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据预测,“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乃至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亟待社会关注。与“五保户”相比,“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更容易被忽视甚至遗忘,隐藏着严重的养老问题。为了掌握我市“空巢家庭”基本状况,探索一条适合我市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路子,2007年6月,青铜峡市老龄办对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高龄化、高发病率、高风险性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部分老人无人照顾,因此,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势在必行. 我所在的街道共有10个社区,其中一个社区就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400多人,空巢家庭116个,独居老人73人,60岁以上的残疾人95人,养老服务需求非常大。但是,目前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跟不上高龄老人需求的增长,不少有需求的家庭处于既做不到居家养老,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构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3.
金秋茶坊     
《老年人》2000,(11)
上海全面推开居家养老试点  据《今日信息报》报道:上海原在黄浦、卢湾等区进行的居家养老试点于 8月底在全市推开。今后,上海市老人在家就可向社区养老机构求雇护理服务。这种服务包括日托和上门服务,解决在家老人的吃饭、洗澡、购物、陪医等问题。试点的经验表明,空巢家庭的老人特别欢迎居家养老服务。  点评: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使老年人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住所和社区环境里,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这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节省社会养老成本,值得大力提倡。美国公司采用“分期退…  相似文献   

4.
苗向东 《老年世界》2008,(10):10-11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显现.同时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经达到49.7%。有的老年人病魔缠身.倍增凄凉.甚至感到人生乏味.欲了残生。什么样的养老方式最适宜中国老人呢?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曾大量发展养老福利设施。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很难走下去。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统计,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4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5亿,占总人口的23.79%。大量老年人的出现,严重挑战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由于社会养老机构经营状况参差不齐,老人与养老机构间的纠纷日益增多,老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先生,于去年11月23日在杭州闭幕的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工作会议上说,现在全国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高达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需要照顾的老人1100万,占老年总数的6.3%.现有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等方式,难以实现对这些老人的最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为了应对目前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和失能老人难以照料的难题,此到2015年末,中国将建成超过600所具备临终关怀功能的养老机构,为确保更好地照顾老人,未来这些专门针对失能老人而建的养老机构将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只接纳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房产不予出售,必须配套拥有一个专门的医疗机构、专门为入住老人开展全天候的医疗服务,以及必须具备临终关怀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即大约每4个老年家庭中就有1个空巢家庭。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到2030年空巢率将达到90%。因此,关注空巢现象,关注空巢老人,并为此而完善国有的制度安排与相关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国家任务。  相似文献   

8.
沧浪区成功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人口22.6%。近年来,沧浪区以“9064”养老格局为目标(即让90%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6%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4%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导,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爱“空巢老人”完善社区养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与“银色世界”的不断扩大,在老年人中这几年来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目前尚在不断扩大,但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其家庭成员称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数量和比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如何使这部分老年人安享晚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有的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的需求有着巨大的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轻人照料老年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此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更加弱化家庭的养老功能。而国内外公认的社区养老弥补了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是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借鉴国外社区养老模式,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为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找到合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目前,山东省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0年底全省老年人已达1413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75%,老年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4.27%,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南京市北仑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达7.08万,占总人口的19.9%,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区老年人口将达到8万.近年来,北仑区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日益凸现,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支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国家确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基本养老方略。据调查,目前我国有1.5%的老年人选择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其余的老人还是以在家庭中养老为主。  相似文献   

14.
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如何理性看待异地养老的刚性需求与社会效益,化解异地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风险、完善机制创新异地养老发展模式,更好地让广大老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加快推动养老产业化的一个现实课题. 异地养老的刚性需求与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方式已从过去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机构养老等逐步向异地疗养型、候鸟式安居型、旅游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探亲交友型等异地养老形式转变.以北京市为例,有1/5的老年人有异地养老需求,60岁至69岁需求达38%,69岁至79岁需求比例为28%,有着巨大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15.
统计显示,我国现有老龄人口1.78亿,占总人口数的13.26%。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就贵州而言,截至2010年,全省老年人460余万人,城镇空巢老人高达39万人,且在快速增长中。可见,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全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7.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64%,已步入老龄化时代.目前,全区共设立敬老养老机构9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885人,占五保老人总人口的65%,吸收区内社会养老人员94人.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老年家庭,推动敬老养老事业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青白江区在成都市率先成立了统筹城乡敬老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创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敬老养老资源实施统筹管理,形成了城乡一体的新型敬老养老服务网络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在正迈入老龄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老年人和子女分居的家庭已经相当普遍。有关专家建议应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为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安坐家中,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同时,老龄化是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迎接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3,(23):33-33
推行养老护理保险制度,新建20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制定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在江苏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传出令江苏1424万老年人高兴的利好消息。江苏现有1424万老年人,到2015年,要实现3%的老人进机构养老,97%的老人居家养老,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今年9月底前,新建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任务将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加拿大目前有超过13.5%的人口达到或超过65岁,而到2030年,将有20%的加拿大人成为老年人. 老年人的护理问题,以及围绕养老院设立的养老体系日益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迄今,加拿大的养老院已形成多种体制下的多层次服务形式. 最为普遍的是各种档次的"独立生活"老年人公寓,接收的住客是生活能完全自理的退休老人.这类老年人公寓楼中除了一般公寓楼所拥有的设施外,还提供医疗监测和应急支持等老年人所需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老年公寓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正在越来越深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老年人能否接受这一养老方式 ?做子女的又是怎么看的 ?我们在长沙、株洲等地采访,记录了他们的一些心声。 养老新趋势   梁利余 (老干部门工作人员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家庭结构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空巢”家庭的出现,已反映出家庭养老功能呈弱化趋势。据统计,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 1 3亿,其中 80岁以上的老人有 800多万,丧偶老人有 4500万。这些老人年高体弱,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特别需要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