷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无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构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加强个人修养以及依靠社会支撑以推动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共同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对当代中国幸福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道德的维持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双版纳傣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受汉文化影响小,完整地保持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如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被社会认可的传统的婚姻道德、社会公德、宗教道德和政治道德等。这些道德对家庭维系、邻里和睦、维护社会公益事业、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权益、巩固边防起到了...  相似文献   

4.
政治素质,这里主要是指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坚强的党性和法制观念,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新形势下,干部的政治素质,最集中的表现在对高举邓小平理论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无产阶级政治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哲学对于政治(此处专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无产阶级政治),应是既服务,又指导,为其服务就要对其指导,对其指导也就是为其服务。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因而,它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也就是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道德政治是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和思想趋向,其核心诉求是批判霍布斯、洛克式自由主义所造成的现代政治的非道德化,主张将现代政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该主题由卢梭开创,经康德和马克思拓展,形成了现代性批判的完整学术谱系,并成为现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内在连接点。卢梭首倡建立道德政治,提出公民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意和普遍性的基础上。康德以其道德哲学将卢梭的政治主题先验化,为道德政治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先验基础。马克思彻底批判和解构资产阶级财产权,将社会问题升级为政治问题,用穷人的权利取代普遍权利去规定现代人自由的最高意义,以此将道德政治议程推向了顶点。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彪炳史册的伟大建树,而且在文艺方面也作出了划时代的杰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一直以锐利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他们那个  相似文献   

8.
党性问题是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问题。列宁曾经指出:‘沈世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刘少奇同志对党性做了更加准确的概括:“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这种升华了的阶级性具体体现在共产党人有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纯洁的无产阶级意识,有大公无私的高尚境界,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等等。这种世界观。理想、意识和道德境界的综合,深刻地说明了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的有机统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正> 关于道德继承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分歧不是道德有无继承性的问题,而是无产阶级道德对历代统治阶级道德是否能够批判继承的问题。历史与现实中许多事实都能证明,无产阶级道德不仅与历代劳动人民的美德有继承关系,而且与历代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有一定的联系。固然,不同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有质的区别,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由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又说  相似文献   

10.
欧阳英 《学术论坛》2004,1(4):15-19
尽管康德并没有对政治哲学展开完整、系统的思考,但他通过深入反思而在已被前人切断联系的政治与道德、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这些不仅构成了康德政治哲学的主要特点,而且也是他对人类政治哲学史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乔欣欣 《理论界》2013,(2):51-53
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思想家,其非道德的政治观历来饱受争议。从义务论的角度出发来接近这位思想家,通过对其"德性"概念的分析以及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辨析,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马基雅维利,也是更加完整和丰富的马基雅维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廉政思想为指导,阐释了廉政和行政道德的内涵及二者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廉政是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经济上怎样清白,政治上如何公正,而行政道德是讲行政人员必须遵守其道德规范;政府廉洁公正,主要是因为行政人员道德素质较高,而大多数行政人员是行政道德的楷模,这个政府就肯定是廉洁公正的,阐述了我国行政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行政道德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46年,平野谦以无产阶级艺术家的战争责任问题为切入点,以臆想出的事实为基础,对左翼文学阵营发起了整体性批判。这一批判应与1934年无产阶级作家联盟解散前后的转向问题,及其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整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关联性考察,据此方可揭示其思想根源。平野谦的左翼批判继承了龟井胜一郎在1930年代中期的基本立场,反对“目的-手段”二元论和文学的“政治主义”。战后初期,这一从思想到路线层面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批判性回顾,旨在否认因战时抵抗而在战后初期占据道德优势的左翼文学阵营对战后日本文学领导权的独占。在此进程中,战争责任问题在平野谦明确的目的论指向下迅速形骸化,并在“政治与文学”论争中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机能。  相似文献   

14.
剥削阶级的道德与被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无产阶级的道德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是否也具有历史继承关系?这是一个老问题.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争论,从实质上说也就是这个问题.我认为,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对立阶级道德的联系性;无产阶级的道德虽然主要是与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但是对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和一概排斥,也有着一定的、不可忽视的历史继承关系.本文试图对这种关系谈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15.
政治与道德是上层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从特定的角度反映社会存在,以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彼此间相互作用与影响,关系十分密切。在现实社会实践中政治和道德的协调一致,尤为重要。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德科学,是无产阶级战斗的武器之一。它应当在战斗中充实、完善和发展。它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其他一切学科一样,应当是活的科学,我们只应该从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人民活生生的斗争实践中来研究它。我以为,这是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道德科学应有的基本看法。根据这个基本看法,我想来谈谈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的意义和任务,谈谈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怎样贯彻这条方针,各学校都在探索,有些学校已经总结出一些经验,这里简单介绍我校的初步经验,以供参考和讨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者是统一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必然反对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群众,必然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必然存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和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两  相似文献   

18.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德、识、才、学、能等各方面的要素和条件,才能够胜任领导工作,搞好领导工作,出色地完成人民委托的革命重任。而领导干部的品德则是干部条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条件。 所谓领导干部的品德主要是指领导者的革命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意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范畴的东西。它是属于选拔领导干部的政治标准。不仅无产阶级要把本阶级所要求的品德作为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而就是封建社会,一些有识之士或杰出的政治家,也十分重视官吏的政治品德。他们往往把官吏是否有治国的  相似文献   

19.
张晓 《晋阳学刊》2022,(4):77-83
《哥达纲领批判》中包含了马克思完整的经济和政治批判逻辑,这些逻辑在之前马克思的文本中就已经初步展现出来。面对拉萨尔主义在德国左派阵营中的泛滥,马克思在该作品中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从平等自由观和国家理论出发,建构了完整的逻辑,尖锐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改良主义错误,强调要彻底同资本主义政治话语划分界限,体现出正确的无产阶级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明确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目标,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政治价值之所以产生的道德目的、之所以成立的道德质素、之所以存在的道德判准共同建构了政治价值的道德向度.道德与政治之所以产生或被创造有着相同的终极目的,这为政治价值体系的三个层级注入了向善而生的道德目的与道德动力.任何政治价值都应当具备道德蕴涵,否则就不是本真的政治价值.政治价值的道德目的与道德蕴涵要求政治主体以道德为判准反思与追问政治价值的道德合理性和政治体系的向善性,也要求政治主体寻求对政治权力机器的道德驯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