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力量     
近日,笔者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尽人皆知,胡风先生从50年代中到70年代末,曾经坐过相当长时间的冤狱。在孤独寂寞的牢里,他每天都要在放风时接触一下难得的自然景物。然而,这自然景物也是极其有限的──“抬头见到山,几乎是铁灰色的,连一棵绿树和青草都看不见。”突然,有一次在放风时,他无意之间在地上的砖缝里面发现了一棵小草,是一棵已经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有些发黄发干的小草。见到了这样一棵虽然很孱弱却还有着生命的小草,他真是喜出望外,激动不已。于是,他想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小草临危的生命。究竟如何保住小草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灵树     
一天,我上班时无意间翻开《参考消息》,西方记者写的一篇反映中国面临沙漠化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谈到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首都北京亦不无沙漠化之虞……这样的文字让我沉重。蓦然间,一种生命对绿色本能的渴望冲荡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船     
他说过,人应该有崇高的信仰。唯其如此,生命的船才会有动力,才会乘风破浪于生活的江海里。这当儿,他久久徜徉在弯弯拐拐的河堤上。任凭清凉的晚风撩拨那纷乱的思绪。面前那一湾清清的溪水,使他心中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惆怅。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灿,他把眸子盯住那遥遥的远方。他在寻找,寻找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张华 《民族论坛》2007,(7):35-36
从土地孕育生命到生命的挽歌,端木蕻良的小说展示了生命从生到死的一个轮回,呈现出浓郁的生命意识。顽强的生命活力,大胆的反抗精神,强烈的求生意志,悲壮的流浪情怀,浓郁的悲剧意味,构成了端木小说生命意识的内涵,凸现出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现作为知识总汇的南方史诗蕴含着天人合一与天下同源的传统生态伦理,指导地域文化持有人的生态行为,影响地域文化持有人的生态观念。纵然理性是道德萌生的基本前提,是道德存在的根本依据,是判断善恶的最终决策,但在日常生活中,要求理性与道德的统一始终是常态抑或追求,南方史诗呈现的生态伦理观兼具社会和谐发展与个体自我调适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生命壮歌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对青年夫妇为救助翻车群众,用真情、用热血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他们就是最近被怀化市委、市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艮山口管委会黄土坝村赵秀松、蒲玉松夫妇。真情相助显本色1999年1月4日,这是一个让人悲痛的日子。当天晚上11点30分,黄土坝村支委委员、民兵营长赵秀松与市委驻村工作队长到村委赵纯迎家中商讨村里1999年经济发展规划,准备回家的路途上,突然看到身后一辆满载小圆木的贵州卡车翻在距他们十多米远的209国道上。他们立即折身回去,把司机和两名货主从车内救出来,然后…  相似文献   

7.
激发生命     
如果,你没有攀登过那座山,也许,你再也无法证明你可以攀越那座山;如果,你没有泅过那一条河,也许,你永远也不会再一次面对着那条河;是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在山脚下仰望着高山发出感叹的人,是沿着河边那条前人走过的小路寻找渡船与桥的人。可是,我们的时代多么需要在没有路、没有桥的地方,出现翻越高山的人,出现泅过河流的人啊!社会学家、生理学家一再地证明着:人类远远没有发挥出自己生命的潜能。我们又常常感受到:生命是这样短暂;生命的激情,又是那样容易消逝。所以,我总想一次又一次地让生命激发出原始的冲动、沸腾的热血和宁折不屈的冲击力……在也许偶然的碰撞中,去实现一次生命的追求,去实现一次也许结果是失败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生命树     
某寺院有两棵树,一棵是高大挺拔的银杏,一棵是干朽瘦弱的女贞。它们之间有一根粗黑的单杠,女贞树那端用螺丝和铁箍固定在树干上,银杏这端则直插树中,一块写有“生命树”的牌子挂在银杏树上。原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个寺院曾被接管过,所有的房舍都被改成了囚室,专门关押那些被打倒的人。据说在这儿关押过的人很少有活着出去的,因为这个地方的改造力度比其它地方都严厉。然而,有一个人,虽在这儿蹲了十二年监狱,却是站着出去的,这个人就是这个市的老市长。起初,人们都以为他是因为对正义充满信念才活下来的,然而在非正式场合,他总是说,是一棵…  相似文献   

9.
生命高贵     
生命高贵王好元 藏北高原的黑颈鹤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禽———黑颈鹤,现今仍然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北阿里高原。阿里高原周山环绕,绿草葱葱,碧波粼粼,颇有一派水乡泽国的风光。每年3月份,黑颈鹤从越冬区分群分批地飞到藏北,在冰峰雪岭山脚下的草甸处觅食?..  相似文献   

10.
生命树     
2010年11月摄于新疆博物馆《人与生命》展厅古代西域曾盛行生命树崇拜这种文化现象,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与自然,犹如孩子与母亲、民族与祖国,永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善待生命     
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善待生命”。然而在天灾人祸面前,生命又显得多么苍白渺小、软弱无力啊!4月2日,我52岁的叔叔,一个堪称男子汉的人,抱憾归西了。他生前是那样的乐天豁达、那样的热爱生命,在他的人生轨迹上,似乎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止他的前进。  相似文献   

12.
犹太教与犹太民族有着密切的关联。犹太教在犹太人生命历程的每个重要时刻———出生、青春期、结婚和死亡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犹太教的成年礼和婚礼仪式给犹太人以指导和教诲 ,帮助他们适应新的角色和要求 ;犹太教的丧礼与葬礼则给犹太人以安慰。犹太教的生命礼仪充实了犹太人的生活 ,显示了他们的信仰和民族归属 ,表达了他们对上帝的忠诚 ,起到了维护民族稳固与团结的作用。割礼与命名犹太教规定 ,每个犹太男婴出生后的第 8天 ,其家人要为之行割礼 ,亦称“布瑞特·米拉赫”(britmilah) ,即…  相似文献   

13.
施娟 《中国民族》2008,(9):75-76
“我叫沈利萍,是宁夏书画院的职业画家。像所有幸福的母亲一样,我也曾经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大起,我就对他寄予了无限的期望。然而,一场意外的灾难改变了我和全家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牛颂 《中国民族》2014,(12):76-76
北京民族电影展从第三届起,特邀著名电影艺术家娜仁花作为形象大使。从那时起,我们就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推广,多次进行了长谈。正是在对娜仁花有更多了解后,我们决定推出"娜仁花电影周"。题目是突然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守望生命的草原。这个题目娜仁花很喜欢。  相似文献   

15.
生命之绿     
在人们的心目中,黄土高坡是中国西部的象征,而浩瀚的沙漠又是千里戈壁的代名词,其实,我认为是一种错觉。戈壁滩实在太大太宽,它实际上复盖了甘肃,新疆两省区,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西部大自然的“主旋律”。当你行驶在数千里长的戈壁滩上,会看见大片大片的一望无际的沙滩荒漠扑面而来又如浪而去,但同时你也会发现一座又、一座耀眼的绿洲接踵而至,令人心旷神怡。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在跃动,“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此种理念在这大戈壁滩上尤其强烈。也许正是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人们倍加重视植树种草,倍加珍爱一草一木。从兰州…  相似文献   

16.
龙莹 《民族论坛》2006,(4):26-27
他有一个梦想,修通进出全县的每一个村塞的公路。为这个梦想,他工作了11年。由他组织相伴修筑的通村公路长达400多公里。工作的最后一天,离去世仅40天。放下手上的工作,他被送往医院,诊断为肝癌晚期。2005年9月10日,在癌细胞扩散吞噬下,他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42岁。身后遗下与他相依相伴的妻子、尚未成年的一对儿女和一段未完工的通村公路。他叫尚爱国,生前为古丈县交通局工程股股长。一句话与他的11年1994年10月,尚爱国进入古丈县交通局工作。这个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男人,竟因此激动得难以入睡。“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公路早日通到村村寨寨,…  相似文献   

17.
蒂姆·海沃特是一名22岁的医科大学生,1984年4月5日,他和几个同学租用一艘帆船前往佛罗里达海湾航行,途中突遇暴风雨,他们奋力搏斗,力挽狂澜,终于死里逃生,幸免遇难。这次海上历险深深憾动了年轻的蒂姆,他想到:生命有时是多么脆弱,那些猝不及防的灾难随时都可能将它击碎,唯有勇敢者方可化险为夷,到达希望的彼岸。飞来横祸那次海上历险后第九天,下午3点,位于北卡罗莱纳的蒂姆家的电话铃急促地响起来,里蒙德医疗中心的一名医生在电话里告诉蒂姆的父亲特勒:你的儿子遇到车祸,头部受重伤。医生讲,蒂姆是驾驶他心爱的跑车返回校园途中出事的,在一个交叉路口,由于车速太快方向失灵,汽车冲进路旁的沟里,蒂姆的头重重地撞在车门上。他的大脑严重受损,生命危在旦夕。  相似文献   

18.
生命之舞     
2003年1月9日晚,北京大学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在一台名为“青春的喝彩”的颁奖晚会上,当维吾尔族女青年迪丽娜尔等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精英们手中接过证书和奖杯时,引来了台下上千名北大学子雷鸣般的掌声和如潮的鲜花……  相似文献   

19.
云云 《民族论坛》2005,(3):26-28
2005年1月15日,台海两岸终于达成了不落地的“直飞”包机方案。此次“春节包机”方案,能否过渡到“重要节日的定期包机”,再到“定期航班”,最终促成直接“三通”的实现呢?一位叫陈朝福的台商可能是数十万在大陆经商的台商中对此事最为关注的人之一,因为2004年5月至2004年底,他  相似文献   

20.
张灵 《中国民族》2008,(6):20-20
5月18日晚,3名来自北川中学的高三学生在央视赈灾活动现场,讲述了他们和同学们如何在因地震坍塌的教室中逃生的一幕,孩子们在经历灾难的重创后,所表现出的从容和坚强令每一位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