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社工机构的良性运转需要强有力的团队支撑,其中团队中层管理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如今,随着社工机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一线社工开始成为机构的中层,担负起管理者的重任.但在社工机构中,“被中层”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许多社工尚未来得及充分锤炼自身的业务能力,便已被提拔为服务组长甚至服务主任.从某种程度上说,机构的项目不稳,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项目团队中存在“中层危机”.因此,机构必须重视中层管理者的引导与培养,投资于中层,实现“中层崛起”是业已成型的社工机构迈向坚实运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我多领导都会询问我们服务团队的社工平均年龄,亦有领导很直接地评论——我们的社工太年轻!这些领导偶尔无奈地反映我们的社工不够进取,在表达时不够大气,未能够向外好好地反映社工的业绩;亦有一些领导会感叹社工们未结婚,更没有孩子,人生经验不足,所以都不敢让我们的社工做一些太严重的个案,担心社工应付不来,反而令危机恶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2,(19):58-59
社工A问:我刚从一线社工岗位晋升至服务管理岗位,作为一个实务经验未必丰富的一线社工,我该如何从一线社工角色转变至行政角色?我能否在担任行政角色时也保持一定量的实务服务?怎样处理?答:中国社会工作的加速发展,自2006年开始至今才6年时间。纵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大力推动,但相对于社会服务扩张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全面铺开之后,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实务服务所需的社工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就更需要一批中层社工管理人员去承担策划和督导实务服务、开展服务团队运营管理、协调及链接社区关系等任务。  相似文献   

4.
全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战略研讨会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专门针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会议,对于我国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第二,这次研讨会由民政部组织召开,各地主管领导参加讨论,民政部罗平飞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社会工作以及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高度重视。第三,研讨会加深了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对社会工作及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做社工已一年半之久,早就得知我们有“退修日”的安排,一直很期待。这天,我终于盼来了“退修日”。“退修日”,是让社工暂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与工作岗位,与督导和同工一起进行团契、灵修、娱乐等活动,使社工团队更和谐,增强社工团队能力,促进社工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香港地区,在医疗服务中引入社工,以多专业介入模式为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情况已经很普遍。内地的社会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起医务社工的服务系统,但一些医院根据不同的需要也开始引入社工服务。笔者过去三年曾在内地为两所医院内的社工团队做督导。其中一所医院是因为汶川地震后接收了一批地震伤员,考虑到受伤者身心同时受创,因而与社工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7.
日前,深圳市社工协会组织召开了“深圳市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服务指标体系专家评审会”,邀请社会工作主管部门领导、社工用人单位领导、学者专家、香港督导等对七大社工服务领域的指标体系初稿进行了研讨与评审,顺利完成了深圳社会工作各领域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不是一个人的独舞,需要团队合作方可带来大的改变。我们每一个社工都身处不同的团队中,可能是团队中的普通一员,也可能是团队的领导者。大家因为某项工作或某种信念走到一起,这本身便是一种缘分,为此每个人都应该珍惜。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懂得该如何经营团队。若团队管理不当,则常常演变成内耗,甚至导致团队破裂,无果而终。因此,作为社工机构的总干事或项目主管,不仅要把事情理顺,更要团结人、带动人。那么,该如何带领和管理一支团队呢?下面就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转眼间,北京市朝阳区七彩昀社工事务所已经于紧张忙碌中走过了第一个年头。这一年,作为机构的发起人,我有幸参与了机构从筹备到成立再到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见证了我们年轻社工团队的每一次挫折和成长,最终收获的是服务对象的信任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10,(22):10-10
个案管理:是由专业社工替一群或某一案主协调整合所有助人活动的一种过程,亦即服务协调的工作,在英国称为照顾管理。在此过程中,使得各种不同福利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相互沟通协调,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为案主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以扩大服务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他们是老师,挖掘社工的潜能和优势;他们是朋友,解决社工的困境与难处;他们是“领导”,是服务的监督者、把关人。对于社工而言,他们的名字叫督导。 社会工作督导是发展和维持高水平社会服务的核心元素,一名优秀的督导决定着一名社工乃至一个团队的未来。督导是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中的重要环节,是机构平稳运作的重要保障,是保障服务质量和遵循伦理规范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2.
看到珠三角社工大聚会,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春节,上海某区的民政局领导邀请我们社会工作机构会餐,席间,领导非常感慨地说:“本来前几年就一直想请大家聚聚,结果因为机构太少,始终坐不满一桌,今年终于可以欢聚一堂了!”  相似文献   

13.
近日,福莱国际传播咨询发布了2012年度数字影响力指数报告,数字影响力指数评估在消费者生活中不同媒体的相对角色及影响力。该研究由福莱国际传播咨询数字研究团队设计并领导执行,该团队是福莱内部研究网络的一部分,专门为传播的数字化提供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杨琼  周晓峰 《职业》2015,(9):74-75
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技工院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为基础,分析目前教学团队建设现状,提出结合贝尔宾角色理论建设技工院校有效教学团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09,(27):16-16
自2007年深圳全面铺开社会工作试点以来,全市已依法登记注册民间社工机构36个,管理社工800多名,其中中共党员240名,占社工总数的30%,这是新形势下新社会组织管理的一个新群体。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来,很多机构社工人才流失率普遍较高.人才的流失给社会服务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制约了整个社工行业的发展.相关研究归其原因不外乎是,薪酬待遇低及社工行业发展空间小等.作为机构管理者,笔者认为,研究社工的流失更应该关注机构内部的矛盾. 在3年的工作经历中,笔者一直在社会工作一线摸爬滚打,见证了很多社工的离开,每每有社工离开时,我总会留个心眼去留意他们的情绪历程,去思考他们离开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社工人才流失最关键的因素在机构管理团队与社工的矛盾上.  相似文献   

17.
督导是社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导师和开发服务项目的智囊。广州市采用项目购买方式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时,只有督导资格和督导工作量的规定,至于如何引进督导和发挥督导作用,社工机构有很大的自由度。实践中,很多机构采取了香港督导、高校背景且有实务经验的督导、有广州市社工协会一年正规培训经历的本土督导共同组成团队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李方 《现代交际》2003,(4):36-36
当提升的任命书递到你的眼前时,面对挑战,你是欣喜、困惑,还是有些压力?因为你是一名出色的专业人士,有较突出的工作业绩和管理才能,所以上级把你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便做出更大的业绩。但你从来没有领导过一个团队,如何尽快进入角色,成为团队的领军人物是你的当务之急,也就是俗话说的如何踢好“头三脚”的问题。这是确保你立足当前长远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5月2日,由中国社工协会主办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推进会暨能力建设培训班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领域的先进企业、基金会、社工服务机构代表及一线社工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在致辞中说,举办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推进会暨能力建设培训班,是为了总结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实务经验,研讨各领域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成果;表彰各领域中优秀的、先进的社工服务机构,让典型引路,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推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尤其要在民族宗教、食品药品安全、司法矫正等领域培育发展更多的社工机构,进行社工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和政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家,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外,他们是相互扶持的小团队,她冲锋在前,他全力支持,还有一个小小的她薪火相传,守护健康,守护爱。赵世莉是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医务社工部的专职医务社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