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界对“美术视野中的鲁迅”研究尚嫌不够,一些专门著述多停留在资料梳理阶段,没有将鲁迅与美术的关系视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关联。本文力图从西方现代美术这一视角研究鲁迅的艺术趣味,并对鲁迅与蒙克绘画做了个案比较研究,努力勘出步入鲁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美术观念与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他从国家文化建设和国民精神改造的层面对中国美术的革新及其与现代社会的调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人民大众对反映社会斗争和时代发展的新型艺术的需求,从西方引进版画艺术,强调艺术的时代性和大众性,同时探索传统美术与外来艺术融合的可能性。鲁迅美术观念的形成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觉醒,并成为推动中国新兴版画发展的重要力量。鲁迅艺术观念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版画特别是抗战版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观的建构,对今天的艺术发展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艺术?这是作家批评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胡秋原曾借用普列汉诺夫的观点,认为“艺术者,是思想感情之形象的表现”、“艺术是借形象而思索”。这句话我们可演绎成这样一个结论:艺术是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这与鲁迅的“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是一个意思。它们同样包涵这样的内容:所谓形象、天物乃客观存在,但一旦经过表现、美化之后,它就不得不带上主观的色彩,打上作者的烙印,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主客观的统一、客观真实与主观真诚的统一。胡秋原和鲁迅对文艺的这种相同界定,是他们后来许多观点有共同之处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1914年4至5月间,鲁迅参与筹备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这是5月20日闭幕仪式上的合影。后排右起第三人为鲁迅。鲁迅归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对儿童少年的教育非常关心,也颇有心得。到教育部后,除了响应蔡总长的提倡美育,写出纲要性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外,还翻译了很多儿童教育的文章,如日本高岛平三郎的《儿童观念界之研究》,日本上野阳一的《艺术玩赏之教育》《儿童之好奇心》等。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是鲁迅参与组织的一个大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版画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在他战斗的一生中,对于革命美术运动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所付出的精力是难以计量的,留给我们有关美术方面的遗产是非常宝贵的。由于鲁迅先生的精心浇灌,昔日版画艺术的微小幼芽,今朝正在成为茂林嘉卉,先生对我国新兴版画艺术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卓越功绩。  相似文献   

6.
抑郁艺术精灵──鲁迅与爱德华·蒙克魏韶华鲁迅酷爱西洋绘画,寓所墙上也杂乱地挂着镶着镜框的版画和油画。日本八年,鲁迅系统研究过古希腊雕塑和瓶绘工艺、历经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十八九世纪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及印象派以降各种流派的作品。他收藏的美术类书籍多得...  相似文献   

7.
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相比,作为美术酷嗜者的鲁迅形象一直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视。鲁迅一生美术活动复杂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七种:一、收藏美术作品;二、出版美术作品;三、举办和参与美术展览;四、翻译美术史论;五、发表美术评论、进行美术指导;六、亲手绘制图画、设计书刊封面;七、从事书法及其篆刻等。从整体观之,新时期以来的鲁迅与美术研究仍未能获得大的突破,而未来的鲁迅研究则很有可能在这里发生意义转折。  相似文献   

8.
鲁迅文学的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儿童、童年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维度,但是,它却弥足珍贵。在艺术上,儿童(童年)不仅是鲁迅文学描写、表现的对象,而且更是鲁迅文学的一种方法。在鲁迅的作品中,童年成为作品的结构和立意的支撑;儿童成为小说重要的叙述视角;儿童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果没有儿童、童年这一维度的存在,鲁迅文学的思想和艺术都会贬值,鲁迅文学的现代性也将不能达到现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鲁迅对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美术的理解和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对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美术有着特别的留意和浓厚的兴趣,但学术界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未引起足够充分的注意.鲁迅在创作他的极富表现主义个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等之前,读过表现主义美术书籍并受其影响.鲁迅对表现主义美术的详细了解和接受,主要来源于他翻译的5部日本译文.在日常生活中,鲁迅对表现主义美术极其欣赏,但鲁迅喜欢表现主义美术有其选择性,鲁迅欣赏写实主义并未构成对表现主义美术的否定和消解.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文字是其思想的行动,行动的艺术。鲁迅的行动性不仅包括他的活的关注现实的观点,而且包括他介入现实执着现实的一系列实践行动。鲁迅是真正把自由灌输在内心并且用行动作证的人。  相似文献   

11.
“人学”思想与鲁迅的戏曲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鲁迅思想最为核心的基点——"人学"思想出发,对鲁迅的戏曲批评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迄今为止,学界对于鲁迅戏曲批评的研究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将鲁迅简化、提纯化的倾向,以个体自由为原则的生命意识为主要内涵的"人学"思想是理解鲁迅戏曲批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结合鲁迅文化思想的宏观背景 ,探讨了《孔乙己》的思想内蕴和艺术形式。认为《孔乙己》揭露和批判了整个封建制度和文化 ,否定了专制制度下无价值的奴性人生 ,回击了当时文坛利用小说进行人身攻击的逆流。《孔乙己》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完美性 ,集中展现了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的天才 ,是世界短篇说小说中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鲁迅研究分为3个发展阶段,在沦陷期以介绍、评论为主,因将鲁迅视为反封建的斗士而引起共鸣,光复后主要吸收鲁迅反抗专制的精神内核用以争取民主的社会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体现出将鲁迅的思想与艺术融合、作品分析与时代背景融合、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而贯穿这3个阶段的是对鲁迅精神内涵的重视,此即为鲁迅研究在中韩文化交流乃至东亚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故事新编》中民间叙事策略的现代开掘入手,从民间叙事角度观照下的历史选材和民间故事叙事结构的大胆扬弃两方面具体分析鲁迅在创作中对传统民间叙事艺术的灵活运用及超越创新的表现,侧重探讨民间精神和民间文化对鲁迅人生观及艺术创作观的积极影响,探寻鲁迅先生以民间叙事艺术为策略建构历史题材小说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5.
2015年的中国鲁迅研究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有关鲁迅的综合研究除了对鲁迅的“人”学思想、左翼文学信念、后期思想等的关涉,更多的是集中在心理、学术、艺术观等方面。对鲁迅创作的研究大多围绕小说、杂文、散文诗等文体和内容与艺术形式的专题进行。对鲁迅的比较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多维度对照中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悠久的传统艺术具有强固的承续力量、持久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性质。鲁迅一生与画结下不解之缘,现代小说和绘画作为两种不同艺术样式的亲和与连结始终成为他审美取向上的刻意追求,绘画色彩在鲁迅的文本中得以充分地艺术展现。绘画因素之于鲁迅小说具有适应性,鲁迅小说之于绘画因素具有选择性。鲁迅小说纳绘画因素为内质,正是因其要呈现出丰饶多姿的综合性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的结构 ,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其中结构与主题的相融性、结构与人物性格的互为性、结构多样统一原则的运用是鲁迅小说的结构艺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8.
对于<野草>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大致说来,研究思路存在一个"虚"实"之辨是将它视为一个普遍性的甚至哲学品格的文本,还是将它定位为对现实政治和历史的批判、认知,再或者是对自我情爱体验的曲折表达.解读<野草>应倾向于"实"解,具体是要认识到这个文本对鲁迅个人情感和心理世界的提示.任何角度要有自身的限度,都不能走得太远.  相似文献   

19.
评冯骥才的《鲁迅的功和"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骥才在《鲁迅的功和“过”》一文中 ,从一个角度基本否定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原因是他全盘否定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同时对 2 0世纪初期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作了错误的估计  相似文献   

20.
鲁迅“骂人”是特定时代的特定文化现象 ,并不只是鲁迅在“骂” ,事实上是更多的人在骂鲁迅。与其纠缠于鲁迅的“骂人” ,不如更多地去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如此 ,才能更好地了解鲁迅“骂人”的形而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