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利用中国1987~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分别考察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人均GDP增加1.9%,劳动年龄人口中最具生产力劳动力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人均GDP增加1.7%;其次,测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1987~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4.69%,同时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将会关闭;再次,利用分解分析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加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过去30年间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深圳市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由此导致阶层结构的变化。按经济分层来看,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中产阶层出现并且其规模迅速扩大。本文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中的深圳市样本1988—2009年22年的数据分析中产阶层家庭规模比重变化、中产阶层家庭户主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结构、组织特征以及行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丁志宏 《人口学刊》2013,35(1):69-77
2005~2010年,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生活来源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各类生活来源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老年人的经济生活来源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婚姻、城乡、地区差异。在过去5年,我国老年人的独立性增强,一些弱势群体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家、政府的保障。但是,女性老年人群体、高龄老人群体、丧偶老人群体,尤其未婚的老人,更需要社会关注;老年人主要经济生活来源的城乡差异和镇乡差异、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在扩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试图对25年来中国经济与人口变化过程尤其是人口因素在经济转变中的作用加以评估。在回顾与总结了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然后通过介绍和使用两个“人口红利”的概念与方法,就过去25年中人口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作用做出估算,并对未来人口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与机遇加以评估。最后,对中国近期人口变迁所产生的几项社会后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日本自1865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力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还有一些手工业与商业,但都居于次要地位。距今一百年之前,即1879—1882年之间,日本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还占着绝大的比例,使用了82.3%的劳动力,而目前,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三产业比例很高的国家。一百年中发生的变化是引人注目的,它反映了现代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日本解决大量人口就业问题的途径。下表所示为日本按产业分劳动人口构成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黄春红 《南方人口》2001,16(4):13-16
1990年以来 ,广东人口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符合全国普遍规律 ,有的因受广东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点。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 ,分析广东人口在数量、分布、素质和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职工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变化如何,缺乏相应的资料。由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课题组在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次对北京市有代表性的同一人群作了一系列的调查。本文根据调查数据重点对比分析了北京老年人在就业和经济状况方面一年来的变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95年的最新数据对北京人口进行了预测,通过预测结果分析总人口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趋势、抚养比的变动趋势、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对北京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81─1990年中国女性人口的变化朱楚珠,赵丽霞1990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与1982年相比,在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进程中,中国女性人口的状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根据“四普”资料,对这些变化进行描述,并与“三普”时期的情况进行对...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扩展MRW模型构建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人口数量红利与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并利用中国19892014年各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质量红利会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率和投资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对人口数量红利的替代作用。人口数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86%,其中贡献最大的年份是19902014年各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质量红利会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率和投资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对人口数量红利的替代作用。人口数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86%,其中贡献最大的年份是19902001年,平均贡献率在20%左右,2010年之后其贡献率开始明显下降。人口质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39%,其贡献率总体呈现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人口质量红利的贡献率在2010年前后开始明显上升并超越人口数量红利的贡献率,也即从那时起人口质量红利开始逐步替代人口数量红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研究结论表明在进行经济政策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这种新的动力机制和要素特点,主动适应经济增长的新趋势,积极顺应增长要素变化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economic stress (current economic hardship and future economic worry) and emotional quality of life (existential well-being, life satisfaction, self-esteem, sense of mastery,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s well as problem behavior (substance abuse and delinquency) were examined in 1519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Results showed that perceived economic stress was related to emotional quality of life as well as problem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s were generally stronger in adolescents with economic disadvantage than in adolescents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Adolescents with higher levels of emotional quality of life displayed lower levels of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 Finally, adolescents with economic disadvantage displayed higher levels of current economic hardship and future economic worry than did adolescents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相似文献   

12.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economic stress (current economic hardship and future economic worry) and emotional quality of life (existential well-being, life satisfaction, self-esteem, sense of mastery,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s well as problem behavior (substance abuse and delinquency) were examined in 1519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Results showed that perceived economic stress was related to emotional quality of life as well as problem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s were generally stronger in adolescents with economic disadvantage than in adolescents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Adolescents with higher levels of emotional quality of life displayed lower levels of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 Finally, adolescents with economic disadvantage displayed higher levels of current economic hardship and future economic worry than did adolescents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梯度升级是指人力资本由低至高逐步跃迁的高级化过程,其可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梯度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最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时间和地区异质性:随时间的推进,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东部和高经济发展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要高于西部和低经济发展地区。基于以上结论,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进一步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疆人口净迁入急剧减少、人才流失加剧、劳动力出现有限供给,政府劳动力政策出现偏差等现象,分别从贡献率与边际效应两个视角对人口迁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根据改进后的经济增长率分解法测算了人口迁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发现,1978-2013年,人口净迁入使新疆经济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核算理论与拓展的C-D生产函数测算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后发现,人口净迁移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可以提高0.24个百分点。量化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疆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人口迁入并不构成新疆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为经济发展带来了红利。  相似文献   

15.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两重彼此矛盾的作用:人口过快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人口适度增长能促进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了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在特定空间内相对稳定时,若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承受能力,这时经济发展就要受到人口增长的困扰。其次本论文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和协整技术研究了中国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相互作用数量关系。结果为:在短期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却对人口增长率有显著影响;从长期看,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更好的控制人口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增长的经济和教育因素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西北人口》2007,28(2):5-7
本文从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对人口增长影响的理论出发,建立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教育水平之间的计量分析模型,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对人口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抑制人口的快速增长。最后据此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口在短时期内的高速集聚。对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粗放型经济占主导的发展模式下,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较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质量总体有了较大提高,但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没有转向良性循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潜能有待进一步转化。  相似文献   

19.
Distributed lag models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issue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factors for demographic performance over the course of the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modernization of Spain. Mortality indicators are generated by age, sex, and cause and are assessed in terms of shifts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During the pre-transitional period, links between morta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were simultaneous and rather weak but in the expected direction, declining to near 0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fterwards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shifts for mortality fluctuation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delayed effects began to predominate, only disappearing after 1950. The paper explains the increase in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change in the lag structure in terms of the greater economic volatility of the 1915-1950 period, the progressive implantation of more efficient public health systems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improving levels of nutrition and general health.  相似文献   

20.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freedom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or the 1980–2010 period using a dataset on migration from 91 emerging countries to the 20 most attractive OECD destination countries. We find that more economic freedom at home discourages high-skilled migration, but not low-skilled migration.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conomic freedom and high-skilled emigration also holds when we estimate (dynamic) panel models that allow for endogeneity in the economic freedom-migration nexus. In sum,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gh-skilled migration is especially responsive to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resulting from economic freed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