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前山东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马瑞芳的新书《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和《马瑞芳说聊斋》签售现场,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等前往助阵,各位调侃取乐亦都是林中高手,不仅令现场笑声阵阵,更重要的是创下两个小时签出600本书的累累战果。  相似文献   

2.
爬山     
易中天,一位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品读三国历史而一炮走红、名震全国的厦门大学教授。 因为出名也招来了些许骂名。骂他者何许人也?为首者当属某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他在《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一文中说易中天品一国实际不是品,是嚼,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嚼一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闳 《今日南国》2007,(1):64-66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  相似文献   

4.
杨洪立 《中华魂》2008,(6):57-58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因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而一举成名,红遍天下。于丹讲《论语》,讲《庄子》,不是学究式的考证,也不是学术式的解读,而是拿出一两句话来,接着  相似文献   

5.
央视《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横捭闺,雅俗共赏。2006年10月27日下午,易中天教授来到成都大学,与成都大学师生畅叙人生,笑谈读书,品话三国。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易中天大火。于丹大火。时至2007年年初,又一个和以上二者比肩的人出现了——她就是安意如。她的《思无邪》、《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等一系列古诗词鉴赏作品相继出炉,在各大网站上持续高居销售、新书排行榜榜首,最高单日销量超千册。一度超过易中天的《品三国)和苏童的《碧奴》……谁又能想到,这个年仅23岁的漂亮女孩,竟然身有残疾……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的"品三国",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和知名学者.2007年10月11日易中天教授应邀来到江汉大学,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话说武汉"的生动演讲.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7,(1):4-12
易中天,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长期从事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主讲美学与术学课程多门,著有“随笔体学术著作”《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书城坛》、《书生意气》等,并在《人民日报》、《解放时报》、《文汇报》和《光明日报》及《书摘》等报刊开设专栏,其作品在国内外拥有众多读者。 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话史风格,深受全国各地电视观众的喜爱。易中天的“三国”系列讲卒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起强烈轰动。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07,(4)
春节后网上有数名博士联名发帖反对于丹讲述《论语》、《庄子》的方式,并呼吁《百家讲坛》栏目让她"下课"。不久又有10名博士发表声明坚决站在于丹一边。反对派博士一方天涯社区发帖,名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发帖人也就是此次联手签名  相似文献   

10.
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拥有了全国万千“粉丝”,有人甚至大喊“嫁人要嫁易中天”!2006年12月,就在他的《品三国》发行过65万册之时,这位阔别故乡多年的游子回到了长沙中南大学讲学。家乡“易迷”们在领略了其博学多才、幽默睿智的风度后,更想知道这位自称“一等爸爸二等丈夫”的“学术超男”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超级故事。  相似文献   

11.
惠艳生 《新天地》2011,(10):193-194
2006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很快引起广泛关注。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记载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论的经典;而孔子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倡导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早巳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他是继易中天、于丹之后从央视《百家讲坛》走红的明星学者,季羡林称他为"50年教学生涯中所见过的最具备语言天才的人"在复旦,有这样一个段子流传甚广,话说9·11事件后的某天,在课堂上,一位学生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态度,正在上课的老师钱文忠于是"威胁",要念夺命咒语,"意在让他们也尝尝莫名其妙就被夺去生命的滋味"。此段子的真假已经莫辨,但其中那位钱文忠是确有其人。今年3月,这位复旦大学教授讲述的《玄奘西游记》在央视十套开播,不久  相似文献   

13.
于丹的《论语心得》在央视栏目《百家讲坛》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快,中华书局出版了该节目的讲稿,销量一个月内突破了80万册,估计最终将超过易中天的《品三国》(上)。我们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论语心得》的畅销;第二,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论语心得》的性质呢?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一首先,作为电视媒介和出版媒介来讲,销路来自于需求。《论语心得》的火爆,说明受众需要它。那么,受众为什么需要它?它又是如何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呢?答案可能是,在这个日趋理性化、功利化的社会,人们对精神价值的可靠性产生了强烈的…  相似文献   

14.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中对《三国》的品评受到极大的关注,无疑是成功的。但其进行解读的角度和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偏颇之处:《品三国》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三国演义》所表达的人文精神;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要求文学的美学追求,颠覆了《三国演义》原有的思想倾向、历史观念与审美理想,几乎完成了一个对小说《三国演义》的解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十问易中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娟 《江海纵横》2006,(5):49-50
在迈进人生中第59个春天的时候,易中天教授的名气真如他的名字一般——如日中天了,很羡慕他的名字,起得好,姓也很好。“百家讲坛”下的易中天教授,不再是一幅中华小立领分头形象,更亲切更随和,但幽默睿智不改,是一派东方人的帅。读书报: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和《品三国》的热卖,有媒体将您的“品三国”定义为“时尚史学”、“摇滚史学”,也有学者评论您为“出色的说书人”,喜欢您的很多听众认为您这样的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您对历史的描绘方式与当下受众的心理十分契合,请问您是如何找到这样一种表述方式的?易中天:拿曹操来说,在中国传…  相似文献   

16.
沉默了很久的严介和又“语”出惊人了——他出了一部《严介和新论语》。新书的新闻发布会是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邀请了全国150多家媒体,于丹、易中天等名人都来为他捧场。这部全套5本的大部头涵盖了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到成功的人生感悟。里面的确有很多新的论调,也的确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在此摘录第5本《成功才德胸》的几个“论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缔造着一个新的说书时代,知识和观众无可避免地被“粉丝化”(“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原义是“热心的追随者”)了……回眸凝望2006年这一系列文化争鸣事件,人们在争论中留下了几许笑骂、叹息、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在制作“易中天品三国”这一档节目的时候,打出了“百家讲坛”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的三张王牌:悬念牌、名家牌、顺势牌[1]。这个经验是从电视节目制作的层面来谈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使这个节目成为了2006年中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清理这个事件的时候,发现这三张所谓的“王牌”其实并不能解释“易中天现象”的全部内涵,理由非常简单:这三张牌其实是每一个电视节目制作人所熟知的常用手段。也就是说,让易中天如此容易地如日中天的原因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逻辑,而是一个文化逻辑。这…  相似文献   

19.
王晓峰 《今日南国》2006,(17):34-35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无论如何也不愿承认那些因走上讲坛而走红的专家学者是明星,那些几乎不为人所知的学者,因为这个节目而为人熟知,那些曾经很有名气的学者、专家,也因为这个节目而更受人关注。甚至,有些学者比现在的明星还明星,他们拥有的观众和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明星,易中天就是其中一个。去年,记者采访“百家讲坛”策划人解如光时,他曾说:“明年最火的应该是易中天,因为我们要让他讲‘三国’。”今年采访万卫,他说:“下一个走红的是王立群。”王立群现在在公众中的知名度跟去年易中天在公众当中的知名度一样,除了他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继《于丹〈论语〉心得》之后,于丹又推出的一部新作《于丹〈庄子〉心得》。首印100万册,创造了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版界畅销图书首印的最高纪录。3月3日,《于丹〈庄子〉心得》在京首发,于丹创下了11小时狂签1.5万本的中国畅销书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