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篇》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吕氏春秋》多次以孔墨并称,如云:“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当染》)“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不侵》)“孔丘墨翟无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顺说》)“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有度》)古代谚语又有“孔席不暇暖,墨突不暇黔”之说。这  相似文献   

2.
墨子的管理思想,与儒家、法家有明显的不同,他所反映的是小生产提高自己政治、经济地位的愿望和要求。 (一)人际关系管理思想——兼相爱 交相利 墨家认为人际关系中有两个根本对立的原则:“相兼”和“相别”。“相别”又称“交别”或“相非”、“相恶”、是天下大乱、人民贫困的根源。“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墨子·兼爱下》,以下只注篇名)。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必须“兼以易别”,用“兼爱”来代替“交别”(《兼爱下》)。所谓“别”,是指把人们区分为贵贱等级的差别,实际上是指阶级  相似文献   

3.
猛烈壮阔的战国风潮,冲垮了三代以来渐趋形成的理性大堤,搅乱了三代而下赖以平安天下的社会秩序,一切都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也无法逆转的奇异变化,“万端俱起,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于此混乱之际,在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和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派“腓无(月发),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庄子·天下》)而变易天下之道的时候,出现了庄学的道家学派。庄子深感世  相似文献   

4.
李山 《河北学刊》2002,22(2):105-108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定 ,《诗经·周颂》中的《时迈》篇 ,是西周开国之初在“天下中心”的“成”地 (即后来的“成周”之地 )大祭上天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关于秦朝兴亡的原因,古今学者论说纷纭,莫衷一是。秦为何会兴?我认为,秦兴得力于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西汉刘向在《战国策·序》中说:“(秦)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而吞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崤函之阻”和“陇蜀之饶”是统一有利的条件,是“因”;而“听众人之策”,才变因为果,实现“吞食六国,兼并天下”的伟大历史使命。刘向在这里所谓的“众人”,就是指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6.
孟子面对“七雄”争霸之势,为了实现其天下“定于一(统一)”(《孟子》。以下引语凡未注明出处的,均系《孟子》)的理想,“不远千里”游说齐、魏等列国国君,要他们尊贤使能,施行“仁政”,以“安天下之民”。虽然他的学说被国君们看作是“守旧术,不知世务”,但在当时的思想界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仅就孟子尊贤使能的思想,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我在《“天下为公”原义新探》(载《文史哲》1984年第四期)一文中认为,《礼运》“天下为公”的“公”,是汉初新道家的“公”,是公正、公平之公。郑玄训它为“共”:有重新考虑的必要。不过,郑玄之所以训它为“共”,应该事出有因。这里想作点补充说明。《说苑·至公篇》:“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汉书·盖宽饶传》记盖宽饶曾引《韩氏易传》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相似文献   

8.
<正> (一) 在先秦思想发展史中,诸子自然观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派. 一是以孔、墨为代表的“天命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下万物之上耸立着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格神——上帝,“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指出:《庄子》“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宣颖《南华经解·庄子小言》也说:《庄子》“写景摛情,真有化工之巧”。对照《庄子》全书来反复品味这个“情”字,颇有“一唱三叹”的情致:一是在“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为庄语”(《天下》)的愤激之辞中,渗透着庄子在人生体验中的“一把辛酸泪”的悲愤之情;二是在说理中以“指事类情”的意象体系融注着浪漫激情;三是在哲学观点中附丽着“直致任真,率情而往”的审美情感论。最后的这一个方面,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颇有阐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副词“都”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都”的本义为名词 ,指有先君宗庙的城邑 ,用为动词 ,产生“聚集”义 ,概因“都”为四方辐凑之地。由“聚集”义引申而有“集中”、“统一”义 ,如《史记》“置平准于京师 ,都受天下委输。”这里“都”仍为动词 ,作状语说明动词“受”的方式 ,而不是指称“受”的宾语“天下委输”的范围。类似的例子如“都护” ,《汉书·西域传》 :“都护之起 ,自吉置矣。”颜师古注 :“都犹总也 ,言总护南北之道。”此种用法的“都”进一步虚化 ,即为副词。副词“都”大约产生于东汉。如 :“然则凤凰、骐麟都与鸟兽同类。”(《论衡·讲瑞》)“儒不能都晓古…  相似文献   

11.
(一) 治世之本,惟在得人。这里的人,是指善于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能人,即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人才。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的一些政治家都是非常重视的。唐太宗李世民说:“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贞观政要》93页)汉高祖刘邦在总结他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成败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利,攻必败,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资治通鉴》375页)至于现代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更是不惜巨资搞“知识进口”,因为具有知识的人是生产力的先进部分,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王东洋 《东岳论丛》2023,(1):154-162
秦汉帝王功成封禅泰山,成为王朝正统、天下一统与盛世太平的标志,为后世帝王封禅创建了可资遵循的“古典”模式。魏明帝朝“遵古封禅”之议,时在天下三分;孙皓采纳群臣封禅之议,遣使“封禅国山”,时在吴晋对峙;晋武帝朝“古典封禅东岳”之议,时在天下一统。“天下未一”则拒绝封禅,正是大一统思想在分裂割据时代的独特作用方式。魏晋时期的“古典”封禅之议,体现了君臣对“功成封禅”“封禅以告太平”的古典模式的认知与理解,彰显了“古典”封禅所承载的大一统思想对魏晋君臣的影响与塑造,其实质是对秦汉大一统思想的认同与继承。在天下分合的三国西晋历史进程中,大一统思想通过魏晋君臣“古典”封禅的政治言行得以维系、传承与强化,从而对该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象所谓“神器”之含义主要不是(但可以包含)学界所通常认为的“名教”或“国家政治”,而是天下万物之各别的作为本性物的存在。对“神器”观的考辩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去深入分析郭象的玄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原文】孝公平画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③,虑世事之变④,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君曰⑤:“代立不忘社稷⑥君之道也;錯法务明主长⑦,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⑧,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臣闻之⑨:疑行无成⑩,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11),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12)。且夫有高人之行者(13),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语曰(14):‘愚者闇于成事(15),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16),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17):‘论至德者不和于俗(18),成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古代没有“天下公有”和“公有制”思想《礼运》大同章的“天下为公”四字,现在都解释为“天下是公有的”,或“天下成为公众的”,或“天下成为公共的”。甚至说“天下为公”体现了“公有制原则”,“明显的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些解释和说法,似乎已成为群众的常识。但它们来源于康有为的托古,缺乏历史根据。康有为在《礼运注》里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者,官天下也。夫天下国家者,为天下国家之人公共同有之器,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当合大家公选贤能,以任其职,  相似文献   

16.
青年毛泽东从“改造”哲学、伦理学入手,以达到“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的目的,对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旧道德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剖析,从而阐发了自己一系列的道德观点:首先,彻底揭露儒家纲常名教这类道德思想的极大虚伪性。儒家的根本教义是三纲五常,它的中心思想是要求人们去做“忠臣”、“孝子”、“烈妇”、“侠友”,即剥夺他们“独立自主”的“财产”、“人格”、和“信仰”,去充当别人的“附属品”。韩非曾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这里提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要求人们无条件地为他人作牺牲。泡尔生在《伦理学原理》中也这样指出:人若“牺牲其身以救他人之生命,以殉国民之公益,是  相似文献   

17.
张其淦于民国八年十月作《老子约》四卷.他从“黄老之学”的视角来注《老子》,指出:《老子》之道是永恒存在之道,无名;道常“无为”才能“无不为”.黄老无为之治,顺万物之自然本性,不可有意作为使之过或不及;“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以武力逞强于天下;不以“仁义”、“圣智”、“巧利”和“政法”治天下.这在近代《老子》注家中可谓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8.
<正> 《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侵畔,舜往耕焉。”传说的“舜耕历山”在哪里?二千年来聚讼纷纭。民国《山东通志》载:“天下历山十有之,在山东者五。”皆难肯定哪处是舜耕之历山。近人多有认定济南历山者,如建国后出版的《辞海》“历山”条下列全国历山七处,第一处是济南历山(千佛山)。最近出版的《济南简史》则肯定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船山盛称诸葛孔明的“淡泊”。王介甫(安石)的政术,为其所深恶,而却赞许他的“土木形骸”。他认为浮华之士不足以有为,故于白居易、苏东坡的文酒嬉游,严加斥责,甚至说他们聚集了一批轻薄之士,以乱天下。他极端称许管宁之处乱世,“熙熙和易,因事而导人以善”。曰:道穷于时,不穷于己,  相似文献   

20.
(一)“青冢”之名的由来 昭君墓以“青冢”之称而闻名于天下,以“青冢拥黛”的景色吸引着古往今来的骚人游客。但其墓何以称“青冢”,却从来说法不一。有人说:“‘谁似青冢年年青’,因: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见《太平寰宇记》)而有人则云:“青冢之得名,非谓冢上草独青也。”(《柳南随笔》)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孰是孰非?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