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光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93-102
西南联大抗战文学是西南联大文学的一部分。由于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相始终,西南联大文学往往投射着抗日战争的影子,因此,研究西南联大抗战文学不能局限于“抗战”内容,而应顾及西南联大的全部文学。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西南联大直接描写抗战和投射着战争影子的作品都称为西南联大抗战文学。西南联大抗战文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表现为关注战争中的人,揭示人与战争的关系,描写人性在战争中的状况、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了这样三种内容:一、描写战争中人的生存状况;二、寻求救国的力量——人性;三、揭露军队中的人性状况。笔力所至,战争对于中国人生存的影响,对于人性的摧残和扭曲被深刻地描绘了出来。这与通常叙写战争过程,鼓舞战斗情绪,歌颂胜利功绩,宣扬英雄主义的抗战文学不同,呈现出抗战文学的别一种风姿。这种风姿的形成与西南联大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平等自由意识和文化创造觉悟等精神特质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平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6)
陈寅恪、吴宓、朱自清、潘光旦、浦薛凤、魏建功、浦江清、萧涤非等八位西南联大教授抗战期间多有旧体诗创作,当初很少公开发表。他们之间的相互唱酬不只是因为共同的文学兴趣,感情交流与相互慰藉或是更重要的因素,注重的是友情、修养与趣味。这些作品不纯然是文学问题的反映,更多地牵涉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折射出大时代的精神氛围以及读书人的悲欢离合。几位教授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之所以都选择旧体诗,既确认其文化身份,让作者得以思接千古;又可以借助韵语,表达某些幽微的思绪以及不合时宜的感觉,指向的是个人修养、历史意识与文化情怀。这些有情且鲜活的史料,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们在战火中的遭遇与思考、困惑与怨怼,以及压在著述背后的心情。 相似文献
3.
李光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81-185
本文依据历史背景讨论左翼文学的去向问题。由于民族危机加重,救亡御侮成为时代思潮的主题,左翼文学自然汇入了抗战文学的洪流,并在其中显示为主流。而左翼文学思想在统一战线中核心地位的确立有一个争取、斗争、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纪念活动产生了巨大作用。抗战初期,政治倾向中的左、中、右文艺界都通过纪念文章和讲话等形式,把鲁迅精神推入抗战的时代思想和抗战文学的主要精神之中。昆明的鲁迅纪念是考察鲁迅精神的弘扬和左翼文学的去向及其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4.
朱丕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从文化视角去研究重庆抗战文学,是一个很有前途和意义的学术路子.其理论前提有二:一是辨清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并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层面去建构文化的一套概念系统,使之与文学和诸学科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二是处理好重庆抗战文学的区域性与全国性定位问题,主张在全国性意义上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8-62
郁达夫的抗战思想对战时东南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抗战思想从题材方面引导东南亚作家利用自己的优势揭示侵略者的罪行;在文体方面倡导通过大众文化——诗歌和戏剧,激发大众的抗战热情;在语言方面倡导使用白话文,充分调动各个阶层的抗战动力。这大大激发了战时东南亚国家同胞的爱国之情,从文学方面为抗战奉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应调动各类资源积极实践。本文以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类六个本科专业学生社团为例,从专业学生社团的角度分析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成效,并提出了确立专业学生社团优先发展的特殊地位、创新专业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推进专业活动课程化建设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活动评价体系四条建设性意见.进而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刘晓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8
萧红的创作生涯内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她的作品和抗战文学的关联是一种内在的关联,抗战对于萧红作品而言不是外在的偶然,而是内在的连续性的存在,是萧红作为一个作家一系列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中决定性因素,“抗战文学”既是萧红作品的主题,也是理解萧红作品的方法,可以藉此整体地理解萧红全部作品——从《弃儿》到《马伯乐》。 相似文献
8.
文化视野中的抗战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波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抗战文学进行考察、观照 ,可以发现抗战文学具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调。进而从观念、思想、处事原则层面上分析 ,传统文化主要从“三气”、“缘”、“忍”、“土地崇拜”等方面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 相似文献
9.
杨清芝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30-135
近年抗战文学研究有所升温,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中心的形成、研究成果的充实等方面.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社团与流派、传播媒介与抗战文学、区域文化与抗战文学等成为抗战文学研究的热点.抗战文学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文献搜集整理的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研究视域尚需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0.
杨海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90-94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凭借自身共同理想、共同喜好,在学校共青团的牵引指导下自主开展学生活动的学生组织团体,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本文结合H学院社团团支部建设实践和经验,探讨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的方法及经验,以更好地建设发展高校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1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15-124
抗战初期的广州作为国统区乃至全国的抗战文学重镇,通过特定地域的文化生产场域营构,体现出地理空间之于文学生态建设的作用机制。南迁文化人与华南本土作家通过文学创作和办刊办报等多重文学实践共同进行广州抗战文学生产,体现出时代整体性文学思潮对特定地域文学演进的作用轨迹,以及地域文学对文学主流的反作用力,呈现出文学地域性和流动性之间互涉互渗的系统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王茂建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91-94
丰子恺散文的创作既有一以贯之的主题,又有不同的阶段表现,尤其在抗战期间的散文创作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控诉了敌寇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抗敌决心和对抗战胜利前途的坚定信心,对鼓动抗战、推进抗战文艺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汉晖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3-156
黔东南地处贵州省的东南部,境内山川秀丽、民风淳朴,主要聚居着苗族和侗族,是"苗侗"民族的一方乐土。建国六十年以来,黔东南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也创作了绚丽多姿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创作从十七年时期的稚嫩单薄,到新时期的蓬勃发展,再到近十年的较大繁荣,可谓新人辈出,创作繁盛,成果累累。当然,作为一种地域文学,黔东南本土的小说侧重于反映本地的民俗风情和民族生活,创作上的整体艺术成就虽一年堪比一年好,但具体到个别作家和个别作品未免也有视野狭小、技巧不足、文本粗糙的尴尬。 相似文献
15.
16.
熊飞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3-29
2015年6月27-28日,“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既有对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也不乏突破与开新,不但推进了抗战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总结和弘扬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7.
章绍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5-9
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国抗战作品大批"输出"和国外文学大量"输入",世界各国作家亲赴中国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抗日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国的抗战文学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有力的一翼,具有鲜明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8.
陶德宗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24-128
抗战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悲壮而辉煌的一章.其前奏曲究竟起于何时何地,是抗战文学研究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史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几乎所有的新文学史家都认定抗战文学是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而一起发生的;到了80年代,又有一些新文学史著作认为"东北作家群"在"九·一八"以后的创作是抗战文学的先声.其实,这些结论都有违历史真实,因为在中国新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日据时期的台湾新文学才真正是抗战文学的初潮与先声.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西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型社团是由一群有志于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学生自愿组织而成的群众性团体.建设学术型学生社团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要从学术型社团自身及影响社团发展的诸因素--学生、学校、指导老师、社会等多方面考虑,寻找建设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卢洪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115-118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黄河》,是抗战时期西北大后方惟一的大型纯文学刊物。通过对该刊创办和发展历程的纵向梳理,对其办刊宗旨、编辑意图、作者阵容、题材范围、体裁式样及其文化生态的多侧面横向探析,深入揭示该刊与西北大后方抗战文学的血肉联系,并以此勾勒尚未引起学界注视的西北大后方抗战文学的文化图景和历史轨迹。《黄河》是抗战时期西北大后方文学的重要阵地和真实记录,它对西北大后方文学乃至全国抗战文学的贡献与影响,应予以充分肯定和足够的关注。对《黄河》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弥补抗战文学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缺憾和不足。 相似文献