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中国的人口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失业危机和贫困蔓延,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则是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因此“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未来”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虽已成功地实现了人口低速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但未达人口最高峰前的惯性膨胀、就业和消费压力及老龄化困惑,不仅加剧着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也给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沉重的背负。因而,只有持续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合理人口分布,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印度人口控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  李宝玉 《南都学坛》2003,23(6):117-122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人口大国,两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形成都经历了曲折历程。两国人口控制都以国家调控为主,家庭计划为辅;都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杠杆来控制人口,充分发挥传媒作用;都加强宣传教育,将人口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决策。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对两国人口控制政策的效果影响不同。中国的人口控制基本成功,而印度则不太成功。只有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能最终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形成与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是在对"独生子女"人口政策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中央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另一方面,又照顾了确有实际困难的家庭,允许他们间隔几年生育第二胎。现行人口政策形成后,中央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国王朝的周期性崩溃,与土地资源有限条件下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有关。人口的增加稀释了人均生存资源,生存资源的紧缺又加剧了社会冲突,最后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中国古代社会始终没能摆脱这种"治乱循环"的困境。从系统论角度看,以土地为核心的生存资源构成相对不变的边界条件,人口数量是一个有起有落的变量,"改朝"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交织形成的历史振荡。明末以来一些思想家对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有所认识。中国自清末以来人口基数增大,人口的质量受到关注,但土地问题仍影响了20世纪中国政治的走向。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方面的成就,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的控制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自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pepole软件对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预测。21世纪上半叶,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将面临严重的老化问题,这将给长春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要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采取相应政策,及早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人口控制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把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耕地远小于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的美国,加上其他不利因素,经有关专家组研究,中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又经预测,按现行中国人口政策,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中国人口控制喜忧参半,仍十分严峻,且任重而道远。因此,讨论了中国人口控制的成就和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人口就业在机制、渠道、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顺应发展需要所必须选择的人口控制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人口政策的重点由控制人口数量转向化解养老风险、促进人口结构优化,是中国几十年人口数量控制目标实现之后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它表现为四大重要特征:第一,中国人口政策具有现代性,适应新时代人口新常态;第二,中国化解人口养老风险政策的福利性、公正性;第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化解养老风险政策的多元性;第四,基于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及实施社会支持政策的差异性,奖励对社会贡献较大的老年人口,激发公众对社会的奉献精神.然而实现积极老龄化政策、化解养老风险,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基于老年人生理性素质退化的问题,实施适老居建设政策,方便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高其积极性;二是克服老年人口自组织性较差的弱点,实施服务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组织建设政策,使老年人活动有组织保障、经济保障.总之,在新时代人口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将人口战略重心由人口数量控制转向养老风险的化解.这既是中国人口政策的与时俱进,又是有效人口政策的延续和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 ,理出了从汉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彝族人口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0.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用过一个概念,叫"历史吊诡",说的是人类为了自身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从最后结果来看,却好像只是历史意图的执行。在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公布之时,回顾现代中国的人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及其效果,确实可以看到某种"历史吊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人口超级大国,且农村人口比重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推进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实现人口城市化必须紧密结合基本国情,走人口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城市化区域发展静态与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利用全国人口“四普”、“五普”资料,对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城市化现状特征、历史演进进行区域对比分析。在静态上,总体水平低,类间差、类内差大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区域特征,这是我国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诸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和现实体现,将人口城市化高水平区域划分为城市区域型、对外开放型、老工业基地型。在动态上,可将我国内陆31个省市区划分为各具特征的三大人口城市化动态类型,从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发展阶段等角度探讨我国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省际差异形成机制,认为我国已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人口城市化发展的阶段,从而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应有体现公共性、公益性、均等性、法制性的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相配套,才能解决市场失灵导致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在中国现代公共财政的构建过程中,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的“供养性财政思维”和3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财政大包大揽的思维”必然会惯性地影响其中。要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现代公共财政,必须认清传统财政体制的思想文化基础及其对国家财政历史状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思想观念,摈弃与现代公共财政不相适应的思想文化,才能在公共财政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史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时期对中国专科教育的历史进行简要论述,分析不同时期专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总结不同时期专科学校办学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当前专科教育的改革和专科教育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资本运作”与“战略导向”型企业的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运作”与“战略导向”型企业的控制模式实际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企业在发展和控制模式的选择中 ,应以当前的资源构成为决策起点 ,充分考虑资源共享对母子公司组织结构中控制成本的抵消效应。同样 ,鉴于两种发展形式不存在自然的资源共享基础 ,同时考虑两种发展思路的企业必然面临控制成本提升的风险和学习任务繁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时代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它源于历史,用它来反思历史发展,指导历史研究,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对于长期受到政府高度保护下成长的中国聚酯工业而言 ,无疑将意味着更广和更深层的全球竞争 ,面对严峻的国内和国外形势 ,中国聚酯工业何去何从将是一个需要引起极大关注的问题。特此 ,本文结合经济理论 ,对中国聚酯工业的战略目标和取向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基金带给投资者的不仅仅是一种投资工具和新的市场机遇 ,更多的是投资概念的更新.目前,全球开放式基金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而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在发行方式、投资环境、运作成本以及监管规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生育节制”思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近代人口过庶的社会问题,以汪士铎的“减民”思想、严复的“奢民说”“教育妨生说”为代表的晚清有识之士开始提出节制生育的主张。20世纪20年代,新式知识分子主要围绕生育节制的必要性、及其方式进行了探讨,形成了颇有影响的思潮。30年代,强调生育节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将人口理论引入生育节制思想,并从理论宣传转向实践宣传。40年代,因国内政局动荡,其节育思潮式微,但仍在力求使节育医学专门化、政策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模糊控制中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组成,说明模糊控制在系统建模中与其他智能控制方式的结合应用,指出了模糊控制中的问题及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