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史实为据 ,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批判传统思想文化的潮流。认为这种批判 ,其范围涉及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社会伦理、妇女解放、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表现出相当彻底和全面的思想解放要求 ,其态度也十分激烈。指出“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辛亥革命时期几乎都已提出来了。因此可以说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 ,是“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周伟伟 《船山学刊》2007,63(1):180-182
保持海关的“完整性”对于一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日本侵华时期梅乐和所推行的海关“完整性”政策却是发生扭曲变形的。为了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债赔利益,梅乐和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而其所宣扬的“完整性”也是狭隘的,仅仅是维持海关行政管辖权的“完整性”。海关的完整性还应包括与之有关的其他方面的权利,而在日本侵华时期,梅乐和一味地妥协退让,无疑是一种绥靖政策。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自由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思想系统在欧洲的先后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但在中国形成思潮却是同时发端干辛亥革命时期的短短几年间。这三大主义各自分出不少流派,形成前所未有的新型思潮涌动格局。不过这时主义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出现五四以后那样彼此分庭抗礼、互相否定的激烈斗争状况,而是呈现出各种主义大体和谐共生的态势。三民主义实系革命者对于三大主义蜂起于中国之反映,它既是革命领袖着意创造的革命原理,更是革命志士尽力结合热心干各种主义的知识精英和感召社会民众之策略,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属性。  相似文献   

4.
“孤岛”时期的《文汇报》在1938年7-8月间发展至顶峰,随后走向衰落,并最后被迫停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4个方面,其中同业竞争的加剧和经营管理的不善,制约了《文汇报》的继续发展,弱化了《文汇报》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而"孤岛"环境的恶化和汪伪政权的收买则是导致《文汇报》最终停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会党”为我国近代南方民间秘密团体之总称。深谙会党内幕的陶成章所著《浙案纪略·外传·教会源流考》载,我国民间秘密团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谓“洪门”,一谓“教门”。其中的“洪门”,支派繁多,如三点会、三合会、哥老会、洪江会、孝义会等等,皆由天地会分衍而来。天地会又称三点会,取洪字偏旁“氵”为名,又称三合会,取“洪”偏旁“共”含有合之意。“会党”即指“洪门”一类。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政府内部的态度不一。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武力解决问题。李烈钧虽身居闲职,但十分关注西安事变。先是通电对张、杨厉声斥责,然后联合冯玉祥等人主张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在审判张学良前夕,他又拜谒蒋介石为张学良求情,主张宽容对待。李烈钧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了他协调各方矛盾促进内部团结的一贯作风,也体现了他坚决主张团结抗日的思想。李烈钧在西安事变中的所作所为,是他的爱国思想和磊落性格的使然。  相似文献   

7.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大力推行新政,在其屠财偏好下,湖北新政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湖北的财政困境。厚饷制的新军在财政危机中被降薪,助长官兵的不满,给革命情绪火上浇油,促成了湖北辛亥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戚其章 《东岳论丛》2011,32(9):5-12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百年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但是,对于有关辛亥革命的许多问题,学术界仍然歧见纷出,难有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若干有争议的问题略述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近现代新闻史上"文人论政"传统的形成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探析.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上讲,它与中国知识分子所独有的清议传统密不可分,这一切都源于儒家的文化传统和这一传统孕育出的入世精神;从外因上讲,它又与西方自由主义报刊理念密切相连,这一切又都源于西风东渐和这些理念在华的逐渐深入人心.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四个方面:深厚的爱国情怀;独立的报刊品格;鲜明的舆论倾向及明显畅快的文风等.  相似文献   

10.
略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原因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文教育受到冷落,高校毕业生人文素质不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专业素质强、人文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及表现,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之一。但长期以来李商隐及其作品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从李商隐去世到明末的八百年中,竟无一部流传至今的整理研究专著。与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的声势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而且明显滞后于整个唐诗研究。同时期,对李商隐的诗品、人品的评论多倾向于贬低甚至否定。宋元明时期李商隐研究冷落究其原因:一是与宋元明三代力主“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盛行的大思想文化背景密切关联;二是李商隐诗的使事用典,朦胧多义,客观上形成了其诗的难解;三是跟宋元明时代诗论家但宗盛唐、忽略中晚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张闻天已经开始思考中国社会之根本变革问题。在“五四”的战斗篇章中,他表达了对中国未来政治的深刻思考:一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铲除士大夫阶级”;二是建设民主共和政治,“以国利民福为归”;三是依靠“劳农界人”,以农村为根基“起革命”。这些精辟独到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和世界眼光,对百年后当前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对党内国内的政治形势做了完全违反实际的估计,认为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和报纸、广播、刊物、书籍、教科书、讲演、文艺作品、电影、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等各个方面塞满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所以,《通知》要求全党:“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旗帜,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清洗这些人,有些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①通知一经发…  相似文献   

14.
邹俊娟 《船山学刊》2012,(1):179-180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的"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与百年来中国现代哲学历程"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对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进行专题研究的全国性研讨会,有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15.
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价值中立原则源自孔德以来的实证主义传统,韦伯则划分了研究中“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两个阶段,阐明了各自的必要性与有限性。社会科学研究应奉行有限度的价值中立原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讨论价值中立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限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文化大革命”中歌颂毛泽东的歌曲铺天盖地、不可胜数,最重要的显然首推《东方红》。原歌是晋西北民歌《芝麻油》(一首情歌小调),歌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哼儿咳哟,哎呀,我的三哥哥。”在延安时期先由安波等人重新填词改成反映抗日内容的《骑白马》,歌词是:“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嘿呦,打日本就顾不上。要穿灰,一身身灰,肩膀上要把枪来背,哥哥当兵抖起来,呼儿嘿呦,家里留下小妹妹。”随后,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又重新填词改成《移民歌》,《移民歌》是依照…  相似文献   

17.
清代乾隆时期,"文字狱"的情况各有不同,这于发生在广西,或与广西有关,或波及广西的"文字狱"狱案中可反映出来。乾隆初期,文网宽疏,对文字之罪的处理较为宽大;乾隆中期,文网密布,"文字狱"狱案频发,处理严酷,发生在广西的狱案就有数起;乾隆后期,从乾隆帝对一宗始发于广西的"文字狱"狱案的宽大处理可看出他在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案件时的谨慎,也反映出当时因形势所迫,朝廷无力苛求文字,文网弛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五族共和”的口号是民国元年孙中山提出的,孙中山在新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表明:“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以实现“民族之统一”。日本学者片冈一忠曾经对孙中山首倡“五族共和”的说法提出质疑,并论述立宪派巨头张謇在南北和议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既同意片冈的论点,又提出新的看法:即“五族共和”一词来源于杨度1907年撰写的《金铁主义说》、一直到辛亥年武昌起义后 经过南北谈判,逐渐变奏为新国家的民族统一理论。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革命党人,包括孙中山,都对满蒙回各族怀有否定性的形象,使得他们对“外中国(藩部)”的民族整合问题漠不关心,相反,居住北方和内陆中国的满蒙王公以及旗人集团为了保持他们的既有利益,积极响应“五族共和”的口号,要求“与汉人平等”,导致南北妥协的局面。从这个角度看来,辛亥革命既是不同政治力量的斗争、又是一段内外、大小“中国”交错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文革"时期农村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情况。"文革"时期农村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虽然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但仍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今我国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妥善解决好二者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迁村并居的推进问题、土地出让收益的分配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等;其次要深入研究二者协调推进的环境条件、动力机制和成功模式等;最后要重点探讨二者协调推进的对策措施,以指导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