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牧区经过大量的工作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畜牧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牲畜头数普遍增加。例如内蒙占自治区尽管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牲畜还是稳定地发展了。截至1981年6月末,牧区社队牲畜总头数达2,038万头(只),比1979年度纯增8.58%,社队集体大牲畜出栏率达13.8%,小牲畜达26.1%,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我国农、牧区畜产品生产的差异,深入分析、比较了以江苏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为代表的我国农区和牧区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牧区在畜产品生产的成本和资源等方面仍存在比较明显的优势,农区畜牧业迅速发展并非成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两种类型区域发展畜牧业的不同选择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的突破口赵彦彪畜牧业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州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州草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0.28%,年牲畜饲养量在350多万头(匹)只,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2.6%,畜产品加工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可...  相似文献   

4.
草原牧区正在经历剧烈的变迁,传统的牧区被定居和草场的不断细分所代替;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牧区人口开始迁移到牧区之外。随着草场的退化,政府在草原牧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希望缓解草原的压力,如休牧禁牧、草畜平衡。人们经常将这些牧区的变化看作是人口增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希塔嘎查的调查表明,许多制度的选择并不是人口资源压力下的唯一选择。如走场制度的被放弃主要不是人口和牲畜增加的自然结果,而是畜牧业经营单位被缩小的结果,因此希望通过减少牧区人口,从而减少牲畜,并最终改善草原环境的政策也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业又是我省三大优势之一,其产值约占我省农牧业总产值的50%,正如田纪云同志在全国牧区工作会议上所讲的那样:牧业经济,畜牧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带有战略性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畜牧业累计饲养牲畜5.6亿多头,向国家提供肉畜、役畜和种畜3,000多万头,毛绒7亿多斤,皮张4,000多万张,价值43亿元,累计畜牧业产值83亿元。按照常年计划,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47%以上,比全国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还多2.6倍。就土地面积看,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0.8亿亩,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境内除日月山以东湟水、黄河两岸10多个县市农业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为牧业区。可见,稳定地发展我省的畜牧业,在我省的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苏联很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畜牧业是今天农村的战斗前线”的口号,要求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各级农业机关,竭尽全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以充足的畜产品来满足工业原料和居民食品供应的需要。由于苏联强化了畜牧业部门,增加了畜牧业投资,在畜牧业生产上大量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科技成果,努力发展饲料生产,加强品种改良,提高牲畜生产性能,并从七十  相似文献   

7.
由于畜产品的经营性收入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缓慢就成为制约牧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制约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内蒙古牧区产业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牧区(若尔盖、阿坝、红原等县),在民主改革前有互不相属的大小数十部落,约四万多人。他们基本上保存着草场部落公有制和牲畜私有制,处于封建社会初期阶段,但还有较多的原始公社遗迹。现仅就草场所有制的蜕变情况考察于下。  相似文献   

9.
一、责任制推行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少数民族牧区畜牧业生产发生了十分令人欣喜的变化。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完善,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前牧区生产责任制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牲畜“包干到户”责任制。内蒙古、西藏和新疆一些县、社都采取这种形式。到1983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各种畜群“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的社、队已占社、队总数的90%以上,成为牧区的主要责任制形式。但在半农半牧区也有搞各种承包形式责任制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规模经营下耕地“非粮化”研究的局限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保障感知、社会信任对牧民生态保护参与意愿、参与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牧民社会保障感知得到提升,并对参与草场生态保护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是联接部落间牧民生产合作的重要纽带,并对牧民生态保护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生态保护方式决策上,相对于延长圈养,保障感知、社会信任对牧民选择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影响显著,具有较高的选择概率。延长圈养是“农牧生产结合”的创新产物,短期内虽增加了养殖成本,但从长期看农业生产的玉米及其秸秆成为牲畜优质的饲料来源,既能获得生产补贴弥补收入损失,又能发展畜牧养殖缓解草场生态压力。针对这些发现,提出完善牧民基本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规范政策实施流程的监管、树立政府公信力,既利于提高牧民草场生态保护,又利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国内外肉类生产结构、牛肉生产、牛肉及活牛国际贸易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分析评价,阐述了牛肉市场前景、牛肉价格走势和国内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对中国养牛业的市场环境及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提供了较细的基础数据,对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我省西南部,青康藏高原东南缘,北纬26.7--29.1度,总面积约七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耕地面积近600万亩(人平约1.9亩),草场约4000万亩,为较优良的高山、亚高山草甸。77年实有牲畜折羊单位698万只,平均每羊单位占有草场5.7亩。森林面积近4000万亩,荒山2000万亩。还有大量宜牧、宜林荒地可供开发利用。解放以来该州牧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但水平很低,近十年原凉山州牧业产值仅占三州的3.7%。为了加速实现牧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把凉山建设成我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必须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解决牧业生产中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3.
草场是牧区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加强民族地区草场管理是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为此本文在论述民族地区草场管理制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草场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及畜牧业经济增长与草场管理制度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短,畜牧业生产在全省农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就一九八○年而言,我省畜牧业产值就占百分之四十四点六。 青海的畜牧业经济,因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客观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地区草地面积占全国的84.4%,是与农牧民结合最紧密的优势资源,畜牧业生产尤其是草地畜牧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草业,也正以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本文以新疆为例,对西部地区草业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一、草业滞后: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新疆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场8.6亿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 14.3%, 规模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和优势条件。然而,…  相似文献   

16.
牧区草场因其特殊性,实行“三权分置”不能完全照搬农地经验。基于《资本论》的土地所有权理论,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方法,在分析我国牧区草场资源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与之匹配的牧区草场“三权分置”制度安排形式,阐述我国牧区草场“三权分置”从法律权属关系上的草场产权权利分解到所有制基础上的产权关系、再到其特有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三个层级内涵,指出了其超越交换价值追求的多重目标导向,包括以草场要素市场化带动畜牧业现代化、实现牧区草场效益共创共享的持续性、保障牧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经济社会转型等,提出要以明晰集体所有权、牧民承包权、资本所有者经营权三权边界作为改革重点来提升牧区草场“三权分置”制度绩效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牧区是指以草原和牲畜为主要生产资料,牧业经济为其经济支柱、畜产品为主要产品和食物来源的地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始初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如何建立和发展牧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如何找到适合牧区实际的所有制具体形式,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结构?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以及各自内部的种种关系?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从2000到2006年山西畜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和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经营分散、养殖规模小,畜牧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因而,今后要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步伐,加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抓好优势畜产品区域发展和养殖小区建设,同时还要继续摸索更有效的发展途径,保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业是藏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其发展还受到草原过载的资源约束、受到畜产品相对过剩的市场约束、受到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功能定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约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藏区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畜牧业是其唯一产业,牧区现代化必须依赖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草定畜"不是解决草畜矛盾的根本出路;"人草畜三配套"建设是产业化的台阶;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四个落后"、一个"断桥";"以草立业"是产业化的基础;科技进步是产业化的关键;建立和完善畜产品销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产业化的保证等一系列发展思路的框架体系,以期推动或加快藏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西藏牧区草场产权制度缺陷较易引发贫困。畜牧业大户对小户草场产权利益的侵占、政府与社会目标的冲突、家庭人口增加与草场继承问题、维护草场产权费用过高等都有可能造成部分牧民陷入长期贫困。解决草场产权及其相关问题,才有可能实现西藏农牧民的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