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德美,男,1965年2月9日生,四川巴中人。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教授,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四川省青年艺术团团长、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副会长。1979年进入巴中川剧团,1987年到四川省川剧学校进修三年,1990年毕业留校任教。师从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工小生。戏路广,基本功好,传承性强,扮相俊美,表演创新,嗓音清亮,可塑性强。在表演、教学、科研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2.
吴熙,女,1984年8月17日生,国家二级演员,第二十七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助理。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工花旦、闺门旦。有竞派唱腔特点,力度好,小腔圆润,字正腔圆。善于用唱腔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扮相俊美,身段流畅,表演细腻、准确。戏路较宽,基本功扎实,极富青春活力。2015年凭借川剧《灰阑记》的完美表演摘取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6年入选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3.
胡瑜斌,男,1963年11月30日生,四川省南充市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剧协理事、南充市剧协副主席、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四川省省级"非遗"(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专工生角、兼演小丑、小生。拜师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杨昌林,并受到著名川剧大师陈全波等老师的精心传授和指点。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4.
刘芸,女,国家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成都市川剧院原院长。四川省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从事川剧事业四十多年,塑造了大量优秀的舞台艺术形象,同时擅长策划和导演,在中青年演员的传帮带上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5.
赵培华,宜宾市川剧团演员。1959年入宜宾市川剧学校,拜著名小生丁文举为师,专攻小生。代表作有《逼侄赴科》等十余部。饰演《西厢记》张生、《孟丽君》皇甫少华、《侠义风月传》铁中玉等,对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有较好表现,获得名家及广大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马文锦,女,江苏南通人,1946年7月28日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重庆市川剧院演员、副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8年考入重庆市川剧院。受教于薛艳秋、琼莲芳、胡裕华、许倩云等。工旦角。基本功扎实,可塑性强,身段优美,唱腔甜美,表演工稳。擅演剧目《穆桂英战洪州》《荆钗记》《绣襦记》及折子戏《评雪辨踪》《情探》《拦马》等。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7.
蒋中伟,川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归行小生。后进入绵阳市人民剧团,在打下了一定基础后,1965年拜曾荣华老师为师学习小生表演,深得曾老师真传。  相似文献   

8.
林捷作为儿童时期就参加抗日文化活动的老革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与我党、我军组织领导的文艺演出;建国以后,长期从事川剧艺术院团的建设、管理工作。他熟悉川剧表演工作,遵循艺术规律,热爱川剧事业,尊重演职人员,为成都市川剧院(团)的组建,演员的培养,曲目的整理,剧目的推出、川剧的传承与振兴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蒋淑梅,女,1965年6月21日生,重庆潼南县人。致力于川剧表演艺术三十余年,主工青衣、闺门旦。善于用唱腔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扮相俊美,身段流畅,表演细腻、准确。戏路较宽,基本功扎实,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四川省第十一批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振兴川剧大赛优秀演员奖,1996年旦角比赛一等奖,四川省"十佳"演员、四川省德艺双馨川剧表演艺术家、绵阳市拔尖人才、绵阳市首届"十大女杰"、绵阳市第二届劳模,绵阳市剧协主席、遂宁市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绵阳市人大常委等。  相似文献   

10.
崔光丽,女,1963年3月27日生,辽宁省丹东人。朝鲜族。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12岁开始学戏,16岁时开始担纲主角演大戏,几十年来好戏连台,荣誉等身。工川剧旦角,师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王世泽、许倩云,其唱腔华丽动听,表演细腻感人,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她的优雅的台步曾被外国观众誉为"东方芭蕾"。  相似文献   

11.
廖小宣,国家二级演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60年,被选入成都市戏剧学校川剧班学习,受到著名丑角演员李笑非指导,后被统分到成都市川剧院随团学艺,拜丑角表演艺术家周企何为师,此后丑角行当伴其一生。曾随川剧团赴法国、德国、香港演出,并全国巡演多次,成功塑造了多部戏剧丑角一职,并参演拍摄戏曲电视片、电视剧,曾获成都市青年演员二等奖、金鹰电视大奖荧屏奖,在戏剧舞台上呈现出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军,国家一级演员,专攻小生,人称"昆剧王子",2004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是俞振飞大师的再传弟子,被公认为当今昆剧青年演员中的领军人物;曾获上海白玉兰主角奖、上海市首届小剧目汇演戏剧类优秀剧目奖、全国昆剧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联合国促进昆曲艺术发展大奖"等一系列奖项,异荣膺上海市第二届"文化新人"称号。  相似文献   

13.
咪拉 《北京纪事》2014,(1):43-45
正翻开马惠民的简历,一眼看到的是他在评剧艺术上取得的无数荣誉和成就——1972年考入黑龙江省评剧院,任领衔主演;1994年调入中国评剧院青年团,任领衔主演。马惠民主工小生,亦能老生,曾以《刘伶醉酒》《大山里》等剧目多次获得大奖。先后师承杨振邦、刘小楼、马泰先生。他的音质淳美圆润、音域宽广,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黑龙江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创新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剧是巴渝地区移民文化激烈碰撞后形成的文化瑰宝,分为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几个类型,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以超人的才智承载着川剧技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生态迅速变迁,川剧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文章从重庆川剧编剧、音乐、演员、导演的改变,探究川剧传承人的创新。川剧编剧隆学义、魏明伦、罗怀臻等着力于开创新的主题、新的表现手法以适应现代背景下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诉求,演员沈铁梅、孙勇波、黄荣华、谭继琼等则大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与西洋音乐激烈碰撞,产生了新的声腔及音乐形式,在川剧濒危时刻重燃了生命之光。  相似文献   

15.
何伯杰,国家一级演员。1953年入西南川剧院附属实验学校(即今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专攻净角。继承了著名花脸吴晓雷、梅春林、唐彬如、徐文瀚、金震雷等名老艺人的某些表演技艺,善于通过细腻生动的唱腔,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做功绝佳。担任一百多个大小剧目主角,塑造的诸多艺术形象受到同行赞赏、专家好评,深受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16.
徐寿年,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川剧表演四十多年,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相似文献   

17.
唐思敏,1938年生,原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62年四川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到成都川剧院工作,从事川剧评论五十余年,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戏剧》、《戏曲研究》、《戏曲艺术》、《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川剧评论、川剧论文数百篇,共计百万字。其评论、论文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不同奖项,显示了他对川剧浓厚的感情与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黄荣华,女,1959年2月20日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二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重庆剧协理事,民盟重庆市委委员。师承许倩云、刘世玉等川剧名家,工青衣、花旦兼正旦。在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尊师重道,勤学苦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嗓音甜润,唱腔优美,流畅、细腻、自然,善于以声腔把握和刻画人物。多次担任川剧重要曲目领唱、领腔工作,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19.
黄世涛,国家一级演员。1953年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初学花脸,后主攻生角,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德成、陈淡然,以唱功见长,善于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采用扬琴唱法润腔,将情、字、韵熔为一炉,旧曲翻新,悦耳怡神。  相似文献   

20.
左清飞,女,川剧旦角,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她师承广泛,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表演上善于运用传统程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含蓄,洋溢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