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九曲十八弯,悠悠然,不知不觉过去了数千年。当我们摹然回首,追本穷源的时候,才发现在这源头之颠,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耸立着一座对后世文学产生过不朽影响的丰碑——神话。一切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产生过神话,虽然其丰富程度存在差异,但都对本民族的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的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同异,使人们对人类童年时代的这两块艺术瑰宝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纵观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它们产生的原因都是原始人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  相似文献   

2.
昆仑神话与羌戎文化琐谈张得祖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神话是民族远古的梦与文化的根。它是初民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也是初民的生活与斗争、愿望与要求的艺术反映。任何民族对本民族的神话都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感情。中华民族和世界上其它古老的民族一样,早在远古...  相似文献   

3.
太阳崇拜及太阳神话在古代各民族几乎都曾出现过。宗教学家麦克斯·缪勒认为一切神话皆源于太阳;而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也认为,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都会有太阳神话的存在。太阳是天国中最著名的代表,在宗教信仰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世界各民族文明社会的历史上,中国和埃及历史上太阳崇拜及其信仰有着突出的地位;古代希腊、罗马和北欧神话中的日神都占有一席之地;在美洲,印加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看来,神话作为人的想象力的产物,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对于现存社会和人的命运的焦虑。神话“对生命的不可毁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的信念与强烈的感情”(卡西尔:《人论》)在想象力的旗帜下得到了高蹈激扬。神话作为人类精神创造力的标志,作为人类不同文化与历史、不同现实与未来合一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孕育了人类的精神生命。它用富于想象力的象征仪式演绎着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己。虽然各个民族的神话都极为典型地表达着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哲学,但东西方不同的神话内容却有着共同的历史发展胎记。神话诞生之日,就昭示了人类生命力的充盈和丰沛。而想象力这一支撑神话全部艺术空间的思维支点,在精神价值的意义上,正是神话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5.
古希伯来神话无不例外地涉及到世界各民族神话都会涉及的三大起源问题,即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化的起源。而这三类神话都有从巴比伦神话中借鉴的痕迹,但希伯来根据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需要对其作了改造。所以神话中表现出了比巴比伦神话更强烈的宗教观和道德观。这种改动是由希伯来民族的历史、生存环境以及民族性格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早在神话中就已初露端倪.作为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它最率直地表现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对各民族文学的形成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本文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追寻中西文学之所以呈现不同民族特色的历史踪迹.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大怪     
《阅读与作文》2014,(11):54-55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人类的基本生活习性总应该有一些共同原则。所以。我对英国的某些事情总是摆脱不了奇怪的感觉.兹选其中之十。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 日本古代神话的独特载体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意识形态的象征表现,是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条件下,原始人借助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①。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这些神话起初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有了文字以后,又以书面的形式流传下来。荷马的史诗,实际就是民间行吟诗人口头文学的集大成,它的原始材料就是许多世纪积累下来的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宗教思想,利用了神话中现成的形象、内容或形式,因而在宗教典籍例如佛经和《圣经》中,包含了古代印度人和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与文化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阐述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是不言而喻,由此而产生的文化霸权主义便想争夺世界的统治地位,进而占领世界.这是一场严峻的战争,因此,各个民族都要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在这场文化之战中,不至于使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华被文化霸权主义所吞没.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民族,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有过自己的古代神话。这些具有永久魅力的人类童年之作,保存下来的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从人类记忆中消失了。在中世纪,统治阶级从树立专制权威的需要出发,往往采取尊一黜百的方针,将大量神话斥为“怪力乱神”、  相似文献   

11.
对于讲述和运用神话的原始民族来说,神话是他们特定的文化符号或思维密码,体现着神话的思维所具有的某种译解或认识事物的能力。 上占先民有自己认识和掌握世界的特殊思维方式,神话即为这种思维的产物之一,它成为他们对原始世界建构的解释体系和实用体系。关于神话的这种功能,国内外学者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见解。如意大利哲学家、科学家维珂,德国哲学家卡西列等,都认为神话是初民认识事物的特殊方式,是一种隐喻思维。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神话等“原始意象”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则将神话与科学的功能等同看待,认为二者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英汉数字文化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汉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差异窥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正> 文学是一定社会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从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它必然要对一个民族的社会现实生活,民族发展历史有所反映.因此,在编写文学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史与民族史的关系.土家族文学史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考查的结果证明,土家族文学是随着土家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土家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土家族神话产生在远古时代,有开天辟地神话,兄妹成亲神话,卵玉射日神话,太阳和月亮是兄妹神话等.  相似文献   

14.
列宁根据对认识史的考察,作出这样的深刻提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类对于这种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在把自己和周围外部世界区别出来的时候起就开始了。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很早就采用不  相似文献   

15.
列宁根据对认识史的考察,作出这样的深刻提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类对于这种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在把自己和周围外部世界区别出来的时候起就开始了。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很早就采用不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世居民族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和蒙古族。除回族外其它四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藏族和蒙古族有自己的文字,土族也试创了自己的新文字。藏族是我省一大主体少数民族,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藏族比之我省的其它民族相对地在经济、文化、教育上发展滞后。因此,青海的民族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讲,在做好各个民族共同工作的同时,主要是指做好藏族的经济和教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同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心理,一个民族之形成,是同神话的陶冶及民族历史的发展分不开的,神话这个令人赞叹不绝的文化则是我们解开民族幼年时期心理的钥匙。那么,壮民族神话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是什么呢?早在  相似文献   

18.
(一) 研究人类历史,主要得仰赖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而在研究没有文献记载的远古的历史与文化时,神话和传说便成了很珍贵的资料之一。唯其如此,许多学者运用神话和传说对古代社会特别是创制文字之前的远古社会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古代文化潜心进行研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神话和传说是由各个民族创作和传诵才得以流传至今的。研究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文化,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领域。对于朝鲜民  相似文献   

19.
反映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原始宇宙观的,有很多所谓“化生”神话。诸如印度的“自在”死,其头、目、发、骨、腹分别变成天、地、日、月;中国的盘古死,其气、眼、筋、肉、发、皮、毛等分别变成日、月、星、山、河、谷及草木等等,这些都是古代民族的“化生”神话。茅盾论及人类学派对神话起源的解释时曾指出:“一切神话无非是原始的哲学、科学与历史的遗形。”的确,后人从这些神话中除了发现古人的不少历史和科学之外,还发现了不少原始的哲学认识,诸如对天地起源,宇宙结构,人类起源的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在神话学研究中,有同志提出:神话无论多么离奇荒诞,诡谲变幻,不可思议.它仍然是不同历史时期现实生活的反映.神话作为远古意识形态之一,它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在每个过程中都显示出其特征.进而得出了神话都经历了灵性神话、神性神话和人性神话三个过程的结论.但是,是否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