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克斌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1,(11):77-78
乡愁诗是余光中诗歌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更深刻、更广泛的角度看.余光中的乡愁作为一个游历海外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乡愁.不仅仅只是一种故国家园之思,更有对源远流长的精致文化传统的依恋。爱而生愁,爱而有期待。诗人的乡愁最后升华为一种对中华民族崛起的强烈期望。这使得余光中的乡愁诗超越了传统乡愁诗的情感局限,闪烁着现代理性思考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3.
近些年来,新疆维吾尔族中到内地城市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但语言、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和隔阂赋予了他们深厚的“文化乡愁”。他们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又要积极融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这就必须以“文化自觉”为理念,超越并重构“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正在逐渐侵占森林,如何更好地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城市建设中的林木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分析和研究城市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创建和谐自然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林业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城市林业的发展阐述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延续和再生,既在乎历史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也有赖城市规划建设主体的文化自觉。徽州文化在历史传承中坚持文化自觉注重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物态和非物态传承的有机融汇、重视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流动的空间,时间是流动的记忆.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舞台.城市和乡村、传统和现代、实物和精神、本土和他乡,这些都是城市记忆和乡愁中相互缠绕的要素.留住城市记忆,记住乡愁,才能让城市有韵味,人们生活有回味,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9.
《城南旧事》是一部充斥着童趣与乡愁的自传体小说.作者林海音以幼时独特的儿童视角,将自己在大陆度过的难忘的童年时光融入浓厚的古都风情.通过对小英子身边的各色人物、风貌的描写,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天真孩童眼中老北京的形形色色,表达了对童年与故乡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7)
20世纪俄罗斯诗坛上的天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用一生的热情创作了关于生命,关于爱情的抒情诗歌,然而在她众多热情洋溢的诗篇中,乡愁诗的地位和思想价值是毫不逊色且不同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推广普及普通话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方言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也随之被冷落.方言作为区块性习惯用语,承载着独特的归属感,体现着区域的凝聚力;同时,它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更能生动形象的展现地域文化风貌及历史内涵.我们以河南方言为例,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阐述传承方言文化的更多可能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曲折,当前对于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发展,已经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中更加清醒和坚定起来,在城市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的前提下,必须重申“功不抵过”的观点,提倡“显山露水”势在必行,并让传统与现代“交辉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保护农村自然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这个最后的量大面广的阵地,同时,在发展城市中特色开拓创新,使传统与现代文化交映成辉,就一定能把特色城市与城市特色进一步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一系列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中央精神的研究,提出了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指出了建国70年来,我们走过了一段又一段坎坷曲折的路程,不同时期的思想意识左右着我们对传统与现代认识的文化取向和实际行动,严重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存亡和发展,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有些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上,应当以传统与现代相融交辉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文化取向,体现“中而新”的城市形象风貌。 相似文献
16.
17.
马晓霞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15)
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在民族杂杂居地区的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要合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本文从教育内容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教育内容体系的统一性与多样化对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文化传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街道社区文化墙的打造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近段时间考察了成都玉林、肖家河、九里堤3个社区,其文化墙令街区面貌焕然一新,为市民休闲注入了思想文化的内涵,为宜居家园熔铸了精神的内容,值得赞许和弘扬.市民的生活小区,除了需要绿色生态的宜居环境,尤需文化精神的慰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0.
苗运杰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17):438-439,437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着千百年来人民生活的历史痕迹与文化变迁,是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保护与传承是亟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