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读者来信从我十岁到现在,爸爸一直间歇着有外遇对象,妈妈不说,但心里猜疑,把所有的矛盾和烦恼都跟我说,希望我能让爸爸的注意力转移到我们身上。可是一切努力都毫无用处,爸爸挑明不想跟她过了,但不会离婚。他俩就这样一直僵持着、诋毁着,拿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我也劝过我妈离婚,可她一  相似文献   

2.
观点:即使是“形婚”,为了孩子也不能离 代表人物:连翘,37岁,公务员 许平,40岁,出租车司机 有人说,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或多或少会受影响,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家长不愿离婚. 连翘坦言自己的婚姻就是“形婚”,徒有婚姻的外壳,没有婚姻的实质.连翘的婚姻很失败,孩子4岁了,老公好吃懒做一分钱不赚还不干家务,全凭她养着,就一样好处,不家暴,不打闹.两人日子过得跟白开水似的没滋味.但她不敢离,因为儿子疼爸爸,一旦离了婚,以她老公不负责的态度,估计一年半年也难来见孩子一眼.为了儿子心灵成长的需求,她只好当另一个儿子一样养着老公,只因为她的儿子需要一个爸爸.连翘说朋友都劝她离,她也知道大家都是好意,可现实摆在这儿,儿子离不开爸爸,她也舍不得儿子难过,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妈妈的杰作     
我真的有些难以接受,妈妈已经去世的事实。我还记得,在二十年前的一天,妈妈的眼睛里忽然闪烁出了一种新的神采。″孩子们,仔细听着,我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作家的。我要写一些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作品。″妈妈真的很快就会成作家吗?我不敢相信,但我期待着。但是,就在妈妈即将完成她的第一部作品之前,爸爸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清楚地记得,面对爸爸的死亡,妈妈是如何撕心裂肺地哭泣。猛然之间,妈妈陷入了困境,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和养育孩子的重任。她总是抽出时间来写一些鼓励我们的便条,塞在我们的午餐盒里或者是放在我们的衣兜里。这样一来,她就…  相似文献   

4.
正小时候,她有一个当摄影师、拥有影楼的爸爸,但在她5岁那年,父母离婚,父亲抛弃了她和妈妈。她开始寄人篱下,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正因为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她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外摄影师。与此同时,她一直憎恨着抛妻弃女的爸爸,发誓此生不想见到他。命运弄人,一次偶然,她发现被自己追踪拍摄了3个月的流浪汉,竟然是她恨了20年的爸爸。他不但成了自己曾经诅咒的真乞丐,而且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5.
三个爸爸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她被判给了母亲,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她这里说的"三个爸爸",一个是姥姥口中的爸爸——太好,一个是妈妈口中的爸爸——与姥姥描述的完全相反,另一个则是她自己见到的爸爸——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6.
1王妙美今年才21岁,已经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当上了妈妈。她常常领着两个才过一岁生日正瞒珊学步的儿子在门口玩儿,过往的人们见了都夸两个大胖小子长得虎头虎脑,活泼可爱。王妙美阴郁着脸,木然地望着人们亲切地逗着孩子,似乎有啥难言的心事。她楼上楼下的邻居,诡秘地对满怀狐疑的人们透露,王妙美生的是一对大“鳖羔子”(胶东方言,即“私生子”的意思)。孩子都过生日了,还不知爸爸是谁呢?可王美妙怎么可能不知孩子的爸爸是谁呢?2不知有多少个夜晚,王妙美从噩梦中醒来便泪流满面。1996年6月21日的晚上,令她不堪回首啊!那…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一对兄弟.哥哥是知名企业的科技顾问,弟弟是摄影师.兄弟俩生长在同一个家庭里,两个人的个性、口才截然不同.哥哥很会说话,很有领导能力,书也一直读得很好,各方面才艺都很杰出,运动方面也很出色.弟弟跟哥哥念同一所学校,比哥哥低一个年级,压力一直很大,老师们都会说:啊,你是谁的弟弟对吧,你哥哥怎样怎样…… 更糟的是哥哥还长得比他帅. 不只在学校有压力,在家里也一样.闯了一点小祸,妈妈会不经意地说:"跟你哥哥学学,你哥哥从不让我操心的."拿了中不溜的成绩单回家,爸爸也会摇摇头说:"咦?你哥哥没怎么念书,成绩就很好呀.书有那么难念吗?"  相似文献   

8.
妈妈的梦幻     
妈妈从小有一个梦幻,就是当她长大结婚以后,她要做一家之主,每个人都要服从她. 当妈妈刚到我们李家的时候,妈妈的妈妈也跟着来了.外祖母是一位严厉而干练的老人,独裁而又坚强,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大权独揽:上自妈妈,下至我们八个孩子(二元宝,六千金),全都唯她老太太之命是从,妈妈虽是少奶奶兼主妇,可是在这位"太上皇后"的眼里,她只不过是一个"孩子王",一个孩子们的小头目,一个能生八个孩子的大孩子.  相似文献   

9.
《女性天地》2013,(10):23-23
两个女孩一出生就被医院搞错而取代对方的身份生存。一个孩子Bay成了富二代娇娇女,有曾经是明星运动员的成功商人爸爸,有爱烹饪的家庭主妇妈妈,还有能保护她玩乐队的优等生哥哥,她叛逆爱冒险,喜欢刺激的街头涂鸦。而另一个孩子Daphne~lJ生活在拉美裔平民社区里,一场脑膜炎后她失去了听力,  相似文献   

10.
王宁  刷刷 《现代妇女》2005,(3):36-37
25岁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妈妈抱来的孩子,我的性格不像她,也不像爸爸。熟识的亲戚朋友有时无心地讲出来,我都要在心里思量许久,我究竟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小孩?如果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又在哪儿呢?想起小时候一起玩过的表姐,被大姨妈要来就远去朝鲜,再回国,她已待嫁,偶尔和我独处一室,常常不发一言,一个人望着压在玻璃板下的一张小小的黑白照,一个素静如花的女子轻柔地笑。指尖反复摩挲中,泪,就落下来,从一颗两颗到模糊一张脸……我后来悄悄地问过外婆,外婆说那是表姐的亲妈妈。亲妈妈?看来亲妈妈和后妈妈一定不同,不然大姨妈疼表姐二十几年,她怎…  相似文献   

11.
喜欢     
爸爸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女儿和妈妈每天在医院里照料爸爸。几天以后,妈妈急火攻心,也病倒了,并且做了手术,15岁的女儿从此要照料两个病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女儿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她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其他孩子还在酣睡的时候,她已经做好饭披着晨曦送到医院。看着孩子日夜忙碌一脸倦容,妈妈很心疼,也很不放心:“累了就歇一歇,你要是也病了,可就全家覆灭了。”女儿却一个劲儿地安慰妈妈:“没事,我什么都会做了,您想吃什么就告诉我吧!”妈妈笑了,说非常想喝鱼汤。“好啊,我中午就给您做鱼汤。”下午很晚的时候,女儿才把饭送到医院来。打开饭…  相似文献   

12.
火车上,同坐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显得忐忑不安,儿子在窗玻璃前把脸都贴扁了,张望着. 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孩子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妈妈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孩子转过身来对我说,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得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的生日,他和妈妈想给爸爸一份生日礼物,于是,特意坐这趟火车.期望可以与他爸爸开的那列火车相遇,看一眼他的爸爸.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以来,恐怖游戏、恐怖影碟、恐怖玩具充斥着市场并且非常畅销。这些产品在给商家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受恐怖文化不同影响的两个孩子家住南京光华门的韩小东(化名) 今年12岁,念初二,是个聪慧的孩子。韩小东的学习成绩很好,所以父母允许他有限度地玩电子游戏。 2004年元旦那天,韩小东的妈妈发现儿子有些不对劲:她在晚上经常听到儿子在睡觉时发出尖叫声,频繁地说着梦话;后来学校老师也打电话说韩小东上课精神不集中。1月10日, 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韩小东才说出实情。元旦前,同学借给他一张《生化危机》游戏光碟,内容非常恐怖。他玩了几天之后,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恐惧状态,出现了他妈妈注意到的那些反常现象。听了儿子的讲述,妈妈不相信电子游戏能把人吓成这样,就打开电脑,结果没玩3分钟,她也被吓得直冒冷汗,手抖得控制不住鼠标。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儿童福利院里都设有这样一种家庭,有爸爸、妈妈,当然也有孩子,只不过他们没有血缘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类家庭。类家庭旨在给孩子们创造最接近正常家庭的成长环境,是福利院去机构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男孩的胳膊被咬了一口,是同班的一个女孩干的。 男孩的家里炸了锅!奶奶老泪纵横,颤巍巍地托着孙子的小胳膊,心疼地往那红戳般的伤痕上吹气;爷爷气得拿拐杖地戳着地板,逼孩子父母立马带孩子去医院打破伤风针;妈妈厉声责骂爸爸是“废物”,怪他去幼儿园接孩子时没有及时找到那“凶手”抽她两个嘴巴;爸爸还算冷静,劝了老人劝妻子,又抱起儿子鼓励他别怕痛。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孩子,我应当让母亲,生活在属于她自己的"家"里。哪怕,她一个人住,我有多么不放心;哪怕,为了探望她,我要不停地在两个城市间奔波……为了说服妈妈搬来和我一起住,我差点强行卖了她那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霸道,可我真的是为了方便照顾她。爸爸去世后,那栋房子也好像进入了暮年,今天水  相似文献   

17.
柚子 《伴侣(A版)》2021,(10):40-41
舍得花时间陪孩子 早上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同事发的一条状态,觉得很有感触,内容是这样的.原本答应女儿,下班后带她去看电影,可无奈的是,领导突然说集体加班.于是给家里打电话说了一声,让公公婆婆带女儿去.到了下午,接到婆婆的电话,说静静在家特别生气,饭也没吃,一直哭着说妈妈不爱她了,她都一个月没和妈妈出去过了.  相似文献   

18.
正问:老师你好,我家男宝满四个月了,一直是我在带,我爸妈帮忙,亲子教育都是我亲力亲为。我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我不担心,最令我担心的是,老公是军人,常年在部队,一年也就回来两个月,男孩子由母亲带会有一些弊端。请问:我该注意什么呢?答:妈妈带孩子没有错,别先把自己否定了。不同年龄段,爸爸的缺失影响各不相同。1岁前,只有妈妈照顾反而更好些。其次,宝宝现在才4个月,起码在这1年里,妈妈不必有这个顾虑,尽可放心地  相似文献   

19.
张丹 《老年世界》2014,(13):22-23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妈妈似乎总走不出爸爸离世的阴影。尽管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各种保健活动,偶尔约牌友在院子里打打小牌,在院外开垦了一小块碧绿盎然的菜畦。可是,我觉得妈妈仍是不快乐的。有好多个夜晚,妈妈房里的灯都亮着,透过门缝,我悄悄望过去,只见她斜靠在床头,一动不动地凝望着墙上爸爸的遗照。灯光下妈妈是那样孤单苍老。我想,妈妈只是不想让我为她担心,所以她用刻意的忙碌,掩饰内心的孤独。爸爸已经走了,我真不想看着妈妈把自己囚禁在痛苦的追忆里,我要给妈妈找一个知冷知热的老伴,相互搀扶着走过以后的岁月。  相似文献   

20.
一 正在忙着给孩子洗澡的林玲,接到了老妈的电话.一听说林玲在忙,老妈就说等会儿打过来,挂电话的那一刻,还在嘀咕林玲不容易. 林玲是不容易,和老公两地分居,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 安顿好孩子,林玲躺在床上,给老妈打了一个电话,老妈说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和林玲聊会儿天.林玲知道老妈还是有话说,不然,她不会特意打电话来的.平时她也很忙,照顾半身不遂的爸爸,接送小侄儿上学放学,还得管着儿子家的一日三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