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旨在考证三姓名称的真实来源,对于地方志并根据志书资料由诸多专家、学者得出的三姓形成诸说提出质疑。文章认为三姓是在康熙朝赫哲族旗籍化过程中,旗文化与赫哲族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说,八旗制度中的上三旗是三姓即前三姓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赫哲豪族姓氏处于辅助地位。三姓形成与赫哲诸姓豪族早来、后入此地无关。  相似文献   

2.
葛依克勒氏赫哲族是赫哲族中比较单一的古老氏族,居住在乌苏里江口的德新,为黑龙江下游的土著居民.清初,清廷通过采取军事征讨、招抚内迁、编户贡貂赏乌绫、编旗设佐、三姓建置等各项措施,对葛氏赫哲族进行了有效的社会控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事实证明:上述措施的实行是成功的.它不仅有效地维护了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地方管理、发展了葛氏赫哲族社会生产,而且加强了民族团结与融合,最终也起到了巩固东北部边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赫哲渔歌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之称始见于康熙。初年,《清实录》《皇清职贡图》载曰:"康熙,三年癸卯,三月,壬辰,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至此,赫哲族之称延用至今。赫哲族傍水而居,素以"夏捕鱼作粮、冬捕貂皮易货为生计"的渔猎民族。富饶美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赫哲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船是赫哲族每家必备的重要工具,即用于生产,又用与交通。  相似文献   

4.
若想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找到有关赫哲族古代教育的详细记载,这对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实在是有些苛求了。然而,如若我们追溯赫哲族的历史,从中也不难发现这个民族古代教育的点滴痕迹。有鉴于此,笔者试就古代赫哲族社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特点作一概述,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的优秀传统音乐、舞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这三个民族的居住场景——黑龙江流域和历史概貌作了简要介绍,提出地域和历史因素是产生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的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三个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的主要内容,概括了其特点、特色和历史的局限性。第三部分从辩证取舍、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公共文化服务四个方面论述了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的优秀传统音乐、舞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四年春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了《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展览。这是沉寂多年的第一次民族学展览,它以民族学对赫哲族的研究资料,运用文物,并配以图画、照片、模型、图表和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及生动的电视片,展现了赫哲族的历史变化和风土人情,提供了民族知识。在京公开展出的四个月内,广受各方重视,吸引了五十多万中外观众,并在全国发生了反响。迄今,各省区陆续在京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展览,各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从民间文艺学的角度研究赫哲族“伊玛堪”,可以发现“伊玛堪”是赫哲族古代历史的忠实记录,反映了这个民族一定时期的历史面貌,是我们后人研究赫哲族原始渔猎文化的宝贵资料。 下面,笔者分四个方面对赫哲族史诗萌芽“伊玛堪”反映的时代,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自然崇拜和萨满意识反映了原始社会的时代特征 分析一部口头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离不开对作品本身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社会生活的研究。在“伊玛堪”作品里,处处表现出赫哲族早期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例如在家供木头神,上山敬山神,下河敬河神。他们认为一切自然物也象人一样,是有意志、有感情的。 从“伊玛堪”主人公莫日根的命名中,我们也能找出自然崇拜的依据。例如:  相似文献   

8.
赫哲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人口有1400余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和桦川县境内.自古以来以渔猎为生,富饶美丽的三江盛产鲟鳇鱼和鲑鱼等名贵鱼种,绵延的完达山栖息着珍禽异兽,均为赫哲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 赫哲族在长期的劳动与斗争生活中,创造了本民族的特有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人口虽少,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根据赫哲族古老民歌《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改编的《乌苏里船歌》早已家喻户晓。赫哲人灿烂精美的鱼皮文化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赫哲族曾和我国东北其他兄弟民族并肩战斗,抵抗沙俄入侵、反对日本侵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辽阔的东北边境。  相似文献   

10.
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不但是渔猎生产上的能手,也是一个热爱歌唱,具有丰富多采的民间音乐午蹈的一个民族。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特点鲜明、突出,它种类较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赫哲族音乐是与赫哲族的生活、历史、习俗、生产等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的。赫哲族乐曲的种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赫哲族文化生态是由赫哲族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所构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如何定位赫哲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并根据其特征对赫哲族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赫哲族“伊玛堪”作为古老的说唱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用它生动的语言和演唱形式征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赫哲人,成为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伊玛堪”包容了赫哲族的历史、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所有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堪称赫哲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既是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经济、习俗的宝贵材料,又是该民族在记忆里牢固保留的尽可能多的思想文化记录.  相似文献   

13.
赫哲族伦理道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哲族的伦理道德是赫哲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赫哲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起着直接的规范性作用。这也表明赫哲族是一个极为讲究伦理道德的民族,其伦理道德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赫哲族伦理道德在赫哲族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十分具体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赫哲族伦理道德的特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吸收和改造,使赫哲族的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相统一,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相似文献   

14.
依据史料对清代三姓地区满族的族源、构成及汉族的构成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三姓地区的满族由盛到衰的历史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赫哲族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经验,对近几年来赫哲族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文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打破单一的渔业生产格局,不仅是赫哲族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加达赫哲族经济发展、帮助赫哲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人民在漫长的劳动与生活中凝结了无数智慧,其中萨满仪式"温吉尼"便是赫哲族人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留下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本文从赫哲族萨满仪式"温吉尼"的发展状况、历史演变以及演变影响因素三方面出发,对赫哲族"温吉尼"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现状,在时间、性质和内容三方面的演变以及两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东北少数民族赫哲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渔猎生产、生活特色的禁忌。禁忌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时赫哲族物质生产落后,对周边自然万物的认知能力所限,同时也源于赫哲族对自然界的依赖以及内心对它所拥有的威力的折服与向往。赫哲族的禁忌较多地反映在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以及在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对赫哲族禁忌的研究,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对于保护和推介东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赫哲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八旗制度下,部分赫哲族由传统的分布区—三江流域走向盛京、北京等内地,为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姓氏学又称人名学(Anthroponymy),是专门研究人类姓氏和名字的起源、意义及其历史发展、地理分布和民俗特点的科学。当代中国姓氏学是以研究汉族为主的姓氏学,涉及与汉族不同又相同的回回民族姓氏的起源、意义、历史发展、地理分布、民族融合、民俗特点,还未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整理。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收集了一些资料,将其整理成文字,为回族研究增添一点新的话题,望能得到同仁的批评与指正。 一 目前,谈到汉民族姓氏的来源,专家学者初步认为它同本民族最古老的图腾标志有关,最古老的姓氏可能来源于各民族先民的图腾标志。例如,从殷商甲骨卜辞中,可以辨认出200多个有图腾意义的族名。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又出现了氏,汉族姓氏到秦代基本是合二为一。因姓是为了别婚姻,氏是为了别贵贱,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  相似文献   

20.
五世纪中叶,以汉族为中心形成的封建割据王国高昌,揭开了它的序幕.历阚、张、马三姓易主,近四十年的变乱之后,四九九年,金城人(今兰州市榆中县)麴嘉即王位.至六四○年为唐朝所统一,麴姓王族统治高昌达一百四十年.这段历史见诸《周书》、《梁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但纪载大都十分简略.麴氏高昌时期,王国的统治权力始终掌握在极少数几个大家族的手中.他们控制着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对外关系的命脉.因之,探讨高昌世家大族的仕宦经历,对高昌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关于高昌大族的仕宦状况,吐鲁番出土的墓砖、碑铭和文书为我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本文试以一流名族张氏为线索,考察其高昌国时期的仕宦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